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接应
作者:出走的夏天   女儿,上马守疆,下马定邦最新章节     
    三人带着三个孩子顺流而下容易,从河里出来后苏如画犯了难。
    全身湿淋淋再带着三个孩子,什么时候找到大家投宿的客栈不说,这一路水痕,如果真有山匪追到这,摆明了给人指路呢!
    几次回头看地上的水痕,几次想开口,却欲言又止。
    说了又有什么用,还能脱光了不成?只能快点找到客栈,换下湿衣。
    之后大家再连夜上路,方可防止夜里生变。
    望一眼在前方探路的李海,再看看走在三个孩子前面的姜遥岑,苏如画的心里七上八下。
    先是小女孩子接连摔倒了两次,最大的男孩子又摔倒。
    扶起孩子,苏如画蹲下,拉着孩子的手,“是不是累了?”
    “不累。”哥哥抢着答。
    “我也不累,能跟上。”弟弟说。
    “我不疼。”妹妹眼里一包泪。
    苏如画感知到孩子们的惶恐,心里一疼。
    又犯了难,既不想挫了孩子们的心性,又需要加快赶路速度,不硬把他们抱起来,还有什么方法解决?
    “嗯!”苏如画点头,“你们都很厉害,还不累,姐姐都累了,我们歇一会儿吧!”
    姜遥岑投来询问的目光,苏如画全当没看见。
    小女孩依偎到她身边,小嘴巴贴在耳边说:“姐姐哪累了?我给你揉揉。”
    苏如画的心化成了一摊水,也一下有了主张。
    “是吗?姐姐肩膀酸,后背也疼,妹妹来帮忙揉揉吧!”
    妹妹果然来给苏如画揉起肩膀。弟弟也过来,给苏如画捶起后背。
    苏如画蹲在地上,又仰视了姜遥岑身影,那松一样的身形停住,貌似在观察。
    “哎哟,蹲着腿酸了。”苏如画说着站起身,“肩膀还是酸,再揉揉……”
    “姐姐站起来够不到呀!”妹妹有些着急。
    大的男孩子也想来帮忙,一样是够不到。
    “那姐姐背着妹妹,妹妹给姐姐揉揉,姐姐也好走走,脚都麻了。”苏如画笑笑的,一点看不出算计。
    “嗯!”妹妹点头。
    苏如画背起妹妹,看向姜遥岑,挑挑眉。
    姜遥岑向李海的方向扔出了什么,两块石子落地的声音。
    姜遥岑也蹲下身,问弟弟:“能给哥哥揉揉肩吗?”
    弟弟点头,姜遥岑背起了弟弟。
    李海赶回来,有样学样,说要揉揉肩,背起了哥哥。然后一刻没停,展开轻功,又去前面探路。
    生搬硬套,都不会演一下!苏如画心下好笑,也就欺负孩子小好骗。
    三人速度加快,很快走出河滩,上了官道。
    “妹妹揉得真好,姐姐都不累了。”苏如画用脸颊蹭蹭小女孩的手,心里还在意着地上的水痕。
    忽就看到远处李海停在了一架马车旁。
    定国公府的马车居然返回来接他们了!!
    苏如画撒开欢跑到马车旁,李海已经换上了干衣服,“苏姑娘先上车,把湿衣服换了吧!”
    “好!”苏如画也不推辞,进轿厢中一眼看到叠好的几身衣服,这是准备好接应救出来的人。
    想到那四个女人,鼻子不由得就一酸。
    忙忍住泪意,换了一身干衣,把小女孩的湿衣服也扒下,用一件大人的衣服裹住,再用袖子一绑。
    掀开车帘,看姜遥岑背着弟弟也到了,让出车厢给两人换衣服。
    苏如画抱着妹妹坐在了车夫旁边。
    “大叔,你怎么知道上这来接应?”她想知道这大叔这是得了谁的指导,会是赵湖吗?
    “二公子吩咐的,让老奴把人送到了,带衣裳和吃食来分开的地方接人。”车夫乐呵呵,二公子吩咐的怎么会有错?
    苏如画心下惊讶,才发现,这就是他们和车马分开的地方。难怪一路走来觉得眼熟。
    村长爷爷说过的,记地形不只是要记住去路,更是要反记下归途,这次居然匆忙之下没记准。
    让三个孩子坐在轿厢里,可是三人六只眼睛水汪汪的看着她,苏如画心都化了,陪三小只坐了进去。
    三小只在车里坐着坐着就点起了头,没一会儿睡着了。
    车停下,苏如画打起车帘张望,是到了客栈。
    想着把睡着的小人抱进去,不想刚一动,三个孩子醒了,惊慌的瑟缩在一起,四下打量。
    苏如画抱起两个小孩子,看见过来接他家主子的流年说:“流年大哥,帮忙抱到我娘屋里。”
    最大的孩子很惊慌,推开流年的手,苏如画回头看他,“乖,这位哥哥是好人。”
    孩子才让流年抱起。流年走到前边,“苏大娘住在这边,姑娘跟小的过来。”
    没手敲门,在门外喊:“娘,快开门。”
    画儿娘应着,“来了,来了。”打开门。
    苏如画抱着两个孩子冲娘笑。
    “你这是又把谁家孩子抱回来了?”画儿娘无奈摇头。
    画儿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比她小的,在村子里就时常把别人家孩子抱回来。
    “咱家的。”苏如画笑哈哈的回。
    “又说混话。”画儿娘接过流年手中的孩子,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苏如画道:“谢谢流年大哥。”
    流年忙说:“苏姑娘客气。”退了出去。
    “你们说是不是咱家的?”苏如画早看出来,这几个孩子除了自己谁也不跟,路上肯让姜遥岑和李海背都是看出是跟自己一起的。
    她明白一定是孩子娘的话让他们以为只能跟着自己,可是她不想再问,也不想让孩子再去回忆。
    “是谁家的孩子不要了?”画儿娘猜苏如画是从哪捡的孩子,可看着又不是面黄肌瘦家里养活不起的,满眼疑问的看着自家闺女。
    “他们是一家的,爹娘让山匪……”她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说,“都没了。”
    画儿娘一听眼里就泛上了泪,“这可怎么说的?怎么就……唉!”
    “我救下了他们,他们就只认我,以后就是咱家的了。”苏如画说得理直气壮,笑得眉眼弯弯,看着三个孩子问:“是不是就跟着姐姐了?”
    三个孩子并排坐在床边,点头。身上还裹着大人的衣服。
    “这是我娘,你们就叫大娘吧。我出去给你们买身衣服。”苏如画拿了娘的荷包就要往外跑。
    才到门口,又折了回来,算算时辰怕是有三更了。
    “娘拿旧衣服给他们改一身先穿着吧!”画儿娘拿出针线盒,又拿了件旧衣,坐在灯前。
    苏如画在柜里翻了翻,果然又找出一床行李,铺在地上,“算了娘,先睡吧!”
    画儿娘也不动地方,“你带着他仨先睡,天亮能粗粗改出三件来穿。”
    苏如画打了个大的哈欠,“娘快睡,明天再说。”上床铺好褥子,让三个孩子躺下。
    三个孩子躺好,又给她盖上被子,“好了,睡吧!”
    画儿娘拿出针线,“没事,反正白天也是坐在马车上。”
    忽又有人敲门,苏如画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