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旅顺船厂放了羊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二月二十五日,辽王再次来到金州旅顺口。
    去年在京城逗留近半年,他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也捞了不少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从楚王府挖走了两百名造船工匠,楚王的武昌船厂为之一空。
    接着,他又从应天龙江船厂撬走了两百名造船工匠,龙江船厂也快要被挖空了。
    去年十月在金州考察一段时间后,让辽王对拥有独特地理位置的金州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当时也给下属们打了一大管鸡血。他不仅要在金州建立大明第一海军基地,还要挖掘他的经济贸易潜力。
    但是,如果用后世发展大连的思路来规划前世的金州,还有很多困难。无论是吴杰、柳升,还是铁燿,都不懂什么贸易中心、财富中心、时装中心这些时髦的后世概念,对海军基地也只是了解个皮毛。
    这都需要辽王在实践中让大家接受他从后世嫖来的半吊子理论。
    辽王到金州首先视察的就是旅顺造船厂。
    三年过去了,旅顺船厂发展并不是很快,人员很懒散,现场很混乱,造舰速度也很慢,只有辽王预期的二分之一。
    船厂造出的船只种类也很单一,飞剪船到现在还没整出来。船厂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
    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辽王同时推行北进计划,抽调了不少人手去支援易信开拓松花江,建设吉林船厂,造成旅顺船厂人手不足。
    但是辽王后来又挖来不少工匠,好像船厂的效率并没有大的改观,像一个半死不活的国企……
    辽王连续走访各个船坞,各个车间,接见了二十多名德高望重的老工匠,感觉杭州的沈家无论是技术、口碑,还是实力,都比工部派来的工匠要好一些,比楚王府的工匠好的更多。
    有工匠抱怨,辽王上次规划好船厂后,再也没有来过船厂,现在还能正常运转已经是不错了。
    辽王小脸不禁一红。
    他认真反思了一下,情况也是如此,前两年又是规划沈阳城,又是北上旅游,又是迎接太子,接着又是忙着西征,自己在西域、在京城出尽了风头,这船厂基本上是放了羊。
    还有人反应,辽王一向尊重工匠,给的待遇又太好了,反而养了一些懒汉。一些龙江船厂的工匠甚至公然在船厂附近聚赌、招嫖,挥霍完积蓄后,甚至铤而走险,盗卖建材。楚王府的工匠也是跟着狐狸学妖精,上道非常快……
    随着一步步深入了解,辽王发现一个更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旅顺船厂内部现在派系林立,人心不齐。
    这既有缘于造船理念的冲突,也有因为地域差异的相互排斥。
    杭州帮沈家造海船的水平最高,又深得辽王和吴杰的信任,旅顺船厂一直由杭州沈家的沈正在负总责。
    但是,来自龙江船厂的应天帮工匠从一开始就远远多于只有十来人的杭州帮沈家,去年龙江船厂又来了两百名工匠后,更是人多势众,不愿听沈家指挥。
    沈家想建传统的福船,这样不仅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有效提高建造效率,而且福船的隔密舱设计经过实践检验,安全性能有口皆碑。
    应天帮为了和沈家对着干,就抬出辽王的设计方案,坚持要造新式盖楼船,这样的船速度快,而且盖楼船的直通式甲板更方便布设炮位。
    大家吵来吵去,沈家人少势单,只好按应天帮的要求,建了为数不多的几艘盖楼船。
    至于辽王曾经提出的飞剪船,沈家试着造过一艘,由于风帆质量不过关,受到应天帮的猛烈炮轰,这个项目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
    真是有人的地方都有江湖,应天帮吵架的功夫比应天朝堂的官老爷们还厉害!
    与此同时,应天帮内部也是分为多个派系,既有曾经为老朱打造巢湖水师的正宗江淮工匠班底,也有从陈友凉水师那里收纳的湖广工匠班底,还有老朱平定其他群雄后收纳的造船工匠。
    随着去年楚王府的两百名造船工匠被发配到辽东,湖广帮异军突起,应天帮又正式分裂成了江淮帮和湖广帮。
    吴杰这几年又从福建一带招募了数十名零散工匠,平时也和杭州帮亲近。特别是去年,吴杰亲自找浙江水师和杭州沈家协调,一下子又带来近百名工匠。
    杭州帮不仅在技术上超过江淮帮和湖广帮,在人数上也足和开始的应天帮和后来的江淮帮分庭抗礼,又开始再重回老路,再造福船。
    楚王府造船工匠到了旅顺后,看见大家你争我斗,干脆就在那里摸鱼、混日子,没学会造新船,先学会打麻将和赌博了。
    都说辽王府工匠待遇好,那还真不是吹的,哪怕不干活也比楚王府挣的钱多……
    辽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首先召集金州卫各位大员开会,作了个自我检讨:“本王对船厂建设不够重视,匆匆规划了旅顺船厂后就建沈阳城去了,导致后面旅顺船厂管理一直比较混乱,管理层面的责任在我。”
    事实也是如此,辽王后来进军西域,又在应天滞留近半年,辽王府人手奇缺加上人心惶惶,只管向船厂提供经费、材料和粮食,其他情况无暇过问。
    辽海卫远驻辽河边上的海城,吴杰只管风里来,雨里去,执行护航和巡航任务去了,也没有精力管理船厂。
    金州卫的马云觉得旅顺船厂虽然在自己的地盘上,却是辽王的产业,也不敢管,就像后世地方政府不敢管自己地盘上的央企一样。
    于是大家都睁着眼睛看着船厂的人在尿床!
    “三年来,旅顺船厂从无到有,已经有了近八百名工匠,工人和学徒也达到了三千人。但是管理水平始终停留在小作坊层面,不出事才怪哩。大家还是重点说说,如何改进船厂的管理。”
    接下来,辽王就让众人畅所欲言。
    但是,他没想到厂长沈正第一个站了出来。
    只听沈正说道:“草民无能,辜负了辽王的厚望,还是请殿下另选贤能吧。”
    沈正这三年干得很努力,也很憋屈。尽管有辽王的信任,待遇又好,但是在应天帮的掣肘下,造舰速度很慢,他觉得自己难辞其咎。
    水师新秀安远伯柳升接着说道:“要不,就让龙江船厂的人挑头造船?”
    柳升和沈正两人一表态,铁燿和吴杰都同意换人。
    辽王很不高兴,大声问道:“沈正走了,你们谁能接任?”
    他心里其实还是想保一保沈正的。人家沈家几乎整个家族都北上支援自己来了,自己怎么能卸磨杀驴呢?何况现在旅顺船厂这么大的一口磨,还得有任劳任怨的驴子继续转下去不是?
    辽王一生气,大家感觉好像又不能全怪沈正。人家龙江船厂的工匠来自皇都,是中央军,你沈家只是小打小闹的地方军,怎么能管得好中央军?
    管理地方事务的铁燿说了句公道话:“殿下,这几年作奸犯科的也都是应天来的老油条,我在金州城都抓到一些。如果再让江淮帮的郝大上位,那以后还不得盗卖战舰?”
    吴杰见辽王不高兴了,也说道:“殿下,臣也曾经造过船,不如把金州卫防务就全部交给安远伯打理,由臣先代管船厂一段时间,等大家物色到合适人选后再说。”
    辽王想了想,也只好如此,如果吴杰再不站出来,自己就得去当这个船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