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苏易和樊林的第二次握手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刘书记和房村长在村委会办公室喝着茶,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书记,村长,有个事要给你们汇报。”男子接过房村长递过来的烟,放到耳朵上,因为手里的烟还没抽完。
    “书记,村长,那个新修的院子来了一个大老板,开了两个车,一个吃奔驰,还有一个不认识。现在正在苏老板的院子里。”男子神秘地说。
    房村长看了看刘书记,两人点点头,然后对那男子说:“好,我们晓得了。”男子点着头,哈着腰说:“那我先出去了。”说完还对着书记和村长拱了拱手。
    “老房,要不我们去看看?”刘书记收拾着桌上的茶杯,他有个习惯,走哪都自带茶杯。
    “是该去看看。这老苏到底啥来头我们还都没弄醒豁。”房村长虽然是房师傅的堂兄弟,但和房师傅也不算亲近,尤其是在房师傅出去打工后,算是榕市老话说的那种“说得闹热,吃得淡泊”的关系。
    虽然两人没事也拿着手机刷视频,但基本都是看那些对着屏幕作妖的女人,不会去关注像“边缘时光”这样的账号。
    苏易在屋顶和催收发生冲突的短视频他们倒是看过,甚至也追过一些后期的消息,但由于苏易几乎从没有正面露脸,而房师傅介绍的又是“苏老师”,所以,他们也就根本没把苏易和那些视频联系起来。
    尤其是房师傅跟这两位村首长说的是他们只是来租房子,他们还以为是房师傅在城里找的几个想在乡下弄个小院周末度个假什么的。
    后来,见苏易他们把房师傅的老房子整成了一个很不错的小院,两人也就动起了心思:这几个人看起来不像是只想弄个小院度周末的人。
    虽然从村委会到茂林别院也就不到五百米,两人还是开着刘书记的途观去。现在,村里把车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只要有车,哪怕上个厕所,都想开着车去。
    到了茂林别院,两人还没下车,就先相互看了一眼。这老苏来头不小啊,才几天,这有是奔驰,又是路虎的。
    院门虚掩着,房村长停好车后和刘书记走到门口,房村长推开院门,就看见一身名牌的樊林坐在院子里,小陈正在往樊林面前的茶杯里续水。
    “苏老总在不?”房村长一嗓子差点没把正看着手机的樊林吓一跳。
    “苏总,有人找。”小陈不好自己招呼刘书记和房村长,就走了几步,到了厨房门口对苏易说。
    其实,房村长推门的时候苏易就已经看见了,只是觉得这两人门都不带敲一下,就装着没看见,继续切着菜板上的一根莴笋。
    “好,马上就来。”苏易手没停,却对沈静说:“小沈,你去给两位村领导沏杯茶。”
    本来也没啥事的沈静从厨房里出来,招呼刘书记和房村长:“书记,村长,苏哥正切菜,马上就来。我先给你二位泡茶。”
    “不消,不消。我们带着茶杯。”刘书记见小院桌子旁边有椅子空着,就直接坐了下去,房村长也跟着坐下,还跟正看着自己的樊林点了点头。
    樊林拿起刚才放在小桌上的1916跟刘书记和房村长递烟,两人接过,又都拿着烟看了看,然后才说:“这位老总是苏老总的朋友?”两人的动作竟然整齐划一地同步。
    “哦,我和苏总是合伙人。苏总在这弄个小院,我这是过来给苏总道个喜。”樊林大概也猜出来这两人应该就是村两委的领导,也就客气地说。
    “这位老总贵姓?”刘书记给樊林点上烟后问。
    “免贵姓樊。”
    “樊老总做啥生意呢?”刘书记开启了查户口模式。
    “做工程。”樊林虽然经常也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但像刘书记这样的神态和问话,还是有点介意,要不是看着苏易的面子,又不知道苏易和这两位村首长啥关系,都不想理会这两人。
    “那可是个赚大钱的生意。樊老总在我们这边有生意?”刘书记问。
    “有点小项目。”
    “那樊老总要是有啥事,只管跟我们说。我们来给樊老总‘抽起’(方言:撑腰)。”刘书记这是既给樊林表达一种亲近,又表达了自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的权威性。
    “那我先谢谢两位领导了。”樊林不咸不淡地说。
    场面有点小尴尬的时候,苏易从厨房走了出来。
    “刘书记,房村长。不好意思,刚才手上的活放不下。”苏易说着在一张椅子上坐下。
    “莫得事,莫得事。我和房村长就是来看看还有啥需要我们服务的。”刘书记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椅子上站起来,搓着手不知道该不该伸出去和苏易握一下。
    “刘书记,房村长,请坐。现在我还算是你们治下的老百姓,有什么事,两位领导只管吩咐。”苏易说这话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言不由衷。
    苏易虽然说请刘书记坐,但刘书记反而觉得坐下去倒有点不合适,干脆就说:“两位老总生意要谈,那我们就先走了。”说完看了房村长一眼,房村长也赶紧起身。
    “我今天我就不留两位领导了,改个时间,我请两位领导小聚一下。”苏易到也借坡下驴,没有半点留的意思。苏易没想到的是,正是他这次的态度,后来这两位村首长给苏易制造了不小的障碍。、
    “真是连客套话都没一句。架子都大。”房村长一上车就嘀咕。
    “架子大不大关什么事?既然到了盐官乡,再高的个子也得在老子的屋檐下低头。”刘书记松开手刹起步,车子滑出的时候,还看了看旁边的大g和车库里发现四,不用说,这辆发现四应该就是这个苏老总的了。心里说了一句:啥玩意开这么好的车。
    樊林在院子里也感觉出来苏易对这两个村首长的不太感冒,就随口问了一句:“苏总咋不留两位村领导吃饭?”
