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戏剧
作者:彩椒炒香肠   她把男人玩成了上位工具最新章节     
    十二月初来乍到,便来了个气温大骤降,导致人们不得不提前拿出厚厚的羽绒服用以御寒。
    偏偏今天暴雨突袭,湿冷的空气变成一粒粒细小的冰碴子钻进行人的羽绒服里,拖慢了他们的脚步。
    车来车往,人来人往。
    十八点的京市被冷雨搅乱了套。
    在这杂乱的城市里,暖色灯光与奶油的香味用一扇玻璃窗隔绝出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女人坐在窗边,桌子上放有半块蛋糕和一杯奶昔。
    她没有动,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
    窗外那座门庭若市的京市大剧院。
    十来分钟,一辆出租车停在剧院门口。
    一个穿着灰色羽绒服的女人下了车,撑起伞匆匆走进了剧院。
    窗边的女人喝下最后一口奶昔,离开了面包店。
    离开场还有三分钟,叶静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是啊,突然下这么大雨,搞得我差点就迟到了。”周围人声嘈杂,她不得不提高声音,“不过我这位置还挺好的在正中央,就是可惜你来不了。”
    “这部话剧是他们剧团的招牌节目,一开票就售罄了。这还是我运气好,碰到了一个正好出票的,只加了100就买到了。”
    “马上开场了,待会结束了我再给你讲吧。”
    叶静姗刚挂掉电话,场内的灯光就暗了下来,只剩下舞台的灯还亮着。
    剧情一分一秒钟推进,男女主不忍对方遭受世俗的眼光选择诀别。
    叶静姗听着两人的话别眼眶有些发热,但还是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男女主角独白的片段,一阵哀伤的音乐响起,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两个小时过去,整包纸巾被她哭湿了大半。
    灯光亮起,她随着人群慢慢走向出口。
    到了一楼,暴雨未有停歇。
    她在雨伞存放处找到自己的伞,正要拿出来时,一只手拿走了她旁边的伞。
    那只手很好看,骨节分明,白嫩纤长。
    叶静姗喜欢观察别人的手,所以一见到这么漂亮的手,便忍不住抬起头想看看这双手的主人。
    然而这一看,竟看到了一个熟人。
    “景老师?”
    景岚看着面前的女孩,有些疑惑,“你是?”
    “我叫叶静姗,也是电视台的。”叶静姗说,“现在在陈台长的办公室里做前台。”
    “原来是这样。抱歉啊,我才刚来台里没多久,还认不全人。”
    “没事,我不常去节目部,您不认识我也很正常。”
    两人拿着伞走向门口,出租车一辆又一辆地停在剧院门口,又一辆一辆地离开。
    只是剧院门口的人却越来越多,出租车价格翻了两倍仍供不应求。
    叶静姗看着一群人围在剧院门口打车,深深叹了口气。她感觉那些出租车就像手机里的美食,看得见却摸不着。
    见此情形,她只能选择走去一公里外的地铁站回家。
    叶静姗正要撑起伞离开,一个声音盖过雨声传进了她的耳朵。
    “静姗,这么大雨你不坐车回去吗?”
    景岚觉得自己问了句废话,但有些时候,废话又是必须要走的流程。
    “这么多人,打车估计要打很久还是算了。”
    “不介意的话,我送你回去吧。”
    想到自己住在二环外,叶静姗忙摆手,“不用了景老师,我坐地铁就行。”
    “这个天气大家肯定都想着去坐地铁,人挤着人肯定很不舒服,还是我送你吧,
    “可我住得有点远…”
    景岚柔声道:“那就更不该坐地铁了,这下雨天你一个女孩子坐地铁回家也不安全,我直接把你送到楼下也能放心些。”
    叶静姗曾经听同事提起过景岚这个人,说她没架子脾气好,对自己节目组的下属也格外关照。
    当时她还没有什么感觉,现在亲身体会,突然就有种马上想要跳槽去《人物焦点》节目组的冲动。
    “那就麻烦您了。”
    叶静姗住在三环,景岚定好目的地发动车子离开了剧院。
    “景老师,您今天也是来剧院看《滨龄之恋》的吗?”
