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秋后已经住满三个月的乌灵珠和额驸乌尔衮离开了京城,夫妻两个联袂回到蒙古巴林部。
她离开京城那天顺贵人直接哭晕在了咸福宫,倒是乌灵珠本人神采奕奕很是向往蒙古的生活,在京城的这一段日子,她有了诸多体会,明白了手握权力的好处,比之从前的只想安逸的苟活,她如今不想再事事依附其他人了。
闲暇时雅利奇抱着一岁半的小外孙,看向身边悠闲挑着果腹吃的佛尔果春:
“想不想学着管理些事情?手上有人了,说话办事儿也更有底气。”
佛尔果春扒拉着装满果脯蜜饯的八宝赞盒,漫不经心的笑问:
“我能做些什么呢?额涅,我好像什么都不缺啊。”
雅利奇给小外孙擦着口水,长牙的小家伙对什么都好奇,就是抱着袖口都能舔两口,看着她百无聊赖的样子,雅利奇半日认真半是开玩笑道:
“经商、或是创办个书院?”
“咚~”
清脆的杏梅蜜饯撞击赞盒声音响起,佛尔果春瞬间回神,轻咬下唇琢磨了起来,每日里吃喝玩乐,不是衣服首饰布匹这些,就是参加各府的宴席,时日久了也颇为无聊,能有些正经事儿坐坐也挺好。
雅利奇也很有耐心的等着她思考人生,亲了亲怀里小宝贝滑嫩的脸蛋,乐呵呵的柔声哄着他:
“图布新,要长牙牙喽~郭络玛嬷给你准备了好吃的磨牙饼干,待会儿你就有好吃的喽~”
胖乎乎的图布新很是活泼,在雅利奇的怀里使劲儿扑腾着手脚,不时发出咯咯笑声,就是口水流个不停,太过高兴时会发出噗噗的声音,听起来很有喜感。
佛尔果春也被祖孙两个的动静惊醒,也做出了最终决定:
“额涅,若是有可能我想创办书院,经商我不是那块儿料,也不缺与民争利的那些银钱,还不如创办个书院,说不得还能弄出些名堂来。”
雅利奇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小心的将图布新放到一边的婴儿椅上,从梳妆台上取出一本册子递给佛尔果春:
“若想创办一所女子书院,选址和教习的先生都是关键,我这里有些人和地方供你选择,若是有什麽困难也尽可以提出来,额涅能做的绝不推辞。”
翻看册子看了几眼,佛尔果春便如获至宝的紧紧捂在怀里,不甚清晰的思绪也通畅了不少:
“额涅,这所庄子位置清幽,远离尘嚣又足够大,倒是适合做书院的位置,就是教习的先生们要好好寻摸寻摸,女子学院里不好出现男子,却也不好寻找到学问高深的女子,这也是个值得好好想想的问题。”
“女子书院里不单单是做学问,还可以学习琴棋书画、茶艺、女红、医术等等,这些都有专门的女先生教习,我已是有了十几个类别的女先生,待你那边筛选好了入学的学生,我这边的人随时都可以入住书院。”
佛尔果春扣着指甲低头琢磨着,她很清楚想要创办女子书院有多少阻力,幸好有额涅替她兜底。
雅利奇摸了摸她的头顶,柔声安慰着:
“你的丹青之术不说举世无敌,也能傲视群雄,到时可以亲自去书院任职,一些世家里的夫人们,也有技艺超群者,无论满汉人家都可以请过来教学生啊。”
佛尔果春拧眉犹豫不决 道:
“可是满汉之间有很多地方都有隔阂,只怕会有很多人反对啊。”
雅利奇拍了拍她的手,带着鼓励之意:
“傻孩子,你都敢创办女子书院了,又何需在乎那点流言蜚语,这也正是一个满汉相亲的机会,摒弃前嫌才能谋得更好的前程。”
“满汉一家亲吗?”
佛尔果春迷茫的点了点头,在她这二十二年的时光里,还真没有听谁提过这个论调,在皇宫公主们是不参与政斗的,也不会有人给她们说这些。
“你先给书院起个名字吧,任何事物一旦赋予了它名字,就拥有了灵性,这是个很神圣的事情。”
佛尔果春扣着指甲盯着眼前的蜜饯,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着想好的名字,只不过总也不满意,不多会而还急出了一脑门子汗来,终于在念叨的口干舌燥时双掌一拍惊喜道:
“我知道书院叫什么了,春华秋实,学问品德相辅相成,就叫春华书院可好?”
“挺好,学习犹如种树,春玩其华、秋登其实,春华讲论文章,秋实修身利行,这名字很好。”
佛尔果春一下子来了精神,取来纸笔写写画画,用来筹建春华书院所要用到的东西。
在雅利奇这里得到了灵感,佛尔果春兴致昂扬去筹备开办书院的事宜,没过多久康熙和海兰珠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的态度倒是很和蔼。
只不过更多的是以为女孩子家家一时来了兴致,在文风鼎盛的地区也不是没有女子学堂和女子诗社之类的,倒也不算出格。
康熙还兴致勃勃的来和雅利奇讨论了起来:
“我听说你给咱们的佛尔果春提供了不少帮助,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呀?”
“也不算突然,其实早几年前我就在做准备了。”
雅利奇拉着康熙去了小书房,摊开她之前画好的图纸,仰头看向康熙满是期待道:
“早在跟着皇上您出巡的时候,见到许多地方民智未开,而有些学子明明有聪明才干,却也因为买不起太多书籍而无法中举泯然众人。
见得越多,我便生出了修建书屋的心思,如今多年筹备下来已小有所成,我想以您的名义开设免费书屋,推恩万民开启民智。”
盯着面前纸张上的书屋图纸,就和东偏殿里的书房差不多,不过这个提议却是很大胆,也很有诱惑力,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后,康熙微笑点头同意了:
“读书育人是百年大计,若是人人都能知书达理,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想来也会容易许多,不过书籍的问题还需好好想想,总也要那些爱读书的人也捐赠些出来,既能丰富书屋,也能多交流交流,就是管理起来需要有个章程啊。”
雅利奇又将一本册子递到了康熙手里,参考图书馆模式做了些修改,这个时代的仁义礼智信,对个人是有很大的约束力的,一个想要走科举仕途的人,也不会因为基本书籍就毁了自己的前程。
康熙阅览的很认真,他对雅利奇的奇思妙想很是钦佩,之前修桥铺路,有很多富商大户都捐出了钱财,听说都有各地的大商人带头捐款,深究其中的零头人,不难发现其中的一家名叫华来的商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总觉得和雅利奇脱不了干系。
康熙也从雅利奇这里得到了启发,兴冲冲的回到乾清宫做准备,若是真能够做成了,可是一件名留青史的大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