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十六哥不是盲生,也发现了华点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胤祄还指望他人传人,给自己招揽更多这方面人才呢,当然不可能在这方面打击他,从而导致他不自信啊!
    再说大佬也确实强悍。
    窥一斑而知全豹。
    略提醒一句,人家就恨不得开发出整个系列来。
    胤祄还想着怎么循循善诱,让他研究出东方橡胶——杜仲胶来呢。结果才刚刚起了个头,人家就如醍醐灌顶:“十八阿哥这想法妙极,正好草民好友曾在杜仲皮、种子跟树根等中琢磨出过这等胶质。”
    “因原料贵重又难得,所以只用来做个鞋底之类。”
    现在没有成本顾虑,是不是可以装备上?
    这胤祄哪有不同意的?
    他只有喜出望外!
    都忘了跟康熙、太子还有十三、保泰生气的事儿了。
    专心致志跟黄履庄投入研究,这才有了跟现代自行车比也不遑多让的二代自行车。
    为了让他们眼见为实,胤祄还指挥小禄子把车再推到殿前空地上。
    要亲自做示范。
    吓得康熙与诸皇子连连说使不得,唯恐大清辅星有丝毫不妥。
    胤祄骄傲昂头:“你们以为,这车子为何这般小巧?当然因为这是本阿哥的专属座驾啦!黄先生为我专门定制的,全天下只有这么一辆哦~”
    父子几个齐齐嗤了声,有什么了不起?
    可看着胤祄熟练把住车把,一脚踩着脚蹬,一脚助跑两步。潇洒利落地上了车,双手扶把,双腿均匀地蹬着脚蹬子。
    那车子就载着他,流畅地在殿门口的空地上转了一圈又一圈。
    父子几个的好奇心可就都上来了。
    自家兄弟,也没啥可扭捏的。大阿哥第一个提出要试试,三阿哥随即跟上。十六阿哥捂嘴笑:“十八弟最是大方不小气,当然不会拒绝兄长们。”
    “但这么小的车子,他肯割爱,你们也坐不下啊!”
    [嘿嘿,不愧是日后能当辅政大臣的存在,十三哥之后,四哥最信任的弟弟。十六哥不是盲生,也总能发现华点。]
    [哼哼!]
    [既然康熙爸爸为老不尊,太子二哥、十三哥跟保泰哥为兄不友在先。就别怪我打击报复,让你们干眼馋咯~]
    诸皇子:……
    不敢埋怨皇父,那就退而求其次,将谴责目标对准太子跟老十三呗!
    保泰那小子也别想跑!
    同样心动,但到底人间帝王还撑得住的康熙轻咳:“堂堂皇子为这等小物争来争去的成何体统?令黄先生辛苦些,再赶制几辆就是。”
    “那可不行。”胤祄连忙摆手:“黄先生且忙呢!”
    “这不是眼看着入夏,汗阿玛又要巡幸塞外了么?儿子也没别的好孝敬,遂跟黄先生研究着,怎么把您的车驾改一改。也用上这杜仲胶的车胎,用上铁制的车圈、车辐条,助力汗阿玛途中安稳少颠簸。”
    孝顺成这样,得给个随扈名额了吧?
    胤祄目光灼灼,看着康熙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康熙:……
    上一息还在感动,现在有点不敢动了。
    咳咳。
    为加深朝廷与蒙古各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勤练八旗兵马。自从康熙二十二年到如今,除了对准噶尔用兵时,康熙几乎每年都率众木兰秋狝。
    他也乐得在享受天伦之乐之余,锻炼儿子们。
    每年都会点皇子随扈。
    但去年,小十八在随扈途中生病,差点就……
    康熙现在还心有余悸着,唯恐这一折腾,宝贝儿子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哪里敢轻易答应啊?
    只说他大病初愈,该在京中好生休养。
    这话一出,胤祄整个人都麻了:“如果我没记错,那什么大病,已经过去了一年?现在儿子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别说塞外了,就算是国外跑一圈都不带有丝毫闪失的。”
    但是没用。
    有一种不行,是你老子觉得你不行。
    甭管胤祄怎么积极自证,康熙都大摇其头:“你小子去年可把朕吓得不轻,今年还是再歇歇,别往塞外跑了。万一……”
    “呸呸呸!”
    诸皇子异口同声:“汗阿玛快呸两声,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胤祄被哥哥们的big胆吓住。
    且已经准备好了求情姿势与话语。
    但接下来更玄幻的一幕出现了:康熙不但没动怒,还真依言呸了两口,并念叨了两句有口无心,有怪勿怪。
    胤祄:!!!
    生平第一次直面自己在康熙爸爸跟诸位哥哥面前的影响力,老实说有点惊呆,并怀疑自己在做梦。
    毕竟现代清宫剧火遍全网。
    知道不知道历史的,都能随口扯几句九子夺嫡的激烈残酷。
    胤祄因为跟一废太子导火索十八阿哥同名的原因,可以说从小被调侃到大。因而没少泡在图书馆里看清实录、清史稿、康熙起居注、东华录、永宪录等等。
    对那段历史可以说耳熟能详。
    要不他一个互联网愤青,看小说都得留句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的主儿也不会明确穿到康熙年间、成为十八阿哥后从心的那么迅速啊!
    结果现在,康熙跟九龙不再斗心眼儿,父子齐心来团宠他?
    老实说,他做梦都没敢做这么大的。
    率先注意到他反常的十六阿哥笑着摸了摸他头:“这有什么?民间不都有话么!老儿子,大孙子,是老太太命根子。现在事实为证,聪敏好学还孝顺的老儿子,不但百姓爱,帝王也爱若珍宝。”
    “就是就是。”大阿哥第一个投赞成票:“打从去年随扈回来到如今,你都大大小小立下多少功劳了?”
    “换个寻常身份,现在被封侯拜相都不为过!”
    是这样么?
    胤祄有些不信。
    始终不知道自己心声可被父兄们听见的他只感叹古人最多在科技上差点意思,聪明智慧半点不差。
    [若不是明清两代重视八股文章,有意遏制科技发展,哪儿还轮得到别国搞工业革命啊?宋朝就已经有外卖,明末就有资本主义萌芽了啊!可惜啊……]
    [那么好的天工开物,就被列为禁书了!那么能耐的黄履庄,就被斥责沉迷奇技淫巧。但凡康熙爸爸别那么片面短视,而是对黄先生全力支持。那可就说不定是联军进北京,还是大清扬帆域外地伐不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