第414章 惠民惠利
作者:灵魂马赛克   荣妃娘娘宠冠后宫最新章节     
    深藏了功与名的雅利奇边同海兰珠她们含饴弄孙,日常就是吃喝玩乐逗逗小孙子、小孙女,佛尔果春也时常带着自己的儿子进宫,和皇孙辈儿们多亲近亲近,这是对谁都有好处的事情。
    雅利奇能够左右很多事情,但人心是最难琢磨看透的,还是以真心换真心吧,她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后辈们自相残杀。
    抱着小孙女的雅利奇微眯起眼睛,看来有些事情是要加快进度了,哪怕是触犯天道忌讳也要试一试了。
    进入冬月后雅利奇就不爱出门,眼瞅着快到佛尔果春的生辰,也是皇太后的五十岁整寿,海兰珠她们正商量着怎么办生辰宴更合适些。
    安桂从外面轻声走了进来禀报道:
    “皇后娘娘,乾清宫那边来人传消息,说是和硕和顺公主殁了,还需您拿个章程出来。”
    海兰珠眨了眨眼睛脑海快速回想着,终于在犄角旮旯里想起了她是谁,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她也算是熬到底了,比其他几位公主幸运些。”
    雅利奇对这些老一辈儿的公主们不甚了解,就是希芸也是一脸稀里糊涂的看着海兰珠,想要听听这是哪位。
    海兰珠放下手里的香囊,面带悲悯的叹息道:
    “和硕和顺公主是顺治爷的兄长承泽亲王硕塞的次女,其生母为嫡福晋纳喇氏,为顺治爷和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养女。
    顺治十七年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平南王尚可喜的第七子尚之隆。
    当时同为顺治帝养女的和硕柔嘉公主嫁给了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聚忠。
    再来上太宗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被牵涉进三藩之乱里的四位公主,两位郡主里,也就建宁长公主和孔家那位和硕公主还幸存,不过日子也是清苦的很。”
    希芸眨了眨眼睛在心里默默算着,也满是同情的叹道:
    “这么算起来和硕和顺公主也才四十出头,却已是经受了半生颠沛孤苦,着实令人难过啊。”
    雅利奇对不认识的人报以善良之心看待,也只能祝愿这位公主下辈子能够活的自在快乐了。
    有胤祎亲自前往和硕和顺公主灵前上香祭奠,其他官员们也跟风一块儿去,也算是给了这位可怜的公主一些最后的体面。
    不过这件事情并未影响到宫里的喜庆,皇太后的五十大寿过得很隆重,也是她老人家想要给佛尔果春撑腰,一天里都将她带在身边,只要是佛尔果春开口,皇太后就什么都答应,完全就是宠溺到了极致,
    再加上康熙、海兰珠和雅利奇的放纵,让世人知道了固伦荣宪公主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对她开设修建春华书院很有好处。
    康熙三十一年在一派喜气里到来,正月还未过去,康熙下旨册封三公主乌希哈为和硕公主,封号:温靖。
    指婚蒙古喀喇沁部杜凌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为额附。
    成婚吉日定在十月初六,
    敬妃王佳氏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死了,摸了摸脸颊上的冰凉,双目无神的望着外面的飞雪,明明才三十多岁,却是看起来像迟暮之年了一般。
    只是她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反抗圣旨赐婚,只能尽力将乌希哈的婚事办的完美。
    不过乌希哈却是对婚事并不抵触,这一年里出宫次数多了,她已是对世界有了新的理解,原来就算是达官勋贵家的小姐们,也有很多身不由己过得凄惨,相比较起来她这个公主所能掌握的主动权就更多了些。
    心里有了打算的乌希哈,自从赐婚圣旨下达后,就更加热衷于跟在海兰珠身后,学习怎么处理各项事务和人际关系。
    海兰珠也是怜惜她要抚蒙远嫁,一言一行都教导的很仔细,为的就是让她们以后的日子能够不那么费劲。
    二月初七康熙遣大学士张玉书,前往曲阜致祭至圣先师孔子。
    康熙则是领着众位十六岁以上的阿哥们巡幸几甸去了,就连一直被留守京城的胤祎也给一并带走了,这也是对众皇子们的一个考察,看看他们在上书房的学习成果,毕竟年岁都不小了,也该到了为朝廷分忧的时候。
    趁此机会雅利奇则是安排起了书屋的事情,虽说康熙还未正式下旨,不过她总要先安排好人手,还是要由智能机器人掌管的好,能够尽最大可能得避开混乱。
    二月十八康熙又领着一行人回到了皇宫里,却是给雅利奇带来了惊喜,给要在京城和直隶地区,推恩施行的书屋起名秋实书屋,意思简单明了很好理解。
    令雅利奇高兴地就是书屋终于能开了,她只想更多人能够明白是非曲直,学会自己动脑子,明白这个世界的另个一个层面,这样她以后推出的一些超前东西,推广实施起来也能更好被理解。
    推行秋实书屋的旨意刚一下达,不出所料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反对,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情,就是不识字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有那脑子灵活的已经想到了惠及子孙的好处。
    就在世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康熙将自己的两个哈哈珠子曹寅、李煦,分别派往了江宁织造府和苏州制造。
    谁都知道皇帝派他们去,自然不是真为了织造各种衣料布帛,去江南充当康熙的耳目,监查两江三省这个最富庶之地才是目的。
    雅利奇好奇之下也关注过这两人的密折内容,多是关于当地雨水、收成、米价、疫病、官员名声、奇闻怪事等等。
    虽说这两人只是个五品官,但他们从差遣上是属于内务府外派,也是可以专折奏事,从天灾人祸、地方民情。甚至是笼络当地文人的思想倾向,再到校刻刊印古籍,无所不包无所不问。
    雅利奇还看到李煦甚至还在苏州种植着一百亩稻田,所产的米是专贡给给康熙的御田胭脂米,雅利奇吃着也觉得味道着实不错。
    不过由他们在那里也能省下雅利奇许多事情,不用让阿二再事事给康熙通风报信,就是以后南巡的事宜要早做计较,免得以后留下亏空还要算在自己儿子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