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建筑队四处修建蓄水池,解决干旱问题。夫妻俩救老夫妻
作者:江山不夜   带空间穿越,助王爷老公搞建设最新章节     
    除了明瓦开始在北川国和其它国家被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之外。在那些常年干旱少雨或者雨季干旱季节尤为明显的地方,蓄水池已经成为了一种愈发普遍的基础设施。
    萧云嫣和厉墨涵率先对自己的北川国展开了全面的改造。
    在此之前,她与厉墨涵所率领的施工队伍,曾经对当地的沟渠和官道进行过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这支施工队四处承接工程项目,致力于改善道路和水利设施。
    然而,对于蓄水池这一工程类型,他们尚未涉足。
    如今,萧云嫣和厉墨涵决定将这项关键技术传授给他们的施工团队。
    于是,这些施工队的师傅们又有了全新的任务。
    在内陆的区域,干旱季节淡水资源常常极度匮乏,尤其是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更为严重。一年之中竟然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处于干旱状态。
    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河床上的水几乎完全干涸,只剩下微弱的细流。
    人们既要从那里挑水喝,又要灌溉干渴的禾苗。
    在那样的地方,干旱季节,村中的井水几乎是打不上来的。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宽阔而壮丽的大河贯穿其中。但干旱季节,浅浅的水流却成为了上下游村落激烈争夺的宝贵资源。
    下游的百姓们生活离不开水,为了能让上游的村庄留下一部分水源供他们使用,他们不得不放下尊严,苦苦哀求。
    然而,上游的村民们自然要优先满足自己村庄的需求。于是,他们常常先筑起水坝拦住水流,浇灌完自己村里的土地后,才会放水。
    这样一来,下游便会面临数日的断流局面。无论是茁壮成长的禾苗,还是人类和牲畜,都无法忍受无水之苦,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利,下游的百姓们不得不扛起铁锹、锄头等工具,前往上游村庄讨个说法。
    有时候,双方甚至会发生激烈冲突,破坏上游围起来的水坝。
    在这场水源争夺战中,双方的里正会带领着各自村庄最健壮的男人们,先是客气地商量。
    如果谈判破裂,那就只能动武解决问题。战斗过后,双方会重新坐下商讨。
    下游的百姓恳求上游的村民给他们留一线生机。
    最终,经过一番妥协,或许会达成协议,比如将水放出一半供应下游,一部分用渠道憋着留给上游。或者憋一天水,放一天水,轮流浇地。
    这种因水而起的争端,在这片土地上时有发生。但无论如何,人们总是在争斗之后寻求和解,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毕竟,大家都明白,只有相互合作、相互理解,才能共同应对大自然的挑战,找到生存之道。上游村庄如果太霸道,事情闹大了,还有地方衙门官员管理他们。
    而那些受伤的百姓,村里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共同帮助他们治疗伤病。
    然而,有些人还是不幸地落下终身残疾,更有甚者因此丧失宝贵的生命。
    由于生存压力巨大,每逢旱季水资源匮乏时,人们为争夺水源而引发的激烈械斗和群体斗殴事件屡屡发生。
    这并非单纯的道德教育或文明程度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面对残酷现实所产生的必然冲突。
    当萧云嫣和厉墨涵四处游历之时,他们再度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们决定向当地官员详细介绍在岛上建造的那种蓄水池。
    地方水利官员们听闻此项设施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很快便黯淡无光。毕竟,要大规模修建这样的蓄水池,所需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他们担忧朝廷是否愿意拨发这笔款项。
    萧云嫣和厉墨涵则宽慰,他们:“诸位无需忧心忡忡。我们的建筑队伍完全有能力承担这项工程。
    不仅包工包料,而且不会要求当地百姓无偿服役。即便征调工人,也会支付相应酬劳。”
    地方官员们听后,心中稍感宽慰,但仍有疑虑。他们询问工程所需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萧云嫣和厉墨涵耐心解答,并表示会全力以赴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经过一番商讨,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地方官员们对萧云嫣和厉墨涵的善举表示感激之情,并承诺全力配合建筑队的工作。
    萧云嫣和厉墨涵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官员们最后决定这个钱要由北川的户部出资金。
