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谁说三哥一无是处?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不值钱,太不值钱。贡上来的越多,亏得越多啊,整个一赔本赚吆喝!]
    一声接着一声,吐槽越来越狠。
    直念得康熙头皮发麻,像是被套了紧箍咒的孙悟空。想拧金箍棒打人,却又不得不极力控制住面部表情。
    亏得国宴场合,距离较远。
    一般也不敢抬头直视君颜,否则非看到一款扭曲版的帝王不可。
    当冤大头就已经够打击人了,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这句顺口溜更精准戳在他肺管子上,让他直接梦回前朝,想起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民谣,也想起明实亡于嘉靖的说法。
    更不可避免地想起小十八那句清实亡于康熙。
    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一个茶盏摔出去:“放肆!”
    瞬间,满室寂静,正念着礼单子的礼官错愕,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太子整个都麻了。
    有点懵逼这个场子要怎么圆。
    诸皇子脑门也纷纷见汗,连恪靖公主都难得皱了眉。
    可要不说呢,人不该死总有救。
    胤祄被这声怒吼惊到,心中吐槽顿时停止。好巧不巧的,就听到这暹罗国贡品中的乌香二字。
    瞬间,整个小人儿都惊呆了:[天哪天哪天哪,牛逼还得是阿三啊!四哥九哥以皇子之身千里万里跑到沿海去禁毒,你们不远千里万里来给他们老子投毒。乌香?不就是福寿膏的昵称么?]
    [主打一个叛逆,主要证明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呗!]
    [啧,让本阿哥不禁想起道光那个小傻蛋儿!不但吸,还亲自写文章描述吸完之后飘飘欲仙的感觉。以帝王之身种草,助力毒草成为大清时尚单品。]
    很好,乌香。
    很好,道光。
    康熙眯眼,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容来。直接开口质问暹罗使者:“尔与尔国君对大清有何不满,竟打着献礼的名义投毒?”
    这一问,全场寂静,暹罗使者更叽里呱啦喊起了冤。
    翻译过来就是暹罗历来都是中原属国、友好邻邦。我们是带着对皇帝陛下最真诚的敬意,恭选最好的礼物不远万里而来的。
    只有满满的诚意,怎么可能会投毒?
    乌香?
    那是滋补佳品啊!
    最是助长龙威,从明朝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进贡了。神宗皇帝朱翊钧就很喜欢,常例进贡那些都不够用,还派人四处找呢。
    不是毒,是好宝贝啊!
    不信的话,皇帝陛下可以派人查找啊!
    大清最是礼仪之邦,连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这进贡送礼的就更不能斩了吧?
    真·把怕死两字明明白白写脸上。
    康熙:……
    不至于,真不至于。
    他只是一时没憋住火,又借高上梯子,恰恰好逮着你们这个大冤种而已。
    不过来都来了,就为禁毒做点贡献吧!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禁毒上也是同理。
    得让四海列国都知道此物危害、都共同行动起来约束、抵制,才能取得最大效果。
    为达到这个目标,康熙又把米斯特那个活例子给传了上来。
    让各国使者、蒙古各部王公大臣等瞧他瘾头上来的惨景。又用暹罗进贡的乌香给他服用,不多时,他就停止折腾甚至露出满足陶醉的表情来。
    暹罗使者当场傻掉,仿佛看到佛陀在向自己招手。
    可极乐净土虽好,他并不想现在就往生啊!
    呜呜呜。
    挺高壮的汉子当场哭出来,用他以往最最排斥的跪拜礼噗通跪下,结结实实磕头:“误会啊,这真的是个误会!尊贵的皇帝陛下,我王对您、对大清向来友好恭敬,从无任何冒犯之心。再不可能故意坑害……”
    说完两国渊源就说乌香珍贵。
    他们的王都舍不得多用,只为两国邦交才将之添在贡品单子上云云。
    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还急求在场众人帮忙求情。
    可‘好宝贝’都被有毒、能成瘾实锤了,哪个还敢贸贸然站出来帮忙说项?
    也就太子深知自家汗阿玛用意,微笑拱手道:“汗阿玛明鉴,儿臣私以为,连本草纲目中都言罂粟酸涩温微毒,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暹罗人只知其益,不知其害也是有的最多无心之失。”
    “两国邦交大事,还是调查清楚了再做处理。”
    啊对对对!
    使者赶紧点头,叽里呱啦地连连附和着。
    他们真不是故意的。
    王都珍而重之的好宝贝呢,一般都不轻易外送。也就是这邻国强,出手又大方。
    胤祄听得嘴角微抽:“按着使者这话,竟是瞧得起咱们大清才给咱们大清献毒的?”
    使者下意识点头,很快又疯狂摇头。
    不不不,不是有意、不是诚心,在这之前,他们就不知道这好宝贝竟还是毒!米斯特那德行,都快把他吓傻了好么?
    可从确定乌香等于福寿膏等于鸦片的那一刻起,他说什么就已经不重要了。
    康熙已经命礼部下旨申斥。
    责暹罗王上书陈情,并保证日后不许再以朝贡、售卖、走私等任何方式向大清输送罂粟与其制品。否则按故意投毒,试图颠覆大清国祚论处。
    对于此等狼子野心之辈,纵隔千山万海,大清王师也必至。
    攻其地,灭其国,绝其苗裔。
    此条款也适用于在场其余属国、邻国等。
    如今在礼部任职的三阿哥特别效率,当场就拿出了《关于罂粟与其制品问题的告诸国书》。请康熙盖玺,各国使臣盖印或者签字画押。
    搞好先礼后兵的必要环节,表示大清的立场。
    再有下次,那可就是明知故犯了。
    那小词儿用的,连胤祄都忍不住要给他呱唧呱唧:[谁说三哥一无是处?]
    小嗑儿一出,三阿哥胤祉脑瓜子就嗡一下。
    头一回被单拿出来具体点评,就得了个一无是处的评价?
    难道九龙夺嫡,他是凑数的么?
    正自怨自艾间,转折就来了:[三哥文采就是极好的!不止会酸文假醋,还能客串外交官。编书也是极好哒~《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尤其后者,那可是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的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