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洪承畴2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洪承畴之所以这样反对招抚政策,是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朝廷招抚政策的失败。
    在农民军起义之初,战斗力十分的低下,因为农民军毕竟是乌合之众,又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明军的战力虽然也不强,但是毕竟是正规军。
    所以前期的农民军,被明军打得节节败退。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的农民军都会选择诈降,即战斗失利后假装投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就连李自成、张献忠也曾曾多次诈降。
    明朝多次对农民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
    洪承畴深知,农民起义军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大明朝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就算一时间安抚了。
    但是一旦朝廷停止了救济,那么已就抚者,纷纷再起。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所以洪承畴在面对农民军时,执行大力围剿的方针,以剿灭为主,不仅如此还杀降,杀掉养不活的人口,防止以后他们再叛乱。
    所以说,洪承畴可谓是一个,沾满农民起义军鲜血的刽子手。
    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虽然他杀农民军的做法很残暴,但是毫无疑问,从效果来说,洪承畴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其部下孙传庭俘杀高迎祥,并联合孙传庭又多次打败李自成。
    大明朝廷内部对他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
    而在取得一定战果之后,洪承畴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求留饷银20万两,一部分作军费,一部分赈济贫民。
    这时,从他拿出宝贵军饷来赈济贫民,这里可以看出,洪承畴对于普通百姓也还是有人性的,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
    这一矛盾的特性,还体现在了洪承畴的下半场人生。
    洪承畴在之后的生涯中,会被派往辽东战场,兵败后,他最初估计也是真的想以死殉国。
    但是克制死亡恐惧的人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像洪承畴这样,从微末中发迹而来的人,他们更加珍惜自己得来不易的富贵。
    所以,洪承畴很快就在建奴的高官厚禄中,投降了。
    他深知以崇祯帝的性格,除非他以死殉国,否则,就算他兵败后逃回了大明,他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他才投降了建奴。
    而在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但是在皇太极去世后,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后,向明朝官民发布出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收到极大的政治效果。
    而在建奴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
    如招抚、 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促进形成安定局面。他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用和平方式招抚宁国、徽州(今安徽黄山)、九江、南昌、袁州(今江西宜春)、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使这些地方免遭兵火洗劫。
    当然,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时,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
    因此洪承畴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金声、黄道周被俘时都痛斥他无耻变节,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
    洪承畴建议清延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献计甚多,大多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
    如恢复明代的内阁票拟制度,以便大学士对用人行政等要务能有所指陈,六科也可以据以摘参,从而达到杜渐防微的目的。
    他还建议九卿科道会推督抚提镇官员实行保举连坐法,慎重用人行政。
    洪承畴的种种施政方略,都表现出来他对于大明百姓的了解,以及极强的个人能力,可惜他没有机会在大明实现这一切。
    在赵安看来,洪承畴简直是他以后用来干脏活的一把好手,有能力,有心计,心狠手辣,最重要的是怕死。
    今后赵安也避免不了会清洗一遍大明的士族,不过自古以来,士族恶心人的方式就骂臭对方。
    赵安虽然不惧,但是能有一个背锅侠总是好的,因此,赵安就不能让洪承畴投降建奴。
    李自成,在北方的战斗失利后,率过天星等9部联军17营,计数十万人进攻四川,赵安与洪承畴都是镇压的主力 。
    不过赵安可与洪承畴不一样 ,洪承畴的士兵、粮饷全都来自于朝廷,但是赵安的军队,不管是士兵还是粮饷全是自己的。
    为了震慑洪承畴与农民起义军,赵安这次带上了自己家底,四个军共十几万人。
    洪承畴见到赵安的这支军队时,整个人都震惊了,他实在是没想到,在大明朝的西南,居然还有如此庞大的一支精锐。
    经过充分的打听了解之后,洪承畴在秦良玉的引荐之下,终于接触到了赵安。
    此时的洪承畴,刚刚晋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又才击败高迎祥、李自成部。
    所以可谓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而赵安也打算,和这位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好好的聊一聊。
    就这样,二人定下了在成都的一处茶楼中,会面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