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赶路
作者:出走的夏天   女儿,上马守疆,下马定邦最新章节     
    那口锅后排出的队伍不再是直的,在尸身与鲜血崩溅开的地方,绕开了一个弯。
    而此处的鲜红也镇住了所有人。
    锅里是很稀的粗杂粮食米粥,一碗中也只有少半开花的米,多半是粥汤。
    对于久没见到粮食,树叶、树皮、草根都啃过一轮的灾民而言,这就是人间至味,琼浆玉液。
    第四轮十锅粥施完,天色黑了下来。
    苏如画点着火把,站于高处。
    云天问:“将军,这些饥民夜里会不会抢粮?”
    苏如画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暂时还没有自己带的兵多,但是她知道灾民多过兵卒是早晚的事。
    她说:“不能给他们机会。”
    苏如画拿过大勺子,哐——哐——哐——敲了三下空锅,声音传开,人们都看了过来。
    “本将军这不养闲人,现在要征集人手,夜里巡逻看护粮车。上半夜五百人,下半夜五百人。”
    她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心中泛起一丝不忍。但她知道,只有保证粮食的安全,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到你喝粥的那锅边找兵卒报名。”苏如画站在高处,大声喊着。
    之前都是于二驴喊的,所以苏如画现在的声音还很洪亮,能传开让更多人听清。
    她的目光如炬,不容置疑。
    “每口锅边留下一百人,自动分成两队,每队五十人。”苏如画继续喊着。
    她的手势明确果断,指向每口锅边。她的表情严肃冷厉,带着血腥和杀伐的狠劲。
    “再说一遍:扰乱秩序者,格杀勿论!!”苏如画的声音更加严厉,她的眼神更加犀利冷冽。她知道: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保持秩序,一次没震慑住灾民就会把自己以及所带的兵卒陷入危险的混乱中。
    那边喝了粥有了力气的人,开始报名。每口锅为首的百夫长正在收人。
    这边,苏如画对身边的云天和霍六说:“云天,你上半夜,带人去每口锅边调二十兵卒,五十百姓。分配巡逻,主要兵力放在粮车那边。
    顺道告诉每口锅的百夫长,天亮就开始熬第一锅粥。
    霍六,你下半夜巡逻。”
    两人领命离开,苏如画又对钱六说:“钱六,带人悄悄把那尸体抬远点,深挖坑埋了,别让人挖了去。”
    她知道新鲜的尸体被挖了去会发生什么?苏如画并不想这种事发生。
    钱六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也带人走了。
    苏如画对余下的人道:“没分给你们事的,早点歇了,明天灾民会更多。”
    第二天一早,兵卒来报,说外面来了更多的灾民。
    这并不意外,苏如画从最初垒灶熬粥就想到了。
    一会儿,又有兵卒来报,第一锅粥已经熬好了。
    苏如画沉思片刻,随后吩咐:“第一锅粥先给昨晚参加巡逻的百姓,每人半碗,就当是昨夜的酬劳。还有记得要把这事告诉给灾民。”
    士兵领命离开。
    大锅那边得了苏如画的令开始给兵卒和灾民分粥。
    苏如画又找来于二驴,叮嘱了他几句,于二驴又开始喊道:“扰乱秩序者,格杀勿论!!”在于二驴喊过几遍之后,苏如画站到高处说道:“本将军替朝廷施粥,不会让任何人饿死,但也不养闲人,能帮忙干活的,和今早一样,多半碗粥。闹事的,不守规矩的,抢粮的,格杀勿论!”
    看看下面鸦雀无声的灾民,苏如画想:很好!转而问:“各位是不是都是这河下县的?”
    众百姓纷纷回答,绝大多数人是这河下县的。
    “好,本将军现在带大家去河下县给你们谋个安置。”苏如画说罢,就要走。
    下面有百姓问:“我们愿意跟着将军,不用安置我们。”说话人的语气坚定,目光中透露出对将军的信任。
    苏如画早已经分派把每口锅跟着两车粮。余下的粮在行进过程中就开始落在后面。
    这会儿她指着粮车说:“本将军带的赈济粮已经不多,大家看看还能吃几天?带着你们一起往下走,你们能分到的粥会越来越少。你们是要跟着本将军喝风不成?”
    苏如画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他看着眼前这些灾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她知道,自己必须要给这些灾民谋个出路,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让他们不再成为流民。
    却不想人群中有人说:“可我们不跟着将军,风都没有的喝。”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位将军来之前,他们真是土都吃了,而他们眼看着自己身边的人,吃土吃死。可是不吃就饿的实在受不住。
    如果不是将军来了,他们不是已经饿死了就是吃土撑死了。
    现在这位将军也要走了吗?将军都不管这些他们了,他们可怎么办?
    苏如画看出了灾民们的疑虑,“不会的,大家信本将军,一定安置好大家再往下一处去。”
    灾民开始有人相信,也有人怀疑,但看着这将军确实没扔下大家,而是要带着大家一起走。那就是一边赶路一路施粥的走,到底是也没起乱子。
    又走了两天,江北回来报:以现在的脚程,再有两个时辰就能看到河下县城。城门处盘查甚严。
    苏如画回头看看身后的黑压压一片人群,那是两千大军和三千灾民。
    是的,三千灾民,因为上次施粥,每口锅都煮了十锅粥。
    每口锅负担两百兵卒的口粮,也就是四锅,余下六锅就是灾民的。
    五千人,这到的河下县,还不得吓得人家关城门?
    她苦笑一声,要自己是县令,那也必须关城门。
    苏如画传下话去,“余粮不够了,现在要赶到河下县去要粮,还是那句话:守着规矩,否则格杀勿论。”
    两天下来,跟着每口锅的两车粮,灾民们是眼见着吃没了。
    苏如画回头看着士兵和灾民们,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饥饿。
    他们已经走了两天,还是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和水的情况下。
    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河下县,他们难保不会饿死在路上。
    但是,就算到了河下县,县令也极大可能会关上城门,不允许他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