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办团练,兴大汉!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不过蔡太守思前想后,自己东莱郡也确实是实力不济,这个年代太守和太守之间的距离简直天差地远。那太守中的食物链顶端——渤海太守袁绍就不消说了,就连西面接壤的北海太守孔融,那也是率人马参加十八路诸侯的一镇。
    而比起来,自己东莱郡这寥寥数千人马,连跨海而来的一个柳毅都敢蹬鼻子上演。而地方上也没什么望族世家,民间豪族也基本是太史家这种规模,自保而已。
    “既是练兵,粮草兵源从何而出?”
    蔡太守缓缓问道,还怕先知听不懂,又加上一句:“我东莱郡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粮草稀缺。练兵之事,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啊哈哈哈哈……”
    张岳站起身,他此时的心中,一位羽扇纶巾的唐国强老师正在冉冉升起。
    ——无非钱粮嘛,小事儿。
    “老父母何须妄自菲薄,东莱郡地处东海之滨,自古便可煮海为盐,加之我等善制盐之法,只凭精盐售卖之利,募五千精兵养之,不足为虑也……”
    五千精兵,一统天下自然做不到,但是自保兼横行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应该问题不大。
    他本来还想说一万人,但想想还是不要过早暴露野心为妙。毕竟他口中所说的精兵,是这个时代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敢想象的精锐部队。
    蔡太守不禁眼睛一亮,精盐这个东西,他的确是尝过,而且现在已经根本离不开了。
    “先知所言甚是,不知先知有何良策,还望教我?”
    蔡太守再次出言相讯,张岳看了眼在下首喝酒的刘政,对方也饶有兴致的样子。
    张岳的建议,便是由太史庄牵头,组建民团,初步规模两千人。然而和其他民间草头王不同的是,这支民团由东莱郡太守府任命,而且除了黄县的太史庄之外,还要强行摊派指标到其他各县和各大豪族。
    组织架构上,蔡太守委派刘县令担任这支民团的团练使,由一名先知担任团练副使,太史慈担任团头。
    这支人马的给养则由东海商行和太史庄具体负责,但要以郡府的名义,而作为回报,郡府给予民团一个便宜的官方身份。
    而作战方面,这支队伍主要是负责东莱郡一代的治安和剿匪,同时协助刘县令和手下的官吏收缴赋税。如有外部入侵,也作为郡府地方军队的辅助部队。
    “东莱郡匪乱者,首推营州军,其次乃是各大不臣之豪族,那黄巾流寇反倒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张岳侃侃而谈,自己刚开始收编黄巾军,自然要给黄巾军说上几句好话。
    “营州军所占之地,俱是沿海煮盐之所,其行事乖张暴虐,殃民无数,首当驱之!”
    这席话完全是从太守和实际的利益出发,听得蔡太守和刘县令也不住点头。
    这对蔡太守来说,是一件无本的好事,等于东海商行帮他养了一只精兵。他一介文人,对军政一事思考得不多,目前只想赶走营州人马求得一个平安,有人愿意出钱出力帮他,他自然乐得其成。
    何况这件事也不难,对蔡太守而言,无非发一纸文书而已。张岳的请求是由他们草拟好文案,经郡府审核盖印发布,蔡太守欣然同意。
    这番谈话比张岳想象中的要顺利,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个问题,就是他们搞团练的经济基础其实是私盐,毕竟汉代已经盐铁国家专营,他一直拿不准这个事情,但从蔡太守的表现来看,地方长官完全不介意他们这么干——前提条件是分他一杯羹。
    而民团的事情其实也很危险,虽然名义上民团是听命于蔡太守,但其实等于是东海商行的私兵一般,张岳原以为蔡太守会很忌讳,但看起来,蔡卌也毫不介意。
    直到几天后,张岳找到刘政提起此事,刘政的回答令张岳大开眼界。
    “天下俱是如此,似公有心为伯起谋、为社稷谋者,十无一二也!”
    大家都这样,但凡你能拉起队伍,哪怕就是不听太守的,太守也只有忍着。——哎!这倒霉催的天下!
    这几天张岳和太史公合计起草好了文书,而作为后世者,他又不失时机地向蔡太守提出了几条建议,算是为这个战乱年代的青州人口存活率做一些贡献。
    第一就是开粥厂,在城门口长期开一个施粥的位置,由东海商行拿出一部分粮食,广施稀粥。
    这算是给个途径尽可能地吊住附近饥民的一条命,毕竟他们的事业现在还接纳不了这么多人口,但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劳动力,不能让他们白白去死——毕竟人相食这种超越人伦底线的行为,一帮现代人怎么也看不过去。
    负责施粥的人是太史家的家丁,他手里拿着一个现代拿来的猪肉屠宰印章,施完一碗就在难民的手上盖个戳,这个章大概可以保持3天的样子,这样可以避免有人钻空子多吃多占。
    第二件事就是修路,这条从天门港到东临市再到太史庄和黄县县城的道路大概60来公里,在古代也算得上是不小的一项工程了。好在这条线路原先就有道路,主要工作是把几条路连起来,然后夯土铺实,扩到现代两车道的标准。
    这条道路的劳动力除了那几百名俘虏之外,张岳特地祭出了以工代赈的法宝,现在反正是冬歇时节,正好用粮食来招揽附近的劳动力,而这样一来,这些人有过冬的粮食,也可以降低周围潜在的乱民风险。
    张岳还不失时机地向蔡太守建议,在民间提倡喝开水和除四害,蔡太守听劝地颁布了一道劝洁令,但这个事情一开始的收效自然是很微小的。
    烧开水意味着消耗燃料,而东汉这帮百姓多半连过冬取暖的木材都没有,他们实在是没办法喝到开水。
    而除四害则有些多余,后世的老鼠在这个饥饿的世界里,一定逃不过入口的命运,甚至臭虫也差不多。而苍蝇蚊子这类的东西,现在已经快入冬,已经绝迹。
    这倒劝洁令的好处,倒是把病从口入、讲卫生勤洗手不生病、粪尿要远离等常识谱成了几首儿歌教给百姓传唱,这点倒是令蔡太守颇为叹服。
    而真正能够喝上开水的,恐怕只有乾山岛上,建设根据地的那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