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众筹式剧本
作者:祝笑岚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最新章节     
    晚上,来开碰头会的范规和刘川他们一样,对三国城的构想赞叹不已。
    “这个地点,干脆就在你干爹祖宅那一块搞,大宇集团在本市肯定是有优势的,不管是租赁还是挂牌,他出面拿下那块地应该不难。”
    “对!这样,我们穿回来也可以带更多东西,也容易掩人耳目!”
    几人对这个设想十分满意,而要大宇集团支持,这个视频的内容就必须更火才行。
    “传媒公司成立在即,我们得选址,然后招人了。咱们实际上都要忙穿越的事情,至少得招个能盯着视频的人。”
    “这人兼职就行了,上次老方那个在饭店打工的妹子不就行么,她还暗恋我慈哥的。”
    刘川一下就想到了方小姝。
    “至于地址,我超市楼上好像有好几个商用物业出租,明天我看下,说不定还能讲个熟人价。”
    “我们这样逮着老方一家人薅,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孙空有些于心不忍。
    “谁让老方偷看我们洗……偷看我们穿越的,不薅他薅谁?”
    刘川满不在乎,“再说,方小姝保险啊,保不齐她知道咱们穿越的事情,但为了老方,也一定会保密的。”
    “靠!你这是憋着坏啊!”
    几人一边说笑,一边商量着,这时孙空收到一个视频邀请,正是周凯打来的。
    “凯哥,来得巧啊!”
    刘川笑着打招呼,那头周凯提出的建议,是关于视频制作内容的模式。
    “我建议啊,你们都要太多的事情要干,猴子你就专门负责视频的内容。而剧本,我觉得可以在孤勇者社区,给你单独开一个版块。”
    “反正社区里都是我们这些人的师兄弟,你这个版块,就专门供感兴趣的兄弟姐妹发表对视频内容的建议,剧情、细节什么都可以,其实也就是对穿越这件事本身的建议。”
    “这样我们可以收获很多有用的创意和主题,丰富剧本创作,而且还会了解一些有专业能力的人,可以考察更多的人,让有用靠谱的加入我们的队伍。”
    “靠!你说得太对了!”
    刘川和范规都这个提案都表示支持,就目前区区这几个人,应付千头万绪的事务简直是束手无策。
    “我们先就搞这种众筹式的剧本,然后慢慢选人,也不需要着急。”周凯继续道:“版块我可以帮你们盯着,重要的内容,可以使用获准权限访问。”
    “对!现在就需要,我觉得按照我们在三国搞根据地的剧情来拍,太慢了。”
    孙空嘟囔道:“按照视频里的剧情,‘我’在东汉上岸,认识了太史慈兄妹,现在打退了黄巾。但现在才第五期,观众就疲软了,要看更多的三国英雄——我上哪给你们找那么些英雄啊!”
    众人苦笑,说起来,他们作为亲历者,只会比观众更渴望和三国英雄相遇。
    毕竟,范规已经是认真开始准备,为每个名将打造一身铠甲了。
    孙空翻看着评论,欣慰的是,多半还是鼓励的居多,可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史兄妹都要唱主角了。
    忽然,互动栏里,一条不起眼的评论却吸引了孙空的注意。
    “给播主捉个虫,黄巾军那艘小船的样式,不是汉朝船,而是类似于十六世纪的小早船……”
    孙空回想着,不禁陷入了沉思。
    ……
    这几天,柳先被铁链锁住呆在太史庄的牢房里,仿佛外面的纷纷扰扰与他无关。在这里吃的还算过得去,只是没有人发落他,令他有些惶惶不安。
    毕竟按照这个年代的一贯做法,落在敌对一方手里,来个酷刑是基本操作,更激进一些的做法,是砍下脑袋,给敌人送去。
    不过对于先知们来说,柳先的脑袋一点用处也没用。
    张岳已经让几个俘虏给营州兵马带回去了一封信,信是写给营州军的首领柳毅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赎金。
    ——拿五百匹马,一千套甲胄,五千石粮食、五千根巨木来换你弟弟柳先的命。
    这个数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除了马匹,柳毅翻箱倒柜应该拿得出来,只是他未必那么老实。
    但多少能从敌人身上淘换点东西,对先知们来说,比直接砍一个脑袋要划算的多。
    张岳此时正坐在蔡太守府中,下首的两位是县令刘政和太史慈。
    经过黄县城外的解围之战,几位先知和太史家的队伍,已经被蔡太守引为了柱石。
    “不想扎辉小友和几位先知,年纪不大,却有如此的本领,实乃我东莱郡之幸也。”
    “哪里哪里,我等不才,仰仗两位老父母洪福,更兼太史家众儿郎拼死用命,方有此胜耳。”
    张岳现在的举止,已经和古人相差无几了,他这次又拿了几瓶带来的白酒送给太守的县令,蔡太守是文人,对现代的蒸馏白酒不感冒,但刘政却是极其喜欢。
    现在因为崔师古的加入,所以太史通便到了商行这边,成为了张岳的掌柜负责事务性的工作。而这次穿越携带的大量货物,也让张岳松了一口气——要是再过两天,商行里所有的商品可都要售罄了。
    这次的围城,让商行又关门的几天,不过甫一返工,门前的人流比之以往更是络绎不绝。毕竟,但凡有点儿家底的,谁会愿意吃那种又苦又涩的盐巴?
    蔡太守更是第一时间便来相邀,其实他也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无非是见先知们的商队入城,想得到点馈赠的尖货罢了。
    趁着太守的这场宴会,张岳和太史慈又合谋,向蔡太守极力兜售他们的团练计划。
    “以庄民为主,募兵为团,得朝廷掌印加以操练,粮饷地方自筹。既可安靖地方,又可奉君侯之命征讨。”
    张岳说的团练,更多是倾向于曾国藩办湘军的团练模式,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想自己拉起一支队伍来。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实在是见怪不怪了,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地方豪强、甚至是造反的,大家都在拉自己的队伍。
    甚至蔡太守对他提出来的粮饷一次颇有些不屑,募兵费粮也就算了,还要发饷——你们是有多少钱足够这么折腾的?
    毕竟,唐朝的时候才出现军饷这个提法,这个时代,大头兵基本也就是在军队里混口粮吃,除非荣立战功熬出头当上军官,才可以拿得一份俸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并非文学夸张,更多的士兵无非是拿命换得一份口粮,能到花甲之年解甲归田的,都已经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