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冯唐等到凳子完全修好,上前摆正它,叫父亲坐下来,从头至尾说出自己前不久在深海发生的事情:怎么砸伤收废品的曾芝媛,怎么与姚欣舒离婚,然后卖了房子,把父亲一辈子积存的十二万全部填进了曾芝媛的治疗费用里;但不敢讲惹上的解永富命案……
贺南升一脸惊诧地听着,这些事他一直蒙在鼓励里啊!
如今,他突然听到,属于晴天霹雳!
但他没有插话提问,直到儿子讲完,还沉默着,没有发火,没有半句责备,好久才说:“冯唐你做得对,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他说完,缓缓站起身,拿着斧头,走了。
看着父亲的背影,贺冯唐的眼睛潮湿了,老人家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他瞬间感动得想哭……
墙壁表面有层灰,因是老墙,擦掉灰还是灰,贺冯唐花了好久才终于贴好画。他找父亲,却不见他人影,后院没有,厨房也没有。
他怕父亲表面坚强,背地伤神伤肝,便大声呼喊……
后院厨房侧边的杂物间里传出父亲的应答声。
贺冯唐走过去,父亲又在修理家什,这次是薯窖的门。
杂物间是个搭棚屋,后墙紧挨着山麓断土坡,薯窖穿过后墙,横向挖在断土坡里。
贺南升虽然表面平静,但儿子的遭遇也激起了他内心的波澜。他要靠不停做干活来平息。
儿子见父亲没事,放心了,进了厨房。他看见父亲已经做好了早餐,便把早餐端进餐室。餐室是正房的最末间,通了一个门连接厨房。
他盛好两碗稀饭,从锅里拿出三个咸蛋,又从瓮里夹了一碟父亲腌的萝卜条。
果果见贺冯唐张罗早餐,也叼来食盆。
贺冯唐叫它去催促老主人吃早餐,果果领意,放下食盆,摇着尾巴出去了……
果果从不挑食,主人们吃什么它也吃什么,只不过要放在它专用的那个食盆里,今天早餐,还要帮它剥去咸蛋壳。
吃完早餐,贺冯唐抢着洗碗。贺南升在他后面说:“等会我们去扫墓。”
再过三天就是清明,清明前扫墓是祖传的规矩。贺南升想:儿子从上大学到现在的这几年,清明时节难得在家,以后自己去世了,祭祀先人的传统习惯就要他继承了。
碗筷才几件,贺冯唐一会儿就洗完了。
他来到厅堂,看见父亲站在分隔后堂的甬屏前忙活着。
整个甬屏是木料做的,甬屏的左右边各有一个门,门一边挨着墙壁,一边挨着木柱,木柱上面刻有一副对联。
对联的字的黑色的,上面划拉出疏稀不密的刀痕。刀?是上世纪文g“破四旧”运动中留下的。仔细品读,还能读出文字。
这副对联摘自晚清儒将左宗棠题于无锡梅园的诗句:上联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下联是: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甬屏前有一条长长的香桌,当地叫香案。案面上堆放着扫墓的物品:纸钱、香烛、鞭炮、酒具、米果、腊肉。贺南升正在把这些物品有序地放进一个横式竹篮中。他回身看看门外,没外人,便快速地从香案上方的神龛内的暗匣里取出只鸟形杯。
这里又得插一句:这个鸟形杯后来被好几路间谍盯上了,牵出好多人物及故事。
贺冯唐从小就知道,此杯乃二爷仰忠的唯一遗物,每次祭典他时父亲必把它带上,祭时在里面盛上酒。文g中大破四旧时,父亲怕被造反派没收,把它藏在神龛内暗匣里。
这个暗匣是当年曾祖父贺锦光为藏失踪的王姓朋友的银票而做的,外面看跟普通人家的神龛没什么两样。
贺仰忠是贺南升的二叔,抗战时期的衡阳保卫战中,被国军征夫役拉去掩埋国军和日军尸体。事后部队给不出工钱,当官的从缴获的零杂战利品中拿出无关紧要的东西分发给役夫。贺仰忠得到的是一只古式的灰陶酒杯。
这些东西太不值钱,好多役夫事后扔掉。贺仰忠没扔,他爱喝酒,用它装酒还有点特色。回来后,家中饮酒,他就用这个灰陶酒杯。
后来,贺南升读了中师,查询资料,才知它叫鸟形杯,不过比书上的图片尺寸要小。
这个鸟形杯本来别人不知道,后来被人发现,错就错在贺南升的疏忽大意。
去年农历七月十五,贺南升觉得如今世界太平,鸡鸣狗盗者少之又少,没把鸟形杯及时放回暗匣,留在香案上。
不想被进来送还工具的缑疤子发现了。
缑疤子拿着这个鸟形杯看了又看,还拍了照,说是想买下它。
他当即把图片发给他上家老板,上家老板看过后,告诉他:形状像五代时期的越窑鸟形杯,如果是真品,可值十几万甚至更多……
这里先透露:正是这只鸟形杯引来了好几路间谍。
(下一节,柴刀砍向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