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茂林别院,开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苏易站在小院外,看着小院的门若有所思。
    “苏哥,你在想啥呢?”沈静站在小院二楼的平台上,看着有点发神的苏易。
    搬到小院后,大家的感觉有点新鲜,却又有点迷茫。总算有了一个共同的小院,不再有孙赫那样的房东隔三差五就在群里发涨房租的消息,而且在这林盘深处,那种田园的清新和闲适让人能暂时忘记债务的烦恼。但这种新鲜感中,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在这个小院里,又该怎么去生存和拓展,毕竟,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归零上岸是最主要的目标。
    但大家都没有问苏易,虽然苏易准备针对“落毛凤凰不如鸡”做一期短视频,但到现在,也只有个题目“得志猫儿威如虎”。怎么去做,苏易也没说。
    “小沈,你觉不觉得这个门头应该有个匾额?”苏易抬头看着平台上的沈静。
    “门头?匾额?”沈静没想过这个小院的门头上是否该有个匾额。
    两人说话的时候,凌波和文雯也走了出来。
    “要不,就叫‘边缘时光’?”凌波也看着门头说。
    “哪有小院叫这个名的?”文雯看着这个门头,对凌波说。
    “是有点不咋地。”凌波经文雯这么一说,也觉得这名字有点不伦不类。
    苏易转身看着院子外茂密的竹林,又转头看看小院。
    “要不,叫‘茂林别院’?”苏易递给凌波一支烟问。
    “茂林别院?嗯,这名字好。”虽然凌波并没有仔细考虑,但觉得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雅致。
    “此地有崇山俊林,又有茂林修竹。”苏易说着《兰亭序》中的句子。
    “原来是这个意思!”《兰亭序》是中学时候的课文,听苏易这么一说,凌波才想起这个句子。
    “嗯,这名字好。院子外面这么多竹林,也很合适。”文雯觉得这名字很应景。
    “那我们去刻一块匾?”苏易说。
    “那行。那,这字怎么办?是找刻匾的用电脑里的字还是?”凌波问。虽然见苏易在屋顶的时候,那张小桌上铺着书画毡,但还真没看到苏易写过字。也不知道苏易的书法到底啥水平。这要刻匾,可不是谁都敢写。
    “那就我来写吧。”苏易随口说,就像准备做一餐家常饭似的。
    “沈姐,准备文房四宝。”凌波夸张地大声对平台上的沈静说。
    “上哪准备啊?”沈静都不知道哪里有笔墨纸砚。
    “还是我自己来吧。”苏易说着进了院子。
    “苏哥,以前见你的桌上铺着毡子,但从来没见过苏哥你动笔。今天我们可要开开眼了。”凌波跟着苏易进了院子,走到那个当办公室的堂屋里。
    “你们别起哄就行。我的字,就是个票友水平。”苏易说完上楼,去自己的房间拿了纸墨笔砚下来,把毡子铺张两张办公桌上。
    “苏哥,我给你当书童。”凌波接过苏易手中的东西,张罗着把砚台和笔放好,拿起一张宣纸往毡子上铺。
    “我来吧。这纸要裁一下。就写四个字,不用这整张的四尺纸。”苏易把宣纸铺好,却发现没有裁纸刀。
    “我去拿刀。”文雯转身进了厨房,跟着拿着一把菜刀走了进来。
    “你?”凌波看着文雯拿着菜刀进来,这画面怎么看都有点违和。
    “只有这一把刀,不然那咋办?”文雯晃着菜刀又问苏易“苏哥,这刀行吗?”