    当地从上缴国库的税收里抽出一部分用作工钱和料钱,付给这些建筑队的工人。萧云嫣和厉墨涵他们是不从中获取任何利润的。
    就是用到的蚌壳砖,他们也是尽量从价格低廉的产地运过来,以成本价核算建筑成本。
    有竹子的地方,当地自己解决;没有竹子的地方,由的空间解决。
    修建蓄水池的消息传开后,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渴望已久的水源问题终于有望得到解决,再也不用为争夺水源而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再也不用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去逃难了。
    各地百姓十分开心,有这样的惠民工程。那是救命的工程。每年都有一些地方因为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
    每当大旱之年,百姓们既无水源可用,又没有后续的粮食保命。在这样无望的时候,百姓们只能拖家带口地逃荒。
    一路上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既要防备夜晚野兽偷袭,又要防备难民和土匪的劫财害命。还要抢夺路上能找到的干净水源和野果野物。
    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孩子,禁不住一路的各种痛苦折磨,病死在了路上。
    如果赶上天气寒冷的时候逃荒,老人和孩子还有身体虚弱的病人,更容易在半路上冻饿而死,变成了野兽甚至难民的食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云嫣和厉墨涵带领建筑队紧锣密鼓地展开施工。他们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只为早日让百姓们用上清澈甘甜的水。
    随着工程的推进,一个个蓄水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姓们目睹着这一切,心中充满希望和感激。他们知道,这些蓄水池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未来生活的保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陆续各地的蓄水池完工了。可是,水源却是个问题。
    就在萧云嫣提议做蓄水池的时候,已经有各地发生了干旱的情况。
    北川也有几个地方因为干旱导致和秧苗快要枯死了,官员们纷纷向朝廷发出了紧急的奏折报告旱情。
    萧云嫣和厉墨涵分头行动,带着工程队奔赴干旱的地方。
    夫妻二人是分别坐着青龙和紫龙行动的,因为青龙和紫龙可以调集水源。他们每次都会从水源丰富的地方调集水源,然后到干旱的地方下一场透雨,缓解当地的旱情。
    然后施工队开始在当地建造蓄水池。因为工程并不大,人手众多,当地百姓也参与劳动,所以每到一地不到半月的时间,就能把当地缺水的地方都建造了蓄水池。
    青龙和紫龙各自从远处调集水源向蓄水池里注满淡水,足够百姓们支撑到下一次降雨的时候。
    虽然这样做,有一些干扰当地气候的嫌疑。但是她并没有做大面积的干涉,只是让百姓们暂时有水用。所以天上的雨神和天帝,对萧云嫣这样的行为就当没看到。
    施工队因为多了一项工程,所以人手有些不够。萧云嫣让他们一路做工程,一路吸收新成员。
    在工程队做过一段时间工程的小伙子们,都得到了锻炼。老师傅们也都特别愿意培养他们。
    萧云嫣和厉墨涵的宗旨是,当师父的如果能带出一个徒弟,就会给他丰厚的奖励。徒弟再带徒孙,师父如果帮助徒弟带徒孙,还会受到奖励。
    有了物质的刺激,这些成手师傅们也不再将自己的技术保密,不许外人偷学,而是特别喜欢收徒弟。
    先在工程队里做过三年以上工程的,几乎都成了成手的师傅。
    萧云嫣和厉墨涵让他们去各地做工程的时候,只去两三个师傅。从当地的百姓当中,挑选那些愿意参与建筑的百姓当做力工,也是按天给这些百姓们发放工钱。
    如此一来,工程队的效率就更高了。而各处施工的地方,百姓们也能赚到一些银钱。
    萧云嫣他们做基础工程建设的时候,轻易不会动用免费的徭役。而是吸收当地的剩余劳动力,给他们提供一些短暂的劳动机会。
    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当地百姓改善生活,也能令他们有一些额外的收入。
    随着蓄水池项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受益于这项伟大的工程。
    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不再为水源而发愁,农业生产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萧云嫣和厉墨涵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北川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他们的善行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为社会带来了和谐与稳定。