    “嗯,我关注这部话剧很久了。就是票太难抢了,就今天这场演出还是我加价500才抢到的。”
    “500?这也太多了吧。”
    “没办法,找不到票了,只能加钱。”
    说起这个500景岚也很心痛,关键是她还买了两张,加起来就是一千。不过还好卖给了叶静姗一张,稍微回了点血,算下来还是含泪倒贴了400块。
    “景老师,其实你可以等开场前一天买的,那个时候黄牛手里剩的票卖不出去就会降价。”
    “真的吗?”景岚恨黄牛,“下回这个剧团再有演出的话我试着蹲一下看看,不然每回加500我都感觉自己在给那群黄牛打工了。”
    “是啊。您后面要是想买也可以告诉我,我帮您留意一下。我自己也特别喜欢这个剧团,他们每次来京市演出我都会去看。”
    “好,那就先谢谢你啦。”
    高架桥的入口排了个长队,景岚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打着方向盘,想着该如何把话题引到陈宽身上去。
    虽说自己已经打算和陈宽合作,但这个人如何自己还是要好好了解的。
    问佟兆英,她不常去台里,评价不太全面。
    而且她身居高位,谁在她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装成一副好人模样。
    要想了解一个人真实的一面,还得从与他没有利益往来的人嘴里了解才行,这样得到的评价也能相对客观一些。
    叶静姗虽然只是个前台,但前台这个职位往往都是收集信息的一把好手,同事会闲来无事找她聊八卦,来访出行电话登记文件接收都会经由她手。
    对于陈宽这个领导,她接触不多,但工作上又事事与他相关,也不可能与他有什么利益往来。
    怎么看都是个最好人选。
    关键她也年轻,对于他们办公室的其他人来说没有那么高的防备心。
    高架桥上的车流缓慢移动着,景岚思考着怎么自然引入陈宽这个话题,叶静姗却先她一步开了口。
    “景老师,那你待会从那里回到你家要很久吗?”
    景岚算了下距离,“大概四十分钟吧。”
    “要这么久吗?”她有些歉疚,“那回去肯定很晚了吧。”
    “没事的,反正我晚上也没什么事。还有,你叫我景岚姐就好了,我也不是什么老师,叫得我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啊,那我以后就叫你景岚姐了。”
    上了高架,景岚敲着方向盘的手停了下来。
    “对了,我看最近台里在试推行评分改革方案,我看那方案挺合理的,为什么感觉好多人都不满意呢?”
    说起这个,景岚也是偶然间听到组里的人在抱怨。谁都知道新方案是滋养马屁精的温床,但这是领导下的旨意,打工人除了抱怨两句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逼得大家去当马屁精,或许这也是某些领导喜闻乐见的场面。
    “我没怎么关注过,不过我听其他人说是这个评分方案好像是在方便某些人升职,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话很值得景岚琢磨琢磨,第一句撇清关系,第二句借听说道出不满,第三句模糊自己的立场。
    很显然,她也对这个政策很不满。
    只不过碍于某些顾虑,不好跟自己明说。
    至于是什么顾虑?
    景岚想大概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她的职位在方案里还算是受益的一方,与叶静姗员工的身份在主观意义上是对立的。
    所以想让她放下顾虑,就必须得先表个态,证明自己跟她站在同一立场才行。
    “不管这事简单不简单,如果台里的员工都对此不满意,那就说明这个方案就不该推行。”
    她表情变得严肃,“我记得台里有职工工会,或许可以收集起大家的意见向工会反映,台长看到了说不定会重新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这种话题其实对叶静姗来说很敏感,但刚刚景岚的一番话让她觉得对方不同于其他领导,是真的有在为员工考虑,便不自觉地放下了心防。
    “景岚姐,你想得太简单了。”
    景岚眉毛微挑,“怎么了吗?”
    “这个方案既然在试推行了就说明是大部分领导是同意这个方案的。”叶静姗叹了口气,“你说工会主任怎么可能会为了几个员工去对抗那么多领导,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
    景岚心中暗嗤一声,专为职工发声的工会,话语权却掌握在领导手里。
    该说它可悲,还是可笑呢。
    不过,这或许会是个撬动权力的好支点。
    “那陈台长呢?他对这个方案没有什么意见吗?”
    或许是这个话题太让人憋屈,叶静姗的声音有些沉闷。
    “说起来陈台长还算好的了,他也觉得这个方案不合理,一直在默默收集员工的意见说会向台长反馈。”
    “那陈台长还挺好的,有在为员工着想。”
    景岚捕捉到关键信息。
    “是啊,他说想借此了解一下员工的不足然后借此进行改正。但结果…诶,他估计也是力不从心吧。”
    车到了目的地,跟叶静姗道过别后,景岚调转了方向。
    夜色渐晚,三环进入市中心的路畅通无阻。
    景岚一边开车,一边思考着刚才的对话。
    从叶静姗的口中可以得出陈宽这个人还算不错,虽然没什么用,但至少还在干事。
    不像是个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
    只是很可惜,想干事的人不能干事,这么憋屈的一口气任谁都咽不下去。
    不过,他现在只敢偷偷挑战卢定辉对他的掌控。
    要想让两人矛盾激化为她所用,还得把他这颗想干事的心搬到明面上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