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丽关(1)
作者:寒江一柏舟   定南卫:楚王府最新章节     
    次日未等天明,三军已是整装待发,草草用过早膳便离了台镇过了索桥向北而去。
    赤水在这台镇转向从定南卫的云州之北而过,在渝州之前汇入长河,是长河上游较大的支流。赤水之上,许多百姓是沿着接连的铁索套一铁环滑行,又名铁索桥。
    这台镇因市镇较大,百姓聚集之处,也有渡舟接连两岸,但渡舟在此急湍当中费力许多,故而更多百姓仍是选择索桥便捷。后因茅府一位管事不慎落水而亡,又修了铁桥,铺设木板供百姓往来。
    今日这一千骑军,皆不敢骑马过桥,纷纷牵马而行,大军随行之器物皆用茅府之船而运渡过河,杨宸本意也去试试那索桥,奈何安彬以不可以身犯险的缘由死劝着乘渡舟而过。
    “恭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岁”
    在响彻两岸的千岁声中,杨宸不似昨日穿了便衣,而是藩王的铠甲,身挎长雷剑离了台镇。
    又是疾行,杨宸确乎太想早些看到那丽关,想出丽关去看看这定南卫唯一的军马场,眼前似乎已经出现了那两三万骑卒身着铠甲在他亲率之下连克来犯之敌的情形。
    “勤政的贤王,英武的马上王爷,本王都要!”
    此越向西北,越是林浅山低,平地增多,全然不似阳明城附近那般群山高耸连绵。
    丽关西北是藏地,西南是南诏,孤关悬于此处,唯一的目的便是守着养着数万匹战马的凉山军马场,几无百姓民业,与横岭关相似,皆以军镇为要务。
    最终,在翻越最后的一处山丘之后,杨宸眼前无有山势之说的山像,唯有草地一望无际。
    “殿下,按着图志,该是到了有斥候接应咱们的地界了,如今全无一人,定然是有疑,末将请殿下派些游哨先探探情形。”
    “可”
    安彬便一手指向一身后佰长,前臂往前一挥“带一百骑军,为殿下开路!”
    “诺!”佰长领命先是退后,未等片刻领着一百骑军如撒网捕鱼一般在大军之前散开而行。
    所剩骑军则是在杨宸与安彬之后,随着游哨散开缓缓往前而行。
    “舍牧,这宁军莫不是发觉咱们追了进来,竟然派了一千骑军来”
    此时距离杨宸军伍尚有千步之远的藏司红教僧军潜在没过马身的草堆当中向身前的舍牧说道。舍牧与宁军的佰长大抵相关,手下也有数十人。
    这边关之外,彼此游哨相互碰见对阵厮杀是常有的事,因为草地广袤,还有坑地野兽,沼泽,往往不分输赢只论生死,死,则唯有死绝天葬。
    所谓天葬,便是指阵亡之后,不会有人犯险前来收尸,任由草地上的野兽秃鹰分食。美其名曰天葬。
    今日这支藏司的红教之军不过是瞧见了丽关不曾派人出关北上而是沿向东南而行,为报那昨日自家游哨被宁军悉数砍杀之耻便好奇跟了过来。
    十余人的丽关斥候,悉数死在了这草地当中。
    “他们派人散开了,如今在暗处,便做笔大买卖,告诉兄弟们,谁能多杀两个宁骑,今夜回寺,赏奴隶”
    “是”
    这数十人潜在草地当中,此时若退,自然是会被视为猎物一般眼前的骑军追捕游猎,唯有潜在暗处,扰了宁骑的方向,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这是多次边境游猎的心得,稍有不慎,今夜的月亮便见不到了。
    “谁!”一长雷骑军见两侧没过马身的草丛当中有些窜动之际,大喝一声。却被一箭给射穿腹甲落下马来。
    “有伏,结阵”长雷营的佰长见到有人中箭落马,急忙让游哨结阵。
    若是空旷草地还可,可有沼泽大坑,又有马身高的一般草地骑兵全然施展不出战力 。
    接连十来人中箭落马后,宁军游哨终于结成了阵。
    骑军阵法不同于步军阵型多样,当下只是围成了两个大圈旋转,在摸不清有伏的敌手多少,如此行事也是无奈之举 。
    “殿下,前面草地中有伏军!”安彬向杨宸着急忙慌地说道,此前只知这边地凶险,如今还未到丽关仍是在大宁境内怎就有了伏兵。
    杨宸右手拉了缰绳,九百余人勒马而停。
    “再去一百,探探虚实”
    “诺!”