    “你也是真不挑。算了,不用了。”苏易说完,把四尺的选址纵向对折,用手指在对折出压了一道。跟着用手轻轻翻开,顺着折痕将宣纸拉开。
    一张四尺的宣纸,居然整齐地被撕成对开的两张。
    “哇!今天算是长见识了。裁纸不用刀,那苏哥你的书法,不用说,肯定大师级的!”凌波夸张地说。
    “别转着弯骂人好不好?没听说现在专家满街走,大师多如狗吗?”苏易一只手用镇纸熨着宣纸,一只手拿起一支笔在墨池里调峰。
    “苏哥,我可真不是那个意思。是真的崇拜!”凌波虽然知道苏易是在开玩笑,但也认真地解释。
    调好笔锋,苏易右手横端着毛笔,看着桌上的宣纸,略一凝神,小臂前伸下压,手腕一翻,指尖的毛笔垂直竖立,丰润的笔锋对着宣纸的右端,然后小臂平压,笔锋入纸。略一停顿,苏易的肘腕开始运笔。平铺直拖,提按使转,如行云流水。
    凌波、文雯和沈静看着洁白的宣纸犹如被笔锋铺开的墨痕切割,恍惚间竟然不觉得苏易是在写字,而是用笔墨在分割这张宣纸。
    当苏易轻提肘腕,笔锋聚拢从纸面抽出后,宣纸上已经有了“茂林别院”四个大字。
    虽然是在纸上书写,笔画给人一种浑厚凹凸的感觉,线条的质感厚重沉稳又不失灵动。墨色丰润却隐隐有着丰富的变化。
    “真的崇拜了!苏哥,请收下我的膝盖!”凌波双手抱拳拱手,虽然他并不太懂书法,可苏易书写的感觉,却又很强的代入感,自己仿佛被苏易手中那支笔引导着甚至能感受到一种很美的韵律。
    “苏哥,你这是练了多少年?”文雯有点好奇,平时也没见苏易写过字,今天一动笔,简直比上次在屋顶教训那几个催收还要帅,还要酷。
    “苏哥,像我现在这样,还能学书法吗?”沈静几乎是被凌波和文雯的声音从这幅字中唤醒,刚才,她只觉得自己就像苏易手中的那支笔,在行走,在跳跃。
    “别那么夸张好不好。”苏易轻轻放下笔,拿出烟第一支给凌波。“小凌,你拍个照,然后在网上找找,哪有刻匾的,然后发照片给他们,让他们排个版。然后问一下价格。”
    “这个不用苏哥操心,这活路我会做。苏哥,这个,这个,可以送我不?”凌波对苏易说。
    “喜欢就拿去。反正刻匾也用不着原件。”苏易说。
    “那苏哥还得把章盖了。不然,”凌波却不知道不然后怎么说。
    “行。一会我把章拿下来,再用印。”
    几个人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凌波突然问:“苏哥,夏哥这都几天了,怎么还没回来?”两天前,夏斌说有事要出去一趟,可能需要几天。当时夏斌没有说什么事,大家也都没问。毕竟,这不是正式的企业,每个人都有绝对的自由。
    “他这几天也没跟我联系。我也不清楚。”苏易说。
    说着话的时候,传来了院门上的铜环敲在门上的“笃笃笃”的声音。大家往门外看去,樊林正站在门口手拉着木门上的铜环。
    大家前几天才一起吃过饭,也算是熟人,都转身向门口走去。
    “苏总这小院可真不小。要是在城里,这得往千万上说。”樊林见大家走过来,也不等谁邀请,放开拉铜环的手走了进来。
    “樊总今天不约而至,是什么事这么着急?”苏易见樊林已经进了院子,就停在了院子中间。
    “苏总你这就不耿直了。我可是听你召唤就赶紧过来了,哪能耽搁?”从那天和苏易这个团队一起在“停外面”吃了饭后,樊林和苏易的关系,似乎比苏易在樊林公司的时候更近了一些。所以,樊林和苏易说话也自在了很多。当然,这其中,关键的是樊林和苏易在饭后那一个多小时的“散步”。
    樊林和大家打过招呼,然后转身对着门外喊了一声“小陈,车停好就进来。”
    苏易往门外看了一眼,见门外竹林下面停着樊林的g55和那辆发现四。小陈正在站在发现四旁边。
    “好的。”小陈在门外应了一声,然后就进了院子,先和苏易打招呼:“苏总好!”
    “你好小陈。”苏易点头对着小陈说。
    小陈又转着脑袋跟大家点头,算是招呼了。
    “我们就在这院子里坐行不?好久没有在院子里喝茶的感觉了。”樊林说。
    “樊总喜欢哪就坐哪。别把自己当外人,现在我们可是战略合作伙伴。”苏易说着。凌波文雯和沈静却是一头雾水:怎么没听苏哥说过和这个樊总要合作?难道是“边缘时光”的合作?
