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人口买卖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1636年9月,自江道齐率兵离开笨港已经过去近三个月的时间,东番岛报名前往虾夷岛的百姓人数也基本确定,总共五十六万余人。
    这些人口数量,占据了整个东番岛近六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好在东番岛收容大明各地流民一事从未停歇,否则,这么多的人口离开东番岛,肯定会对东番岛造成巨大的影响。
    五十六万移民,已经足够虾夷岛的前期发展了,眼下,运输这批移民就变成整个东番岛的头等大事,一艘普通的商船,就算从基隆港出发,抵达虾夷岛最快也需要二十天,这一来一回可就是一个多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时间。
    由于荷兰人颁发的‘私掠许可证’的原故,东番岛前往虾夷岛的移民船队,必需要有舰队护航,以免被一些心怀不轨的荷兰商船袭击,好在上次与荷兰人大战后,俘获了十五艘舰船,如今除了几艘受损严重的舰船还在维修外,九成受损的舰船基本上都已经维修完毕。
    除去上个月派遣至金兰湾的十艘扬字级战舰,目前,东番岛剩余的扬字级战舰只有七艘,以及5艘从荷兰人手中俘获的500吨盖伦船(其中三艘还在造船厂内维修)。
    从荷兰人手中俘获的三艘300吨盖伦船、四艘三桅帆船(350吨)、三艘500吨盖伦船以及四艘扬字级战舰,已经在今年维修完毕后,陆陆续续地派遣至济州岛和虾夷岛,用来压制倭国的水师以及封锁虾夷岛松前藩的海上补给。
    目前,加上济州岛三月和八月各下水的一艘扬字级战舰,济州岛和虾夷岛这两地,拥有六艘扬字级战舰,加上俘获的那些荷兰战舰,总共拥有十六艘战舰。
    如今,整个东番岛可用的盖伦船,还剩九艘,要是加上首里城今年下水的两艘,能达到十一艘(今年东番岛为了维修受损的战舰,并未建造扬字级战舰)。
    不过碍于种子岛已经被德川幕府夺取,成为其直属领地,首里城需要留下两艘扬字级战舰用作防御和威慑之用。
    “总共四十多艘战舰,数量看上去倒是挺多的,结果,关键时刻能用的还不到两位数。”
    坐在军帐中的杨三生,苦笑着整理着摆放在桌上的军报。
    “多线作战确实挺艰难的。”
    此时,杨三生发现自己能理解崇祯的不容易了。
    哪怕如今整个东南亚北部的贸易,以及大明沿海、日本及朝鲜的海贸都被东番岛垄断,但金兰湾那边构建的海上防御链,已及济州岛和虾夷岛的战事,也几乎掏空了杨三生的家底。
    更别提今年还需要大规模的移民去虾夷岛,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扬字级战舰的确能够让杨家有效的制霸东亚和东南亚海权,但每艘扬字级战舰的花费也不少,难怪强如十七世纪后期的的英国人,所拥有的战舰数量也不过百艘。
    当杨三生还在思索时,石吉祥手中抱着一个大箱子,箱子中装着大量的纸张,费力的走进了军帐。
    “少将军,前往虾夷岛的百姓名单以及官员的名单整理好了,等到百姓完成今年十月的水稻收割,即可开启移民计划。”
    “很好,辛苦了。”
    看着石吉祥费力的把箱子放在一边,杨三生开口道:“陪我出去走走吧,感觉好长时间没有去城中逛街了。”
    听到杨三生所言,石吉祥低声嘀咕道‘不是前几天才出去逛了吗?’
    ………………………………
    半个时辰后,杨三生已经把身上的军装换了下来,穿着一身便服,在石吉祥和几名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笨港最繁华的地段。
    “这位贵人!快进本店看看,本店有刚从南洋买来的昆仑奴,只需四十两银子一个,即可带回家。”
    杨三生等人走到一处商铺,一名店铺的伙计看到衣着不凡的杨三生,以及其身旁的护卫,立刻谄媚道。
    “昆仑奴?”
    一听这话,杨三生一惊,暗道‘好家伙,这非洲的人口买卖现在都做到这里了?’
    “不错,这位贵人,这些昆仑奴身强体壮,一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店铺伙计眼看有戏,立马开始向杨三生推销起来。
    “带本公子去瞧瞧。”
    杨三生有些好奇,跟着店铺伙计走进了内堂。
    不多久,在店铺伙计的带领下,杨三生很快就见到了十几名脖子上拴着铁链的昆仑奴,并且这些昆仑奴全都光着身子,只有腰部缠着一些碎布遮羞。
    看着这些黑人,杨三生问道:“本公子听说,这些昆仑奴都是极西之地之人,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公子真是见多识广,这些昆仑奴的确生活在极西之地,听闻那些荷兰人说,这些昆仑奴生活的地方叫做非洲,从非洲抵达咱们笨港,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呐!”
    店铺伙计听到杨三生的问题,立刻解释原由。
    看到杨三生脸上依然露出疑惑,店铺伙计又急忙说道:“咱们大明其实也有不少昆仑奴,最先大批量贩卖昆仑奴的就是澳门的那些葡萄牙人。”
    听到这里,杨三生开口道:“你这里有多少昆仑奴,本公子全买了。”
    一听杨三生要全买,店铺伙计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这些个昆仑奴滞留在店铺已经有不少时日了,要是再卖不出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给掌柜交代。
    “公子,加上眼前这十几名昆仑奴,店里总共有一百一十三名,念在公子一次性购买这么多的份上,小人可以做主,只收取您四千两银子。”
    店铺伙计喜笑颜开,终于遇见大爷了。
    杨三生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扭头对着身后的石吉祥小声说道:“把银子给他,然后找人把这些昆仑奴带去军营,记住这家店,以后这店里有昆仑奴出售,统统买了。”
    “遵命!”
    ………………………………
    对于人口买卖这事,杨三生并没有禁止,如今这个时代,很多穷人家中人口众多,养不起太多人,要是再遇上一些天灾人祸,那更是惨不忍睹,因此,大多穷人在遇见困境时,都会选择把子女卖给有钱人家作为奴仆,虽然这些孩子会失去自由,但却能活下去。
    再说了,杨三生家中就有不少奴仆,要是他禁止贩卖人口,那他就得先拿自己开刀。
    当然,杨三生没有禁止人口买卖,但也立下了规矩,但凡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主人对奴仆是没有生杀大权的,也不能故意虐待奴仆,当地府衙一旦发现这种事,轻则罚银五十两至一百两银子,重则拘役半月,解除主仆契约,赔偿奴仆二百两白银,允许奴仆攒够钱后,为自己赎身。
    至于杨三生购买那些黑人,肯定不是为了让这些黑人融入华夏,而是因为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