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说服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然而悲剧还不仅仅于此,等到王梅开始统计水城内的物资时,这才发现,之前被他迁入水城内的工匠和家属,还有剩下的十八门红夷大炮全都被杨三生给带走了,只留下十二门布置在城头上的红夷大炮。
    “可恨!着实可恨呐!”
    一想到他们被杨三生这伙海寇耍的团团转,又损失了这么重要的一批军备物资以及巡抚孙元化后,顿时气得牙痒痒。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拿杨三生也毫无办法,毕竟现在整个登州城,只剩下水城还在他们手中,他们只能庆幸,红夷大炮没有落到叛军之手,否则他们这些人根本就守不住水城。
    ………………………………
    随着夜色逐渐褪去,杨三生麾下装的满满当当的船只经过缓慢的航行,终于和高安的舰队汇合,至此,压在杨三生心口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毕竟现在船只严重超载,经不起任何风浪,随便损失任何一艘船,杨三生都得心疼好半天。
    好在天公作美,海面上风平浪静,让他们平安的与高安的船队汇合,把超载的人员分别安排到其他的船上,杨三生立即下令全速返航。
    此刻,已接受自己被掳走事实的孙元化主动找到杨三生问道。
    “说吧,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杨三生闻言嘿嘿一笑“什么都瞒不过巡抚大人,小子名叫杨三生。”
    “这一切你是否早已计划好了?!”
    当孙元化看见杨三生麾下还有三十艘海船在海外等待时,震惊一词已无法形容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还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遇见这么年轻就有此等先见之明的年轻人。
    “是的。”
    吹着海风,杨三生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淡淡的回答道。
    对于孙元化,杨三生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安排几名水手跟着他,以防他做傻事。
    其余事务都很自由,哪怕是想见杨三生也没问题,随时都可以见。
    毕竟孙元化是个儒将文人,且已年过五旬,只要孙元化身上没有暗藏武器,基本上不会对杨三生有任何威胁。
    “你是怎么骗过耿仲明等人的?”
    对于这一点,孙元化很是好奇。
    杨三生之前从未来过登州,也从未与耿仲明等人有过接触,为何耿仲明会这么容易轻信杨三生。
    并把反叛之事告知他,甚至还资助他一百支火铳。
    在孙元化看来,虽然杨三生无比的可恶,但是,杨三生的这种可恶,却挽救了他以及登州城一众官员的性命。
    要不是杨三生及时戳穿了耿仲明等人的奸计,说不定此刻登州城内的所有文武官员全都被抓了。
    “初阳先生(孙元化字初阳),非常抱歉,这是一个秘密,小子不能告诉您。”
    为了缓和他与孙元化的关系,杨三生不得不从现在开始套近乎,毕竟今后他还需要靠孙元化帮他忙。
    “不过,除了此事,其余事情,小子皆可告知。”
    虽然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杨三生却不会隐瞒其他的事。
    “那好,那你告诉本官,为何要掳走本官?!你可知,这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
    被拒绝了第一个问题,孙元化有些不满,不过杨三生接下来的话也弥补了他的不满。
    “首先,小子本就是一名海寇,且还是一名巨寇,根本就不在乎这所谓的死罪。
    其次,小子掳走初阳先生也是为了自保。”
    杨三生一一回答道。
    “巨寇,自保?!”
    听完这些话后,孙元化更疑惑了,急忙问道
    “此话何解?!”
    “不瞒初阳先生,小子手下拥有两百余艘战船,上万士卒以及十余万百姓。”
    “什么!怎么可能!”
    孙元化用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杨三生,他万万没想到,杨三生这么年轻,居然就拥有如此庞大的船队和人口。
    “小子从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手中夺取了东番笨港,并消灭了海寇刘香。
    更是霸占了澎湖,所以小子才能拥有如此多的家底。”
    杨三生丝毫不隐瞒他的情况。
    “郑芝龙?可是曾经福建沿海的海寇?”
    听到郑芝龙的名字,孙元化还是有些耳熟的。
    “不错,郑芝龙曾经也是闽粤沿海的海寇。”
    “既然你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为何不接受朝廷招安,只要你接受朝廷招安,本官定会在圣上面前力保你,让你当个总兵也不无不可!”
    听到这里,又联想到杨三生之前说的‘自保’孙元化还以为杨三生是害怕朝廷出兵剿灭他。
    而他要是能说服杨三生接受招安,凭借杨三生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完全可以再次占领皮岛,继续威胁鞑子后方,届时,辽东的威胁定能解除。
    “初阳先生还是想的太过简单了。”
    孙元化说的不错,凭借杨三生如今的实力,只要他接受朝廷招安,再加上有孙元化作保,混一个总兵也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孙元化可不知道历史,因此,杨三生解释道。
    “初阳先生难道看不出来,当今圣上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不知恤民、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在下可还年轻,不想年纪轻轻的就掉了脑袋。”
    “大胆竖子,竟敢胡言乱语!诽谤当今圣上!”
    听闻杨三生如此贬低朱由检,孙元化不禁大怒,可愤怒之后,孙元化也明白,杨三生说的不错,毕竟袁崇焕的后尘还历历在目。
    “初阳先生,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定论,但是,如今想要小子接受朝廷招安却万万不可,而小子方才所言的自保,并不是惧怕朝廷水师,而是指那些西洋人!”
    对于朱由检的争论,杨三生就此打住,他可不想和孙元化吵起来,孙元化又不知道今后的历史,吵也没有任何意义。
    “西洋人?是那些荷兰人吗?”
    听到这里,孙元化联想到昨夜杨三生曾与他攀谈过西洋人那高大的战船,瞬间就联想到了如今在南方的那群荷兰人。
    对于荷兰人,孙元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因为在登州城中,他就组建了一支外籍军团,其中有二十七名欧洲人,从这二十七名欧洲人的口中,他得知,如今在欧洲,荷兰人的海军舰队是当今世上最强大的海军。
    “没错,这些荷兰人仗着船高炮大,肆意抢劫各国沿海的海贸商船。
    前段时间,小子还打听到,这些荷兰人准备去巴达维亚搬援兵,准备使用武力迫使朝廷妥协。
    小子自知实力不足以与其抗衡,只能虚以为蛇,假意与其结盟。”
    杨三生半真半假的欺骗孙元化,因为他知道,目前的孙元化还是忠心于大明的。
    因此,他需要耍些手段来获取孙元化的支持,至少也要让孙元化给他培养出一批知晓西方文化的人才出来才行。
    “哼!这些荷兰人只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惧,你这小小计谋还瞒不过本官!你只是想让本官来帮你铸红夷大炮而已!”
    对于杨三生的话,孙元化一下就听明白了,无非就是想要他铸炮,嘴上说是打荷兰人,实际就是与朝廷作对。
    “哈哈哈,初阳先生太过激动了,您看后方船上的那些工匠们,难道小子有了他们,还需要初阳先生亲自为小子铸炮吗?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杨三生笑了笑,指着后方船上一些站在甲板上透气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