    在工程队的努力下,更多的蓄水池相继建成,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熠熠生辉。这些蓄水池见证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气,也成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而萧云嫣和厉墨涵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脚步,他们继续前行,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与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无数的赞誉与尊重,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个工程被其它国家看好,也纷纷求萧云嫣和厉墨涵派建筑队,去帮当地建筑蓄水池。
    其它国家派来使者,邀请萧云嫣和厉墨涵去帮忙建蓄水池,两人欣然应允,带着工程队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异国他乡,他们遭遇了许多困难,但都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
    水池建好后,当地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两国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
    萧云嫣和厉墨涵将任务交给已经能够独立承接任务的工程队后,便继续踏上了他们的旅程。
    他们走过山川湖泊,穿越森林沙漠,一路见识了许多风土人情。因为没有目的,所以才显得自由自在,随遇而安。
    在游历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一次,他们遇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躺在路边呻吟。萧云嫣和厉墨涵立刻上前,对老人进行了紧急救治。
    经过一番努力,老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他感激涕零,对他们的救命之恩连连道谢。
    而这位老人家之所以倒地不起,是因为他急着去镇上找大夫给自己卧病在床的老伴治病。因为心里着急,一路磕磕绊绊。他的腿疼老毛病又犯了,一路跌倒爬起,最终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他以为自己和老伴儿今天可能都活不成了。老人恨只恨自己不中用,没有救了老伴,还把她一人丢在家里。正在他伤心难过,无比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萧云嫣和厉墨涵。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老人家得到了救治之后,马上跪下给萧云嫣和厉墨涵磕头。
    在二人的一再搀扶之下,老人家坚决不起来,请求二位神医随他回家,帮助他病重的老伴治病。
    萧云嫣和厉墨涵答应了,马上将老人家搀扶起来,与他一起回到家里。
    夫妻俩看到贫穷的村子里面,家家户户房子都很低矮。百姓们过得十分贫苦。
    这里不是北川的境内,所以他们也是偶然路过这里。
    他们先进屋给老妇人治病。一边治病一边听老爷子讲述老伴得病的过程。
    萧云嫣已经诊断出,这位老妇人是年轻时因为长期劳累且营养不良,导致又小产过三次,落下病根,终身不育。到老了,她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
    此时,萧云嫣庆幸他们来地还算及时,否则这位老妇人活不过一日。
    萧云嫣给这位老妇人施了针,用了药。老妇人终于缓了过来。
    当她看到自己的老伴回来了,还带着一对身材高挑,气质非凡的俊男美女。她不敢相信,老伴请来的两位年轻人竟然是神医。
    老妇人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老伴了。在她昏迷的时候留下了遗憾的泪水。因为她临终之时,没有和老伴在一起。她担心,当老伴请来郎中却看到她已经死了的时候,会怎样的伤心难过?
    现在她醒过来了,看到了精神变得非常饱满的老伴儿,还有自己也感觉身体变得比你之前有力量了,真地是这两位神医帮助了他们。
    老妇人挣扎着想要起床,被萧云嫣轻轻地扶住,让她静养。
    老妇人靠着枕头,向萧云嫣和厉墨涵一再地表示感谢。她万分感谢这二位神医救了他们夫妻俩。
    萧云嫣从两位老人家的眼中和语言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对彼此的关心和依赖,真是十分难得。
    因为,刚刚她在诊断的时候,判断这个老妇人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不能劳动了。最近两年卧床不起。
    这样的身体对一个家庭主妇来说,可以说是拖累了这个家庭。因为她不能生育,也导致了这个老人家没有后代。
    即使这样的情况下,那位老人家对他的妻子不离不弃。即使卧病在床,也照顾得特别用心。
    这个老妇人身上没有的褥疮,身上也十分干净。这说明,那位老人家对妻子的照顾是十分细致用心的。
    何况,刚刚他们亲眼看到了老人家着急救自己的妻子,摔倒在路边不能起来。可见他对自己妻子是多么的心疼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