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曹操决定先离开幽州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高干始终没有打开壶关城门,也没有再在城楼上露面。
    乐进、李典无奈之下,只好先在城外扎下了营寨,然后又带领将士们攻城。
    高干带着城里的士兵据城死守,毕竟壶关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乐进、李典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攻克。
    壶关的军报送往了邺城,荀衍看过之后,又派飞马送往了幽州。
    曹操了解了情况之后,不禁长吁短叹、悔不当初。
    此时,他正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苦苦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刚开始听说高干要造反的时候,自己真是欠考虑了,不应该直接发兵去攻打他。
    他想以卵击石就让他放马过来嘛,反正自己已经有所防备了,一个小泥鳅还能扑腾出什么大浪来?
    自己完全可以装聋作哑、按兵不动,在邺城布下天罗地网,来个诱敌深入,最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高干一党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现在可倒好,打草惊蛇了,不但打不下壶关、拿不下高干,还很可能引发并州和司隶地区的叛乱。
    高干在并州苦心经营多年,怎么也有一些心腹党羽,司隶与并州接壤,那里也有很多反对自己的势力。
    现在自己公然跟高干翻脸了,还派兵过去攻打人家,那帮人很可能都被高干召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对抗自己。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必须将高干这个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免后患无穷。
    乐进、李典的实力毕竟有限,若想尽快将高干铲除,还需自己亲自出马。
    可幽州怎么办?
    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如果现在带兵去剿灭高干,那幽州就前功尽弃了,又成了一个烂摊子。
    袁熙、袁尚还没灭掉,乌桓也根本不买自己的账,等自己走了之后,他们不又得闹得鸡飞狗跳?
    只有一个办法,严密封锁消息,不把自己离开幽州的事向外界透露。
    一时半会儿,蹋顿、袁熙、袁尚他们也不会知道自己离开幽州。
    等铲除了高干之后,再回来找他们算账。
    对外倒是好隐瞒,可对内呢?
    自己可是放出大话,说幽州不平定下来,自己就不回邺城了。
    若是现在就走了,又如何跟手下的人交代?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必须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不能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这才是君子所为。
    然而扪心自问,自己是君子吗?
    非但不是君子,还是个彻头彻尾、不折不扣的小人!
    当年从洛阳跑出来,到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喝酒,先是误杀了他的家人,然后又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吕伯奢也给杀了。
    干了这些坏事,自己却一点儿愧疚之心都没有,还自我安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从那时起,就发现自己骨子里就是个奸佞之辈、宵小之徒,跟君子根本就毫不沾边儿。
    不过俗话说的好: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自己是小人,也从来没不承认过,可是那又怎样?
    总比那些道貌岸然、阳奉阴违,满嘴仁义道德,肚子里却全是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要强得多。
    非但自己是小人,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者,又有哪个不是小人?
    关于小人的故事,历史上人们最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张仪欺骗楚怀王。
    当年楚国与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张仪说如果楚国和齐国断交,就送六百里秦国的土地给楚国。
    贪婪而又天真的楚怀王居然相信了,便跟齐国断交,与秦国结盟。
    等到楚怀王真来管秦国要土地的时候,张仪却说,当时说的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
    楚怀王顿时怒不可遏,直接发兵攻打秦国。
    但此时楚国已经失去了齐国这个盟友,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毫无疑问,楚国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张仪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让秦国变得越发强大起来。
    历史上,这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例子实在是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当年秦王嬴政跟赵悼襄王签订了秦赵互不侵犯条约,然后赵悼襄王就天真地信以为真了,还迫不及待地去攻打燕国,幻想着吞并燕国之后,再跟秦国一决高下。
    结果就在赵国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攻下燕国的时候,秦王嬴政行动了,派王翦、桓齮分别从西南两路攻打赵国,一口气拿下了赵国九座城池,把赵悼襄王气得吐血身亡。
    秦国、赵国、燕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大戏,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赵国是螳螂,秦国是黄雀,螳螂很幼稚,黄雀很奸诈。
    高祖刘邦当年与项羽签订了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双方约定以荥阳东面的鸿沟为界,鸿沟以西是刘邦的地盘,鸿沟以东是项羽的地盘。
    刘邦还以此换回了被项羽羁押的老父亲和其他家人。
    然而项羽东归之后,刘邦却按兵不动,和齐王韩信密谋灭掉项羽。
    齐王韩信率三十万大军南下,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将毫无准备的项羽军队围困起来。
    这时刘邦又立即带着自己的兵马赶去垓下,与韩信合围项羽。
    项羽无奈之下,突围至乌江后自刎,刘邦方才改朝换代、君临天下。
    皇帝都尚且如此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就更别说我一个小小的司空大人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若是在小人堆儿里当君子的话,只能被周围的小人们给活活玩儿死。
    尤其是在乱世,若想在众多诸侯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一统天下,那就必须做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了,也不是说君子就一定活不下去。
    但起码在凡尘俗世、凡夫俗子之中,君子没有足够舒适的生存空间。
    正所谓:强者入世,智者出世。
    只有一个人退隐江湖、归隐山林,达到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境界,他才可以当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与小人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想通此节之后,曹操心下便也释然了。
    他又把手下的将领们召集了过来,简单地开了个会。
    会上曹操又说,幽州方面完全可以暂时先放一放,袁熙、袁尚已是待死鼠辈,收编乌桓也指日可待。
    当务之急,是先平定并州的高干,保住自己的老巢。
    曹操让大家严格保守秘密,不能对外界透露他离开幽州的事。
    随后,曹操又立刻整顿兵马,连夜带兵赶往了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