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
作者:爆炒棉花糖   人在四合院,天天吃肉都腻了最新章节     
    林清买菜回来,就看到李卫国正在打扫卫生。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确定没看错人,的确是自己那不是玩意儿的男人,林清登时乐了。
    “这可真是新鲜,在家里也从来没见你干过这些。”
    说着把东西放一旁,接过了李卫国手里的扫帚。
    李卫国叹了口气:“那还不是你惯的?家里也不用我干这些啊 。
    我瞧瞧,买了什么?”
    林清对于李卫国的说辞不置可否,这大爷以前下了班,就在自己房间里睡觉,饭做好不端到跟前不吃。
    要么就是跟卫红那几个家伙出去溜达,也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要说是她惯的,那倒也有这部分原因。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后这个小屁孩长大了,就是她的男人,要好好照顾。
    再说,家务这些,她都是做惯了的,手脚麻利的很,也没觉得有什么辛苦。
    毕竟母亲也帮着做绝大部分的活计。
    家里就这么一个从小爷们长大的老爷们。
    再说了,谁家老爷们洗裤衩做饭啊?
    说出去不得让人笑话死。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
    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绝大多数女子,依旧接受的是传统家庭教育。
    男主外,女主内。
    一边干着活,一边跟李卫国聊着天。
    听他动问,林清随口道:“没买什么,新鲜的菜都卖没了,就买了几个紫茄子,还有土豆子。
    棒子面买了一点,咱们也不能吃周叔的粮食。
    白面也买了一点,我知道,你不喜欢吃二合面。
    你啊,从小是个嘴刁的,不好吃的不吃。
    不过今儿棒子面跟白面,还有大米啥的,都涨价了。
    之前棒子面才两分钱一斤,今儿涨到了四分。
    白面也从一毛三,涨到了一毛五。
    大米最过分,如今一毛七了。前儿个还一毛四呢。
    听菜市场管事大娘说,眼瞅着快入冬了,这段时间,价格还得涨一些。
    到了冬天,怕是要更贵了。
    运输要困难一些。
    等咱们新房子弄好了,咱也得囤一些粮食了。”
    说着说着,林清有些恍惚。
    抬头看了李卫国一眼,把李卫国看的有些莫名。
    林清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这种场景。
    两个人结了婚,下了班。
    他就坐在那儿看报纸,喝茶,或者把调皮的孩子,从地上抱到膝盖上。
    她就在那儿做家务,择菜,跟他絮叨絮叨上班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怎么了?
    我脸上有脏东西?”
    看着李卫国有些不明所以的表情,林清扑哧乐了,赶忙低下头,转身去找簸箕,掩饰住了眼角的泪水。
    簸箕没找到,倒是看到了放在砧板上的牛肉。
    林清惊呼一声,快步从厨房露出明媚的俏脸来。
    “卫国,这牛肉哪来的?
    这是,周叔之前买的吗?”
    李卫国摇了摇头:“不是啊,我去鸽子市淘换的,怎么样还新鲜吧?
    正好,你买了土豆子,咱们今晚吃土豆炖牛肉。”
    “鸽子市?你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听娘说,那里有好多坏……”
    看着李卫国的表情变得更奇怪了,林清这才恍然,讪笑道:“瞧我,都忘了你是干什么的了。
    那些坏人,见到你,只有跑的份。”
    自嘲了一句,又悄悄把脑袋缩了回去。
    不多会,李卫国就听到了林清在厨房里轻快的歌声。
    仔细一听。
    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好吧,唱的挺好。
    毕竟这个时期,工人阶级,站在了最辉煌的位置。
    要说家里有一两个工人,嚯,那得让人羡慕死。
    为建设伟大的祖国,添砖加瓦。
    致敬!
    哪像后世,臭打工的,打螺丝的,流水线废物,搬砖仔。
    啧……
    李卫国突然觉得这个年代,也不坏。
    牛肉炖的很烂,咬一口,汁水在口腔中盈溢,牛肉特有的鲜香,以及土豆的香甜,充分混合在了一起。
    李卫国只觉得香的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这几天在医院,都没正经吃过什么饭,要么是吃罐头,要么是吃红肠。
    毕竟这年头,罐头就是非常棒的补品。
    所有罐头神,都保护中国人。
    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年头营养学还没有走火入魔,更没有细分什么营养什么成分。
    罐头水是甜的,既能补充能量,还能补充水分,又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
    说是补品,就很正经。
    “嘶……哈……媳妇儿,嘶~~我带的那个包,里面还有几根红肠,你回头拿出来做菜。”
    李卫国吃了一个土豆块,烫的哈着热气。
    林清吃相就要斯文的多,吃了一块牛肉,眼睛眯成了月牙儿,脑袋轻轻晃动着,看起来非常享受。
    “嗯,我知道了。给,吃块肉,你大病初愈,得好好补补。”
    ……
    派出所内,周红兵打了个喷嚏。
    “所长?着凉了?
    来来来喝杯热水。
    都这个点儿了,您怎么还没回家?”
    周红兵抬眼看了一眼耿卫红,又看了一眼他受伤的胳膊。
    “不是给你小子放了假了吗?
    你不搁医院好好呆着,这胳膊不想要了?”
    耿卫红瞅了一眼绷带,嘿嘿笑了两声。
    “这算啥,您忘了,当初在半岛,那子弹,咔,直接打中了锁骨,我不也依旧活蹦乱跳的?”
    周红兵翻了个白眼。
    自己手底下的兵,他很清楚是什么德行。
    “就你能耐,赶紧滚蛋,好好歇着去。”
    “别介啊,老领导。那王八蛋到现在还没抓到,我做梦都不安稳。
    您是在这儿等消息?
    那我陪您一起等。
    您看看,这是什么?
    嘿嘿,牛栏山的二锅头,这一批可是新酒,香着呢。
    还有这个,花生米。
    我从老李那偷来的,这小子,竟然藏了这么多,不够义气。”
    花生这种作物,在当前时期是用来创外汇的。
    没办法,还没有进行工业化,农产品是能拿得出手的出口品。
    大毛熊的债务,还要靠这些还呢。
    毕竟算不上是大家伙生活的必需品。
    像米面粮油这种,市面上都有。
    当然,虽然是有,但也没有到敞开供应的程度。
    一般百姓,成人以及十岁以上儿童,一个月的口粮基本上是十二公斤左右。这也是老百姓口中每天八两饭的由来。
    当然,这分配供给的制度,其实很细致。
    因为南北主食的不同,又有分别。
    南方以大米为主,像特殊体力劳动者,每个月口粮为45~55斤。
    同样的特殊体力劳动者在北方以杂粮以及面食为主食的地区,口粮则是每个月50~60斤。
    重体力,轻体力等群体分配口粮各有不同。
    林清与李卫国,这两个人算是机关团体企业职员店员这一类。
    李卫国每个月口粮有三十斤,而林清则只有二十七斤。
    因为李卫国跟着周红兵混灶吃,因此每个月还能结余不少口粮。
    两口子过日子,粮食倒是够吃的。
    关于领导干部大灶,中灶,小灶的津贴之类的,划分更加复杂,这里不加以赘。
    而关于花生的分配定量,少的令人发指,一年两斤。
    所以在耿卫红这些人看来,这李卫国竟然还能攒这么多花生米,简直就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