    安彬领命往后点人之前望了望去疾,“护好殿下”
    又是一百,如今的宁骑已是这藏地僧军游哨的一倍之多。
    但数人仍潜到了宁军一侧,以放冷箭乱宁军视听,这是在为这场伏击画个结局,让多数游哨趁乱溜出。
    “嗖嗖”在宁军结阵的一侧突然有数十连弩箭从草丛中射出,又使得数人中箭。
    “追,他妈的”瞬时阵形大变,双圆自解连成数线冲了过去。
    此时宁骑到背后数十人突然上马向西北藏地的方向溜去。
    “殿下,你看,有骑兵”去疾远远往草地一方指去。
    杨宸便望见身穿藏地僧军服饰的几十骑军在宁军骑军的身后开溜。
    此时的僧军已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不知为何这拨宁骑今日怎是如此蠢笨,草地游哨对阵本就是大开大合的游猎。
    攻守易形,猎物变成捕手都是因时因地制宜轮转变换。可这拨宁骑竟然还结阵,怎能不让他们发笑。
    从一千骑军跟前开溜,全身而退,真回了寺里,奴隶定然是少不了。
    “追!”
    杨宸领着八百骑追去,可宁军骑兵多是在山地养育的瘦马,全速而行仍是只能望着那僧军渐行渐远。
    唯独不同的是杨宸与王府的亲随,所乘之马皆是从长安而来,而长安禁军骑军的战马又多是来自北地草原。
    先前在山地平乱,借着山势冲锋并不曾察觉战马不同的优劣,可在此广袤草地当中,便是清晰可见的多有不同。
    还未在草地之上冲出数里,大部骑军之马已是累极了,好似全然换不成气一般。
    “殿下,咱们不过十数骑,还是跟着大军较好”
    去疾在身后提醒,杨宸方长察觉竟然与长雷营差了如此远的距离。
    “嗖!”原本是猎物的藏军见不过十数骑紧紧贴着自己追便杀了个回马枪,做回猎手。
    “殿下,危险”去疾纵身一跃,将杨宸从马上扑下,落入草丛之上。
    连着十几箭让杨宸的亲随中有两人中箭,倒于地上,痛苦不堪。
    去疾与杨宸二人被这坠地震了不轻,从马腹箭袋中取了长弓回射一箭,却绵软无力。
    当察觉箭矢之声渐弱,有杨宸试图上马再追之时紧接着又是一阵箭雨落入草丛当中。
    “骑军所带箭矢最多一百,再等来一轮,便可上马”
    见宁军蛰伏草丛中不动,后又有大队骑军赶来,便不曾再行追杀,而是全速退去。
    这一千骑,确乎让僧军都有些吃惊,丽关守军骑兵多有交手,也是从死人堆里滚出的捕猎的老手,绝不会像眼前这支宁军骑兵进退失据。
    这诈伏而退,这退而回击,是边地游猎最寻常的手段可宁军竟然好似全然不知一般。
    还有那一千骑的战马,体型瘦弱,全然没有边地战马那般健壮,冲锋竟然如此绵绵无力。
    这种种不同不得不让领着这拨游哨的舍牧有所生疑,从这大宁朝换了皇上,这丽关的可不曾再有如此多的新军。
    若是让他知晓此军是大宁新楚王寄予厚望的长雷营骑军,定然会笑掉大牙,宁人的楚王何曾如此蠢笨用南马做骑军。
    若是让他知晓那被自己射到草丛里的领军之人是大宁朝的新楚王,定然会后悔不曾豪赌一把自己可以在大队骑军赶来之前生擒了此人。
    此时的丽关之内,守将林海对着前来通报的斥候狂怒道:
    “你他娘的再说一遍!王爷只带了一千骑军巡边?荒唐!巡边冬猎之事,怎如此作态!荒唐!”
    在他眼中,杨宸这年少的楚王用驱敌平乱的事唬唬百姓还可,想让这整日在刀口上舔血的边军心服,绝非易事。
    原本听闻那云都山亲自领军手刃之事有所改观,可这领军一千就敢巡边的举动自然是被林海视为少年为逞英雄气的玩闹之举。
    “一千骑军巡边,也不怕被人家笑掉大牙,军前衙门那帮就不知道劝劝?”
    林海虽是满心的不快,可还是无奈,亲自点兵出关接应杨宸。
    派出领路的斥候未有消息,可别真的在他丽关外出点乱子。
    身为边地守将,林海十分清楚一千南马骑营,碰到两三百僧军便是必败之局。
    那些僧军可不止会念经,剥起人皮做布,取了人头做灯可是熟练得很。
    年少从军,便曾被这僧军吓个半死,藏地寺庙之外,皆是奴隶腐烂的尸身,那最恶的以人头作观的京观何止百座。
    也曾问过自己的长“如此弑杀,怎么还敢去佛祖前念经?”
    林海只记得自己那大字不识一个佰长说了句“你他娘的,念经的人都晓得那弯弯绕绕的虫字写了啥?”
    不识经文却念经?林海想来,出关之时也笑了笑,笑自己年少无知时那股蠢劲,那股子撇了把剑便以为是英雄傻气 ,也笑这二十年的边关风雪都吹不尽的残气。
    “不曾提刀立马关山侧,哪来英雄是少年”
    “他娘的,佰长丛哪儿偷的句子”
    林海又想来,初闻此语还以为自己的佰长他日会是个儒将,后来熟悉了才晓得,大字不识一个,年年都此句吓唬那些向往边关便投军来此的少年英雄们。
    “走,去接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