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惨跟略惨,果然是要看对比的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这不?
    上一息胤祄还在客套,说自己也没做什么。主要太子二哥聪慧,才能触类旁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下一瞬听说有新厨子,新绝活儿,他那大眼睛登时就亮了。
    什么疏离抗拒,都望到了九霄云外。
    只热情拱手:“既然二哥诚心相邀,那弟弟就却之不恭了。”
    太子:……
    严重怀疑这小子偷偷学过川剧变脸。
    但有弱点好啊!
    有弱点才更容易被诱惑。
    诱弟成功的太子轻笑伸手摸了摸他发顶:“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十八弟不也替为兄照顾弘晳么!”
    咳咳。
    胤祄小脸一红:“哪有哪有?说来惭愧,弟弟也是白担了个叔叔的名,都是弘晳侄儿反过来照顾我。”
    太子摆手说无妨,当晚辈的不就是要孝敬长辈?
    十八弟肯给机会,是那小子的福气。
    胤祄:!!!
    [长生天啊,那可是你家长子!常规来说,若你能最后守擂成功,弘晳最后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太子。让他来孝顺我?只能说太子二哥是个舍得投资的,为了我这个热灶付出良多。]
    太子眉毛微挑,有点好奇十五十六是怎么开导人的了。
    该不会……
    十五十六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掉马,正琢磨着该怎么攻略自家十八弟,让十八弟帮他们美言呢!
    是的。
    以往大千岁党跟太子党斗得如火如荼,今儿明珠罢相,明儿索额图被下狱幽死的。
    吓得当时还只是个庶妃的密嫔娘娘瑟瑟发抖。
    有机会要对两个儿子耳提面命,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对两个儿子耳提面命。
    中心思想就一个:你们俩娘我是汉女来着,比辛者库出身还低呢。
    皇位到谁手,也到不了你们哥俩的手。折腾也是白折腾,还不如乖乖的苟住小命。
    横竖顶着皇子阿哥的名头呢,皇上再度大封皇子也好,日后新帝加恩也罢,总归少不了你们的郡王甚至亲王。
    所以,听娘话。给娘站远远的,别大阿哥跟太子斗狠了,溅你们身上血!
    这哥俩听话,再怎么受宠也乖乖的不起任何争夺心思。
    生怕好端端当了炮灰。
    但今时不同往日!
    辅星到来,一切明牌。汗阿玛跟太子二哥尽释前嫌,父子感情更胜往昔。爷俩拧成一股绳,想着九龙齐心往外卷呢。
    早早就表示大清不养闲人。
    直接堵死了他们哥俩的路,再不可能靠投个好胎而一路直升贝勒、郡王甚至亲王了。
    想升爵,只能靠自己努力的样子。
    不想当闲散宗室的他们还能怎么着?赶紧趁年轻撸起袖子使劲儿卷呗!
    最多走走小辅星的后门,找条略轻松点的路子。
    可恨太子也想轻松,且有钱有权,总能找到更好更适合他们弟弟胃口的厨子,把小吃货骗得五迷三道,因而占据了先机。
    真真狡诈又无耻。
    阿嚏~
    正一边给胤祄夹菜,一边不着痕迹地旁敲侧击。试图打听打听慈禧到底姓什么,出自哪一家的太子狠狠打了个喷嚏。
    尽管他及时转头,但胤祄还是觉得食物必然被污染了。
    正好已经吃到七分饱的他立即到了十分。
    赶紧下桌表示吃好了,谢谢太子二哥款待。今儿就不打扰您勤政,改日再来找您。
    话落人跑,动作不要太利索。
    被嫌弃得明明白白的太子:说好的一粥一饭,当思得来不易呢?
    胤祄的贴身太监小禄子倒是没那么勤俭节约,他只单纯害怕:“奴才的阿哥爷哎!您这也太着急,太不给太子殿下留脸了吧?”
    那位爷生在锦绣堆,自小就被当今千娇万宠长大。
    天下九成九的人在他面前都是奴才。只有他嫌弃别人,哪有别人嫌弃他的?小主子刚刚那一跑不起眼,可最容易被记恨上啊!
    小禄子忧心忡忡,不停劝胤祄回转,好歹给太子爷道个歉。
    否则因此被殿下疏远,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这好事儿?
    原本都已经打算从善如流的胤祄立即顿住,继续往阿哥所走:“太子二哥素来大方有涵养,再不会像你所说那般小肚鸡肠。若是,那也不值当本阿哥倾心交往。”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故意大声点。
    就怕传不到太子耳朵里。
    以至于他不够生气,无法下定决心远离自己这个热灶。
    果然很快就收到消息的太子笔下一顿,特别无奈的看着自家汗阿玛:“您瞧瞧这小混蛋,真是……端起碗来喊二哥,放下筷子就要跟儿子划清界限啊!”
    现实到无以复加。
    康熙嘴角微抽,感觉自己比太子还惨。
    毕竟太子通常都被同情,而他却是要跟老糊涂、偏心眼甚至权力怪物、养蛊达人挂钩的。
    再不就清实亡于康熙。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哪样想起来,不让康熙心跳加速,恨不得刀几个人泄愤呢?
    惨跟略惨,果然是要靠对比才能展示的。
    确实有被安慰到的胤礽嘴角微扬,扬到一半就听自家汗阿玛冷哼,吓得他赶紧又耷拉回去。
    特别生硬地转移话题:“一想想新年将至,初二就要在坤宁宫祭祀、吃胙肉,儿子就有点发愁。”
    见皇父脸色有点黑,他还赶紧解释自己对这勿忘传统,有忆苦思甜之意的活动举双手双脚赞成,没有任何反对之意。但……
    “咱们家小辅星可是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让他吃半生不熟、没有一丝丝调料的水煮猪肉,天知道他能念叨点什么出来。”
    康熙:……
    念叨还好,万一当场吐出来呢?
    那么庄严肃穆的场合,这么个于国有利的小辅星。
    他要罚么?
    敢罚么?
    只想想,康熙就一个头两个大。
    赶紧把压力转移到御膳房,密令他们加班加点,务必弄出符合祖制又不会难以下咽的胙肉来。
    愁得御膳房总管头发一把把掉。
    最后只能铤而走险,借用了各位大人们的法子:秘法腌制糯米纸,分到胙肉后满怀虔诚之心地用调料纸那么一擦,让纸上的味道浸润到肉里。
    不说化腐朽为神奇吧,好歹也不会那么寡淡无味。
    结果这纸刚到胤祄手里,他就又双叒叕开始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