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收钱被出卖了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九月十五日,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朱植还是给了老朱一个善后西域事宜的人选名单:
    靖江王朱守谦改封新疆王,节制西域兵马,就藩别失八里,也就是庭州,设天山中护卫作为王府护卫,绥远侯郭骥为指挥使兼太仆寺卿,兼管天下马政。
    西宁侯宋晟为西域都司指挥使,驻迪化,掌管西域军民事务。宋琥为龟兹卫指挥使,镇守南疆。
    宋瑛为迪化卫指挥使同知,署理指挥使事务,镇守北疆。
    太仆寺改驻甘州山丹卫,卫寺合一,薛台为太仆寺少卿兼山丹卫指挥使,署理太仆寺事务,兼管西北各地马政,火真之子火敢为太仆寺丞,分管河西马政;仆固义之子仆固杰为太仆寺丞,驻巴里城,分管天山马政;柴勇为太仆寺丞,驻西宁,分管河湟马政。
    辽王又提供了与王府及商人们合作建立军马厂的契约,供朝廷参考。
    楚王和晋商合作,在河西建立山丹马厂,蜀王和徽商合作,在河湟谷地建立青海马厂。辽王和沈家合作,在巴里城建立天山马厂。
    三年后,马厂向朝廷提供一万匹军马,以后逐年递增一千匹,以两万匹为限。朝廷却不需要出一分银子。
    辽王还提出,将辽东军在西域缴获的一些武器以及快要报废的迅雷铳都交给蓝帐汗国,换取一万两千匹马,再加上辽东军留在西域的马匹,共作价二十万两,卖给马厂,作为新王之国启动经费。
    老朱看了后,自然又是大喜,除了将朱守谦改封为新王,以示和亲王同等待遇外,其他一一照允。
    因为按照宗室封王规矩,爵位前面一个字的是亲王,两个字的是郡王,尽管靖江王的待遇早已是类比亲王,但直接封为亲王,更显得实至名归。
    辽王却是伤感不已,自己兼顾了朝廷大局,为朝廷解决了难题,却像是被朝廷招安了似的,落得了梁山好汉征方腊的凄惨下场,曾经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一帮兄弟,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
    一同跟随自己穿越而来有十人,现在收钱、徐德和宋有才三个,都要去西北。自己好不容易培养的黄湜、郭骥、薛台、柴勇等人也送给了朝廷经营西北。包括已经成长起来的慕华等四百个背嵬军骨干整体献给了朝廷,重新组建羽林军。
    好在老朱也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仅让回回司天监的监正马亦黑和传膳太监杨小五也就是杨信到了辽东,还将鲁王府的兖州三护卫暂时迁到辽东安置,让辽王心里平衡了不少。
    自鲁王去世后,曾经威风凛凛的兖州三护卫地位一落千丈,不是在农忙时种地收粮,就是在农闲时帮助朝廷在运河一带转运军粮。堂堂王府护卫已经沦落成庄稼汉和搬运工,就连当地的州县衙役都敢随意使唤他们,一副虎落平阳的惨状。
    老朱知道后,也觉得这不是个事儿。
    最近,岷王朱楩改封云南,牵制渐有独大之势的西平侯沐春。于是有人提议将闲置已久的兖州三卫调往云南,充当岷王的护卫。
    兖州中护卫指挥使王福知道后,惊慌不已。
    众所周知,云南可是蛮荒之地,瘴疠横行。特别是那个沐家扎根云南之后,也不是什么善茬,就连皇帝的嫡子周王也不放在眼里,给周王穿了几次小鞋,逼得周王开了小差。
    皇帝权衡利弊一番,只好召回周王,改封河南,将停工的北京开封府赏给了周王开府。
    还有人传开了,那个靖江王,听说也是因为沐家的排挤,至今还在辽王帐下当差,不敢回桂林。
    王福心想,自己这三卫客军一旦到了云南,估计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又得干些苦活、脏活和累活。
    他知道辽王和鲁王交好,就通过其叔叔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宽,走了辽王的路子,请求改迁辽东,听从辽王安置。
    辽王正愁如何向老朱开口,提交换条件哩,这王宽就找上门来,又是瞌睡遇到枕头的好事。
    他当然乐意之至,只好忍痛将收钱王爷等人暂时给卖了,换了这三卫人马。
    有时候顾全大局的后面也是交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有了兖州三护卫,辽王才能进一步经营辽北。有了一流的天文人才,他才能开拓南洋乃至西洋。
    黄湜很快带着宋有才到甘肃赴任去了。
    行前,辽王照例又交代一番,叮嘱他要处理好和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李景隆的关系,要深入考察西宁卫土司改土归流的可能性,尽量和西番搞好贸易,学会用贸易控制西番诸部,不要轻开战端。
    黄湜一听,这辽王布局总是一环套一环,搞不好收复西域故地后,就要收复青海吐谷浑故地了。
    其实黄湜说得对,也不对。
    辽王布局更多的依据来源于后世的经验。他现在更情愿集中精力开拓北大荒和南洋,对于苦寒的西番之地,只要它不惹事,辽王也不想去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