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金州湾决策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辽王主持的军事会议也是开了好久。
    诸将吵吵嚷嚷半天,最后还是辽王一锤定音,宣布了一个让诸将又大吃一惊的庞大行动方案:征倭和征帖木儿汗国并举!
    对于帖木儿的图谋,辽王并不感到意外。
    历史上的帖木儿真是对大明图谋已久,所图甚远,在其病死之前,他的大军实际上已经翻越天山,兵锋直指哈密。
    大明竟然浑然不觉!如果不是帖木儿病死东征途中,当时正在爆发内战的华夏恐怕又将面临一场劫难。
    所以他非常赞成张石的意见,帖木儿汗国必须要予以适时打压,绝对不能让他进一步坐大做强!
    至于征倭,辽王并不是因为把后世的厌倭情绪带到了大明,也不是因为在南下途中受到倭寇袭扰,马上就睚眦必报,感情用事,而是着眼于方便今后从海路经营三江流域。
    后世的教训极其深刻,自从张少帅在中东路之战中吃了败仗后,吉、黑两省便成了内陆省,发展一直受到没有出海口的限制,如同被老毛子掐住了蛋蛋,动弹不得。老毛子被西方群殴,过不下去了,把抢我们的海参崴港口又借给我们用,好多人好像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还弹冠相庆。
    所以,他决定派出一支偏师顺手协助朝鲜对倭寇进行有限惩罚,不以占领国土为目的,但是可以有效威慑倭寇,掩护从海路经营辽北。
    当然,等到辽东实力再翻一番,他又腾出手来后,也不介意对倭寇来个犁庭扫穴,他们真的是人类文明一大祸害,世界和平之毒瘤……
    这是辽王的决策考量。
    辽王的战略决策明显是从后世穿越开挂的技能,但是又不能对大家明说。
    他还得耐心对大家解释道:
    “倭寇实在可恶,但就是一个泼皮无赖,构不成对大明的威胁,犯不着对倭寇兴师动众。”
    “而且,海军刚刚成立,兵力很有限,我们这次只以有限兵力对倭国进行打击,对倭国进行战略威慑,免得海军主力南下之后,偷袭大明东南沿海。”
    “待征倭得手后,征倭兵力迅速南下,接替主力经营南洋,并不影响北海舰队主力远征西洋。”
    “我计划,两天后,徐司马带领部分浙江水师官兵,组成护航舰队,率领新接收的“杭州号”等三艘战舰,南下应天,护送南洋诸国使节归国,尔后迅速返回江浙沿海,并占领澎湖列岛,恢复澎湖巡检司,防范倭寇,并视情进占澎湖列岛对面的台湾岛。”
    “三天后,刘江率领由“长春号”等四艘战舰和“呼伦湖号”、“贝尔湖号”补给舰组成的东征舰队,搭载一营步兵,配合朝鲜水师征倭,攻占马岛。”
    “东征舰队配合朝鲜水师征倭得手后,再一分为二。其中,徐勇率领一艘战舰和“呼伦湖号”补给舰返回朝鲜巨济岛,拉上被朝鲜水师解救的五百国内百姓北上海参崴,抢在港口封冻之前,给坚守双城卫的兄弟们再运送一批人员和过冬物资。”
    “刘江带领其余舰只沿倭国海岸线南下,遇到港口码头和倭船就攻击,捣毁倭寇进犯大明的军事基础,然后直下南洋与北海舰队主力会合,择港驻守,保护明军在南洋的补给基地和贸易线。”
    “十天后,张石和柳升带领由“广宁号”、“沈阳号”等十艘大中型主力战舰、两艘马船、四艘补给船组成远征舰队,搭栽四营人马,迅速南下南洋,协助南洋诸国剿灭南洋海盗,调停诸国纠纷。”
    “远征舰队到达南洋后,不得允许任何一国独大,也不过分插手各国内政。”
    “你们的主要目的是,视情在周边海岛建立明军补给基地和船厂,待刘江所属人马到达南洋接防后,再经狮子国直趋波斯湾,惩罚帖木儿汗国勾结木拉夷刺杀大明亲王,窃取大明机密。”
    “你们还有一个任务,顺便掩护沈家经营南洋和西洋……”
    大家一听,眼前好像又出现当年辽王之国之初出兵辽东半岛时“全都要”的霸气来,无不欢欣鼓舞。
    唯一让人嫉妒的是,张石参谋长毫无悬念地出任了这次远征帖木儿汗国的主帅。
    但是,谁让他一直是辽王的心腹呢?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二十日,张石如愿以偿带领北海舰队主力浩浩荡荡南下。
    其中包括“沈阳号”和“广宁号”两艘大型战舰,“锦州号”、“辽阳号”等八艘中型军舰,“镜泊湖号”、“兴凯湖号”两艘马船,“天池号”等四艘补给舰,还有一批小型战舰。
    军舰上都悬挂着海军旗,只是在辽东军旗图案略作改动,将日月中间的双刀换成了了两朵白色浪花。
    由两营步兵和两营骑兵的海军陆战队随舰南下,军旗上面绣着以五星红旗为背景的海豹。真正的陆军只有一个车兵营随征。
    柳升毫无悬念地作为张石的副手,协助这次远征,负责指挥海上作战。
    养丰、刘江等几位优秀海军将领尽数南下,马三宝、王景宏、杨信等一批太监也作为海军中坚力量南下,近三百多名包括作战、情报、导航参谋,军医、兽医和造船工匠等随行保障,一批燃烧弹、地雷、手榴弹、舰炮等新式武器投入实战。
    白忠虽然没能参加远征,但是他的儿子白成率领的回回骑兵营搭上远征军的末班车。
    马云的儿子马欢和叶望的孙子叶猛也踏上远去的战舰。
    考虑到沿途宗教习惯,原先明军在征战西域时招募的几个优秀回回营、连长也被辽王派到远征大军。
    辽王还答应张石,等旅顺船厂在建的“洪武号”巨型战舰完工后,再派一个迫击炮营随船南下,加入远征军序列……
    有了大明海军的保驾护航,沈家这次也派出了十余艘排水量在一千吨到一千三百吨的大型商船组成的船队随北海舰队主力南下贸易,同时担负部分随军保障任务,其中有两艘是迅疾如风的飞剪式帆船。
    行前,辽王照例交待张石一番:
    “远征军作战目的是打通和一个叫霍尔木兹酋长国的联系,以该国为根据地,相机攻击帖木儿汗国腹地,旨在破坏帖木儿汗国经济基础,摧毁其称霸潜力,而非彻底消灭该国。”
    “因为几个体量适中的汗国在中亚相互制衡,才最符合大明的长远利益。”
    “同时,远征舰队可以视情在南洋和西洋建立一系列后勤补给和贸易中转基地外,但不得以占领他国领土为目的。”
    “至于南洋诸国,不可不管,也不可全管,对当地政权,要听其言、观其行,尽量扶植对大明忠诚的势力。”
    按照辽王的要求,还没渡完蜜月的沈庄又被抓了公差,受命和沈二公子沈至、郭鉴、蓝斌等人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在南洋建立一个世界香料贸易中心,还要和狮子国建立长期贸易关系,以便往来船只休整,购买稀缺的乌兹钢。
    如果可能的话,商队还要随远征军在波斯湾一个叫米斯卡的地方再建立一个香料贸易中心,控制波斯湾的香料贸易……
    大家一听,咱这辽王殿下才是所虑极远,所图极大,他不仅要经营南洋,还要经营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