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辽王带货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沈胖子真是个人才,辽王让他搞个博览会,他一下子又搞出了拍卖会和展销会,甚至把筹建中的沈阳动物园都他妈的给搬过来了。
    中秋节前后,沈家连续从辽东和南洋发来五十多船货物,三分之二运到苏州、杭州、扬州这三个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三分之一运到京城。那些稀世珍品则全部运到京城,准备专门搜刮钱多人傻的权贵。
    沈家的人力主要集中在苏、杭、扬三州,京城的事情就靠郭家帮忙了。
    秋操之后,郭家已经被沈庄绑架着举办了好几次活动,声势越来越大。
    铁炫走后,秦淮河畔,给沈庄帮忙的驸马都尉郭镇这几天累了个半死。
    但是这种历练,也使他的人生体验和觉悟得到了升华。对于好多京城勋贵来说,为天纵奇才的辽王殿下效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最初,在秦淮河边一字排开的是那些只有富家大户才能享用的香皂、玻璃、白酒、人参、鹿茸等物。
    因为辽东的产能没提上来,沈庄这个奸商觉得,可以把一些工业产品的价格稍微提高一点,高粱酒的价格就暂时设为两百文二十文一斤吧,争取五斤赚上一两银子。
    应该说,这是参照后世酒水销售的一个良心价。沈庄虽然是个奸商,但不算是个黑商。
    但是,他忘了在价格里面适当加些新产品刚上市时的研发费用和专利费用,毕竟徐德的技术分红就占了一成。
    不到十天时间,五十万斤高粱酒迅速卖光了,也就是十万两银子的毛利润。
    沈庄对京城钱多人傻的认识也到了一个新高度,心里不由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应该定价到五百文一斤的。”
    好在他还有秘密武器,可以临时加价。这就是他最新研制的五彩药酒系列,什么黄毛、白毛、红毛、黑毛、紫毛……
    黄毛就是人参酒,白毛就是虎骨酒,红毛就是鹿鞭酒,黑毛就是海参酒,紫毛就是鹿茸酒。
    黄毛、白毛还算是强身健体的保健品,而红毛、黑毛、紫毛则是十足的春药,事业成功、家庭不幸男人的救星。
    因为秦淮河上的画舫场地有限,又要保护一些京城知名人士的隐私,这些东西就摆在秦淮河边的江南贡院各个考场内,谈笑有权贵,往来无白丁。
    虽说在贡院里摆这些东西有点赤裸裸,但是京城权贵和富绅们谁没有点难言之隐呢?
    那个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胜、吏部尚书詹徽就各差管家悄悄买了上千两银子的药酒。你总不能让家里那么多小妾闲置下来吧?否则,这也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受人诟病。
    药酒虽然只有两万斤,但是只面对小众高收入群体,附加值极高,就像稻草绳捆上了大闸蟹,利润反而赶上了五十万斤普通高粱酒。
    由于担心人气不旺,辽王爷还亲自出面向京城权贵推销、推荐辽东特产,甚至为这些东西作保背书。用后世的网络术语,这叫王爷直播带货。
    没几天功夫,天上人间和海市蜃楼两个画舫的高档货已经全部售罄。
    随着秦淮河边人气日益飙升,从辽东运来的二百辆豪华马车也组装好了,在江南贡院门口一字摆开。
    自上次魏国公徐允恭、开国公常升收了辽王的好处后,回到京城到处炫耀这辽东马车的舒服,为辽东马车当了回免费代言人,搞得京城勋贵子弟们都梦寐以求想买这样一辆马车,就像后世公子哥儿喜欢西方的豪华赛车一样。
    对这种要求,沈胖子当然要予以满足,心道:“不赚这帮钱多人傻的钱那赚谁的钱?有钱不赚是傻鸟。”
    不过魏国公上次的马车只在下面安装了极度舒适的减震弹簧,而这次的马车又进一步进行了升级,里面是极为奢华的花梨木雕饰,甚至设计了有专门的杯架,放上价值十两一个的高级玻璃茶杯,外面装着既能遮风挡雨又方便通风的玻璃,还不妨碍观赏风景。
    马车上又摆了四百件皮草。这是沈庄专门从江浙请来最好的制裘师傅,再加上后世一些深加工手段推出的最新产品,色泽更鲜艳,完全没有膻味。
    能买得起一百两一辆豪华马车的人,当然也能买得起一百两一件的皮草,所以沈庄给马车男、女主人各准备备了一件。
    用沈庄这个奸商的话说,这叫捆绑销售。
    只可惜,辽东的产能没有完全提上来,伤害了不少富贵公子、小姐的自尊心,好多人加钱也买不到这些捆绑待遇。
    沈庄只好带着一帮掌柜在口头上极为诚恳地道歉,一边让人收下订金,一边认认真真写各位上帝的名字,并信誓旦旦表示:“真是对不住啊,下一次,我们一定优先满足大家的需求。”
    他心里这时却下定决心,再搞个饥饿营销,明年再分批放放这些富人的血,而且让这些富人主动要求放血,放出成就和尊严来,让这些京城富贵的智商为辽东的建设添砖加瓦。
    接下来,中等人家基本能承受的贡薯、土豆、小米辣、普通皮革、香菇、木耳等物,摆满了江南贡院,任人挑选,还可以讨价还价。
    沈庄甚至还搞了个免费试吃活动,什么烤红薯、小米辣拌黄瓜、拌木耳……
    辽王不由有些无语,辽东的品牌已经红得发紫发烫了,就连秦淮河的水都要跟着沸腾起来了,你还搞什么免费试吃?纯属多余!
