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好人
作者:喜欢小钱钱的肥猫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最新章节     
    张角看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问道:
    “研究这蒸汽机研究得如何了?可否进行仿制?”
    匠人们这才发现张角来到少府,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我等拜见主公!”
    张角笑道,“不用理会贫道,该干嘛就去干嘛吧。”
    匠人们点点头,继续低头研究起来。
    匠人总工身穿短衫招呼着众人继续研究,他是这一代公孙家传人,名为公孙古,家学渊源流长,对于张角提出的一些原理,立马就能想明白,也是在场所有人算学最为精通者。
    公孙古来到张角面前,拱手道:
    “禀报主公,我等愚钝,大约还需七日才可初步进行仿制,且仿制的第一批产品,多半也是比不上主公所制出的这台蒸汽神机。”
    “且这蒸汽机所需的钢极难大规模制出,幸得前线送来的一些海妖躯壳,我等发现在铁水中加入些许蟹妖外壳粉末,可以使得铁块强度更高、硬度更大、耐磨性更好,或许可以替代钢,请主公赐名!”
    张角快步上前,拿着一块公孙古所说的螯铁,用力一捏,发觉这确实比当今的铁块还要坚固不少。“这新发现的铁嘛,就叫做螯铁吧,你们尽管大胆的试,前线的材料也会送一部分过来的,每发现一种新材料,都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更好的保卫家园。”
    “少府的所有匠人,每人赏五斤肉,发明螯铁者,赏肉百斤,米千斤!以后也是这个标准。”
    戏志才点点头,把张角的赏赐记下,准备调拨一批粮食过来。
    张角又问道,“蒸汽机属于玄重工范畴,进展稍微不顺也是正常,那纺织机准备得如何了?”
    提到木头制的纺纱机,公孙古就来了信心,得意的说道:
    “我公孙家乃木工出身,主公所提的纺织机结构虽巧,但并不难做。”
    “纺织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主公所需的飞梭,都是由少府内最好的木工做的,装有八个锭子,可以一下子将功效提高至八倍!”
    “请跟我来。”
    一边说着,一边将张角二人引到少府内的一间木屋,忽略掉摆放得有些杂乱的木工工具,映入张角眼帘的,就是一台珍妮纺纱机。
    张角摸着这架纺纱机,上前试了试,没有任何出现卡顿的地方。
    “好啊,那么贫道在冀州种的棉花派上大用场了,或许让百姓都穿暖这个目标可以提前完成。”
    看向公孙古,问道:“可量产否?”
    “只要木匠够多!臣有把握一个月内做出一千台这样的纺织机来!”
    张角开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人世间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吃饱穿暖,终于要解决掉一件了。
    “好!那这纺织机就叫公孙纺织机吧,哪怕是百年以后,也会有人记住,就在今天,有一个叫公孙古的人,做出了这台机器。”
    公孙古的小眼睛顿时瞪得老大,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来,“多谢主公抬爱!臣万万不敢受此殊荣,臣不过是依葫芦画瓢,将主公所变之物仿制一台罢了,怎配青史留名?”
    张角一挥衣袍,将其双膝托起,开玩笑道:“因为贫道不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史书上太多次,哈哈哈。”
    这下,屋内的人都莫名感到一阵寒冷。
    张角也不尴尬,摸了摸鼻子说道,“这个玩笑有点冷哈,贫道只是想,现在国家草创,在物质上很难给你们匠人什么东西,便只能用这些虚名来补偿一二了,还望少府匠人们不要埋怨贫道。”
    公孙古这下确定张角说的是认真的了,一个已达中年的汉子此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可是青史留名啊,纺纱机的效率,自己最为清楚,绝对能改变现在织布的方式,有一人用这机器,就有一户记住自己的名字。
    不由得再次下跪,却被张角的法力死死拖住,怎么跪也跪不下去,只能拱手说道:“主公!古代表少府上下匠人六百五十二位,敢不为主公效死!”
    “只要你们能快点将机器做出来,送到催促贫道许久的工坊手中,就是感谢贫道了。”
    张角一想到半天就能催促自己三四次,要求送机器的工坊就是脑瓜子疼。
    之前好几次被催得没办法,用法力造出设备送过去。
    不曾想次数一多,这一天的法力消耗成几何倍增长,有时还得亲自打坐才补得回来。
    还好得到的回报还是良好的,现在司隶部与冀州初步应用上了玄工业化的产物。
    从洛阳到冀州州城的官路全用水泥浇筑一遍,沿路还有太平道人刻上了可以驱赶部分妖魔的道纹石碑。
    效果要是不错的话,张角准备在全国范围推行,尤其是沿海地区优先。
    张角可还想着,以后说不定曹操还能看到征服海洋的一幕。
    让后世子孙无论到各地,都能说上一声,这地方是我老祖宗的!
    ......
    “这牛和地是我家的!”
    “什么你家的,这牛和地契已做高利贷的抵押之物,抵给我们了,要是再胡咧咧,把你嘴给撕烂!”
    江东,徐家村。
    一户农家前,几名壮汉牵着一头瘦弱的牛往外走,而门口有一个衣裳单薄的少年死死的拦在门前。
    老人捂着自己受伤的腰,倚在门边,不断叹气
    不过就借了半头牛的钱用来埋葬被水淹死的儿子儿媳,怎么不到十天的时间,咋就要连地带牛都要给拉走?
    这还是找的当地望族,读书人都说他们是好人,自己才放心借了这钱,用了自己家命根子的两样东西来做抵押。
    这就是好人?这就是望族?
    自己不服气,告到官府,官府的老爷指着他们出示的字据。
    说自己没事找事,自己盖的大拇哥,现在不守信用,还来扰乱公堂,给了自己十个大板。
    壮汉懒得与小孩计较,直接伸出手把他扒拉到一边,还补上一脚,把小孩踹得半响都站不起来,晕了过去。
    几人瞧都不瞧那小孩伤势,直接扬长而去。
    老人抱着孙儿,想不通平日读书人称赞的望族,就是这个样子的,这还是好人吗?越想越绝望,不自觉来到淹死自己儿子儿媳的海边,如同行尸走肉般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