    苏易想了想说:“不是我不请,人家来可不是为了吃一顿便饭。”
    苏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初第一次来的时候,这两位村领导给了自己不太好的感觉。虽然没有明显的言行,但这种感觉却很明显。苏易在心里就有点排斥,而苏易又是个不喜欢违心地附和的人。
    “县官不如现管,苏总这很可能就得罪了这两位。对了,苏总,这个盐官乡的项目我虽然觉得可行,但具体准备怎么做心里还没底。今天来也想听听苏总再仔细讲讲这个项目的操作流程。”樊林虽然觉得苏易有点托大,但毕竟今天来的目的是想听苏易这个项目的实施方案,也就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项目上。
    “用宅基地修安置房,然后用安置房换宅基地。不涉及土地转让或者流转,采用租赁互换的形式,在这里建一个乡村度假民宿。”回到正题,苏易一如既往地简单明了。
    “不是,苏总,你这是绕口令呢?怎么用宅基地修安置房?有怎么用安置房换宅基地?这听着怎么像鸡生蛋,蛋生鸡?这第一只鸡或者第一个蛋怎么来?还有,就是租赁互换是什么意思?”樊林听苏易说的简单,却并没有明了。
    “刚才樊总应该已经看到了,这里的老屋都非常破旧,如果我们找到三户农户,告诉他们我们替他们修住宅,他们可以免费住七十年,但剩余的房屋,在这七十年中由我们来使用和经营。你觉得他们会同意吗?”苏易问樊林。
    “旧房子换新房子又不给钱,应该会愿意。但是,这旧房子东一块西一块的,又怎么整合?还有,要修安置房,你不得到建委、规划局办手续?至少,报规报建必须办吧?”樊林虽然不做开发,但施工项目多了,对房地产开发的流程倒也很熟悉。
    “宅基地属于村集体建设用地,从性质上说,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上,只是分配给农户。而我们和农户商量,三家或者四家联合自建,这在政策上是允许的,而农村自建房不需要报规报建,只需要在村上和乡上报备就行。但建设规模有限制,不能超过二楼一底,而且,面积不能超过两千平。我大致规划过,建筑地面积四百平方就可以建一座二楼一底的小楼,而这个小楼,两个单元,底楼商铺,二、三楼住宅,可以建八套。而我们安置三户后,还剩余五套,我们用这五套换五块宅基地,然后同样以自建房的形式,再建五个这样的小院。这样,就具备了基本的民宿规模。如果能再复制这种模式,那这里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乡间别墅区。”苏易把自己的规划向樊林从政策到愿景做了一个解释。
    “我听着是明白了,但心里还是不怎么醒豁。这样吧,苏总,你按你的思路去推,我这边,你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说。我全力支持。”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何况,樊林跟苏易示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这个项目。
    双方算是达成了一致,也就不再纠缠这个话题。樊林小心翼翼地把话题带到了李诚身上。
    “苏总最近跟李主任有联系吗?”樊林问。
    “很久没联系了。你呢?”苏易反问樊林。
    “前几天还联系过。苏总还记得林姐吧?听说,被叫到局子里问话了。”樊林观察着苏易的反应。
    “哦?这我还真不知道。樊总知道是什么事吗?”苏易虽然有点意外,却并不吃惊。
    “经济问题吧。林姐是李主任的代言人,就不知道这次会不会牵扯到李主任。”樊林继续按自己的思路说。
    “这个也说不清楚,说起来,我还欠着李主任和你樊总的人情。”苏易看似无心地说。
    “苏总这话说哪里去了?你欠不欠李主任的人情我不知道,但要说欠,我觉得是我欠着你苏总。”樊林知道,上次听李诚的,差点跟苏易翻脸。这次,也就像顺便把这个过节揭开。
    “对了樊总,你在崃山这边的项目怎么样了?”苏易却不想提这个话题,就话题带到了樊林在崃山的项目上。
    “按正常流程在走,也没啥特别的。”樊林本想说现在李诚和赵明的关系很近,想想还是算了。“不知道棚改区的项目还有没有机会?”停了一下,樊林又提起了棚改区。
    “马总前两天倒是找过我。但没说棚改区的事。”这个苏易倒也不用瞒着樊林。
    “如果还有机会的话,苏总,我们还是一起争取一下。这的确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樊林说。
    “行,我也再看看能不能继续推进。”其实,苏易在心里也从来没放弃棚改项目,而且,在盐官乡规划的民宿度假区,可以说也是苏易整体筹划的棚改区项目的一部分。只是这其中的关系,苏易认为,还没到给樊林说的时机。
    “苏哥,还是你来掌勺吗?”凌波他们三个把厨房的准备工作做完后,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就问苏易。
    “行。那樊总你先坐一下,我去炒菜。”苏易说完起身。
    樊林看着苏易进厨房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