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乐进、李典来到壶关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时节转眼已进入冬季,草木凋零、万物枯萎,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
    这一日,乐进与李典带领本部兵马,行走在旷野之中。
    “曼成,你说这高干真的是要造反吗?”乐进在马上问道。
    李典对这件事也有些不大相信,但性格沉稳的他,一向不爱在别人面前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应该是吧,否则主公怎么会派我们前来攻打壶关呢!”李典回答道。
    乐进笑了笑道:“我看高干这小子真是疯了!这天下的形势越来越明朗了,袁熙、袁尚眼看着就完蛋了,整个北方就咱家主公势力最大。高干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李典猜测道:“也许,高干是心存侥幸吧,觉得袁熙、袁尚有可能会死灰复燃,他再来个背后偷袭。万一侥幸成功了,高干就是整个河北四州的老大了,呵呵。”
    乐进仰天大笑道:“哈哈哈,简直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他也不看看袁熙、袁尚都什么样了,都跑到乌桓投奔胡人去了。那个乌桓首领蹋顿还被咱家主公打得大败,逃到了塞外。袁熙、袁尚眼看着就穷途末路了,高干竟然还心存幻想,真是不可理喻!”
    李典笑着道:“据说高干这小子向来自视甚高,这就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乐进点点头道:“是啊,你说他老老实实地当个并州刺史多好,平时有点儿什么事,还能有咱们主公罩着。这回可好,非得自己找死,别说担任并州刺史了,恐怕连命都活不成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自己要是想找死的话,那可真是谁也拦不住啊!”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典说道。
    乐进点点头,又问道:“曼成,你说这仗咱们该怎么打?”
    李典在马上沉吟了一下,说道:“当年打邺城的时候,我去过壶关,那里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强攻,还是应该智取。”
    乐进点点头道:“不错,上兵伐谋,攻心为上。那我们又该如何智取呢?”
    李典摇了摇头道:“不瞒乐大哥,我此时也没什么太好的主意。”
    乐进满腹狐疑地道:“荀衍说高干要造反,主公便派我们前来攻打高干。可到现在咱们也没什么确凿的证据,能证明高干真的是要造反啊!你说咱们这兴师动众的就贸然过来了,还真是有点儿说不过去。到时高干再不承认,咱们还如何下得去手啊?”
    李典叹了口气道:“见机行事吧!事到如今,高干承不承认自己造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尽快把他拿下,带回邺城交给主公。”
    乐进点点头道:“是啊,开弓没有回头箭,泼水岂能再入盆?事情已经到这步了,也只能一口咬定高干造反了。就算高干真的不想造反,这个人也不能再留。毕竟他是袁绍的亲外甥,袁熙、袁尚的表兄弟,血浓于水、疏不间亲啊!”
    不知不觉间,整个大军已经来到了壶关城下。
    “城楼上的弟兄,叫你们太守出来答话!”乐进在马上高声喊道。
    城楼上的侍卫点点头,转身跑了下去。
    乐进和李典在城下又闲聊起来。
    然而过了老半天,也不见上党太守出来。
    那名侍卫又跑上城楼,吞吞吐吐地道:“将军,太守大人,他,他不在。”
    乐进眉头一皱,问道:“哦?那他去哪了?”
    侍卫摇摇头道:“小的,小的也不知道。”
    乐进又道:“那你先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我们是朝廷的人,我是乐进,这位是李典将军!”
    侍卫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置若罔闻一般。
    “你没听见我说话嘛,我让你打开城门!”乐进又厉声催促道。
    “小的,小的不敢。”侍卫嗫嗫嚅嚅地道。
    乐进眉头一皱,质问道:“什么?我们都是朝廷的人,你竟然敢违抗命令?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保证你什么事都没有。否则的话,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侍卫战战兢兢地道:“大人,小人只是个执勤的,还请大人不要难为小人!”
    李典又问道:“是谁不让你开城门的?”
    “是刺史大人。”侍卫脱口而出道。
    乐进和李典互视一眼,都不由点了点头。
    看来荀衍说的没错,这高干还真是有问题。
    乐进又高声道:“叫高干出来答话!”
    侍卫又跑下了城楼。
    不大一会儿,高干站在了城楼之上。
    原来,高干在壶关府衙听到侍卫来报,说有大队人马来到城下,看样子是曹操的人马,一下子便慌了手脚。
    他又吩咐那名侍卫,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侍卫也按照高干的吩咐做了,没有打开城门。
    但高干却没跟侍卫吩咐别的,所以乐进让侍卫把高干叫出来答话,侍卫便又去找高干了。
    高干一看自己不出来实在不行了,才硬着头皮走上了城楼。
    “来者何人呐?”高干问道。
    “我乃游击将军乐进乐文谦,这位是裨将军李典李曼成!”乐进在马上神气十足地介绍道。
    高干一听这话,不由心头一凛。
    他虽然没见过乐进、李典,却早就听过他们的大名,都是曹操手下的名将。
    再看城下的将士,少说也有一万人马,高干又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难道自己的计划走漏风声了?
    不可能啊!
    这个计划本来也没几个人知道啊!
    仲长统久居深山老林,从来不问世事,也不可能跑去告诉曹操啊!
    这图谋邺城的大计,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曹军就派兵过来了呢?
    一时之间,高干直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久仰久仰!不知二位将军来我壶关有何贵干啊?”高干故作镇定地问道。
    乐进正寻思着该怎么回答,李典又道:“我等奉朝廷之命,特来找高刺史有要事相商,还请速速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高干毕竟是做贼心虚,站在城楼上犹豫起来。
    若是真的让他们进来了,这上万大军一旦厮杀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若是不让他们进来,又该如何跟他们说呢?
    虽然不知他们此番带兵前来,到底所为何事,但绝不可能是什么好事。
    如果真的有要事相商,派两个人来就行了,何必要如此劳师动众呢?
    稳妥起见,还是不能打开城门。
    拿定主意之后,高干又道:“二位将军,放你们进来可以,但你们手下的将士可不能进来。你们先在城外六十里扎下营寨,之后二位将军再进城不迟。”
    “少废话,赶紧打开城门!”乐进气急败坏地催促道。
    高干冷哼一声,转身走下了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