    凌波和小陈把一个走廊上的小镇搬到了院子里,文雯和沈静把几把竹椅子也搬了过来,然后文雯和沈静给樊林和小陈泡了茶,沈静把苏易的杯子拿出来放到小桌上。
    “樊总看过这里的环境了?”苏易等大家都坐下后问樊林。
    “看过了。当时苏总你给我看手机上的照片和视频,回去认真看了你做的策划,今天一看,真的佩服苏总的眼光和创意。”樊林说的时候,显得非常认真和诚恳。
    “那樊总您下决心了吗?”苏易也不客套谦虚,直接问到。
    “就是有一点,如果土地不过户,这以后的产权可就说不清楚了。”樊林说。
    “不用产权。这个项目从开始到最后,就不涉及产权。也就是说,物业的产权不会变更,我们所取得的仅仅是使用权和经营权。”苏易说。
    “那,这个后期的运营,这么说吧,这院子就不能买卖过户。如果靠运营收入,投资回收期会很长的。”樊林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不能通过转让快速回笼投资,一个企业都很可能被拖垮。
    “在这个策划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套物业的三权分置。”苏易等樊林把疑问都提出来后说。
    苏易一直很关注政策导向,最近,高层决策提出的乡村振兴和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苏易通过对政策的分析,预判农村闲置土地将放开一些限制,毕竟,农村闲置的土地太多,从耕地到宅基地,大量闲置,和城里寸土寸金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现在出台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当然,这当中很多问题苏易无法给樊林解释清楚,因为,毕竟苏易期望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出台。苏易就从市场情况给樊林解释。
    “刚才樊总你说这个小院要是在城里价值千万。如果只需要一百万给你用七十年,是七十年,和城里商品房的年限一样,你愿意吗?”苏易问。
    “当然愿意。一百万,在城里好点的楼盘连一百平方的房子都买不到。这个小院,一百万,我肯定愿意。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买了这个小院,平时又不怎么住,这,不闲置了吗?如果这样算的话,恐怕我也不会买,想到乡下的时候,租一个小院住个几天那花费也不多。”樊林也把自己的疑问全部说出来。
    “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这个小院在你不住的时候,有人帮你打理出租,就像成立的公寓式酒店那样,你还会买吗?”苏易顺着樊林的思路展开。
    “那,肯定,必须买。因为这算是投资了。我买了,然后让人帮我经营,说不定,几年后,我不但把买的钱赚回来了,还有了一个赚钱的院子。”樊林听苏易这么一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说,这苏易,还真是个人物。
    凌波、文雯和沈静却两眼一抹黑,这苏哥,这是要做啥?“边缘时光”不做了吗?
    等樊林和苏易正事聊得差不多了,苏易说:“樊总,今天就在这小院里尝一下我们自己的手艺。”
    “那是肯定的。在你们的视频上看到过你们做菜,今天肯定要尝尝,而且,在这小院里尝尝。对了,小陈,还是你的助理,这里应该还有房间吧?”樊林转头指了指小陈。
    “嗯,不是啥助理不助理的,是同事。”苏易说。
    “苏总,我把车带过来了。我看你这里有车库,要不我先去把车停车库里。”小陈说着站起来,
    “小凌,你去开一下车库。”苏易对凌波说。“车库的钥匙在下面办公室的抽屉里。”
    “知道。”凌波站起来,当初搬过来的时候小凌曾说:“这车库空着可惜了。”没想到,这才多久,就 不再闲置了。
    说话的时候,文雯和沈静已经到厨房开始收拾,厨房有冰箱,食材现成,每天早上大家就会把重要用的食材从冰箱里拿出来。所以,即使樊林和小陈临时来,也不会手忙脚乱准备午饭。
    “今天小何怎么没来?那你中午不是不能喝酒?”苏易见今天樊林自己开车,就问,如果樊林自己开车的话,中午就不能喝酒。
    “今天小陈先跟我回去。他还要准备一点东西,明天我让小何送他过来。”樊林说。
    “那也行。你们先喝会茶,我去厨房看看。”苏易说完起身往厨房走去。
    “苏哥,我们这是要做啥大动作?”凌波见苏易进来,凑过来小声问。文雯和沈静也侧过头看着苏易。
    “晚上再说。现在,先做饭。”苏易卷起袖口,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