    后面运来的辽东特产越来越多,秦淮河边,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沈庄又拉着郭家人马重点举办博览会、展销会和动物园,地点包括但并不限于江南贡院和画舫,就连河边供奉孔圣人的夫子庙也被借来安置动物。
    越到后面,辽东奇观的货物层次越来越亲民,购买铜卡的费用也越来越低,从最初的五两降到一两。
    即使是下等人家,也心动起来,议论纷纷:
    “听说里面不仅可以看到辽东才有的珍禽异兽,还可以尝一尝听说皇帝才能享用的贡薯、土豆、玉米和花生。”
    “这么稀罕的东西也才五、六文钱一斤,也就是比大米贵一倍。”
    “大不了到码头上多帮沈家打几天工。实在不行,就跳上辽东的贼船,到辽东工地上搬砖去。听说辽东到处缺人手,工钱比京城高好几倍……”
    辽东拉来的贡薯、土豆每斤利润不多,也就四文吧,可架不住量大。辽东粮食大多是按吨卖的,一吨批发价七两银子,三万吨净利润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夫子庙因为被借来当动物园用了,让一帮畜牲在圣人面前拉屎又撒尿,让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斯文扫地。
    幸亏小辽王在现场充当保护伞,否则礼部早就把沈家的东西给扔到秦淮河里去了。
    不少人在啧啧称奇之余,不由感叹,普天之下,只有辽王爷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什么是辽东奇观,这才是辽东奇观。
    连续一个月来,秦淮河两岸都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宁贵妃和郭爱等人没事儿就前来凑热闹。
    尽管这里的东西,辽王提前都送给宫里一些了,甚至在这里只作展览、预定,暂时不作销售的蜂蜜、火柴等物,辽王都亲自送到了永宁殿。但是,几个女人家就是喜欢来这里,感受感受这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的感觉,顺便讨价还价,买点便宜小东西,还乐此不彼,心道:“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自从明珠带小鲁王和含山公主看了一次动物园后,两个小家伙天天闹着要来看那些珍禽异兽。
    明珠觉得天天跟在两个小屁孩后面实在太累,干脆让人把已经驯化好的一头豹子和两头黑熊赶回了辽王府也就是驻京办养着。
    明珠把三位将军驯服得服服贴贴,然后对小鲁王和含山说道:“你们两个小祖宗,好好看吧,不仅能看,还能摸,只要别咬它们就行。”
    小鲁王和含山哪里敢咬它们?还不是拿了各种好吃的玩意去哄这三个畜牲!
    两个小祖宗很快便和这几个货混得贼熟悉。那两头熊高兴的时候还能来一段即兴舞蹈,据说是婉君教的钢管舞。
    宁贵妃不由得连连感叹:“这还真是辽东奇观,连儿子养的畜牲都这么听话!”
    一天晚上,宁贵妃喝着明珠泡的蜂蜜水,心里美滋滋的,感觉有了辽王这儿子,算是过上了蜜一样的日子。
    可转念一想,这江南蜂蜜价格半两银子一斤,可以买一石多米了,又觉得有些奢侈,舍不得喝。
    她可是跟老朱久了,耳濡目染了老朱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的。
    一旁的明珠却劝道:“母妃,辽王说了,以前在辽东忙着种粮食,顾不过来。现在辽东一切欣欣向荣,以后还要专门发展养蜂业,让辽东蜂蜜降到不到三十文一斤,到时候老百姓想喝蜂蜜就像买两斤牛肉,要不了几个钱。”
    郭妃就感慨地说道:“都说辽东苦寒,怎么辽王去了没几年,就像人间天堂,样样都好?说得连本宫都想去了。”
    明珠连忙说道:“好啊!好啊!我们把小鲁王和含山公主也接过去。”
    郭妃又摇了摇头:“算了。为娘现在已经很知足了。”
    她毕竟是一个长期被锁在深宫中的妇道人家,宫里的规矩早就渗透到她骨子里了,哪敢随意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