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女君驾到57
作者:了了晴山见宿空   每次快穿,总有大佬送送送最新章节     
    “陛下果真是不同的!”
    摄政王微微一笑,心情一下子就愉悦了,为了他和女君之间毫不见外的熟稔。
    陈葭着急了,“你快说啊,不要卖关子!”
    吊人胃口,人干事?
    摄政王清清嗓子,开始解答陈葭的疑问,“你猜得不错,行南确实有苦衷。他不考科举,不是因为不去,而是不能!”
    “哦,这是为什么呢?”陈葭双手托腮,非常好奇。
    “葭葭还记得,第一个被先帝判流放之罪的秦氏一族吗?”摄政王提问,陈葭搜刮了一下原主的记忆,这才点点头。
    “秦淮明身为兵部尚书,却在皇储之争中站错了队,与当时仍是皇子的先帝有隙。先帝一登基,就将秦淮海一族流放了,并且三代之内,都不得进入仕途。行南正是第三代。”
    摄政王淡淡来了一句。
    若非如此,秦行南怎会甘心为他所用?
    “原来如此!”陈葭了然。
    摄政王又问了一句,“如此,陛下还敢安心用他吗?”
    当初流放的路上,秦氏一族的老幼都没能扛过去,真正走到流放地的族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而走到流放之地的族人,又有什么样的好日子过呢?
    行南此人,深不可测,若是用得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陈葭想了一下,肯定地点点头,又不着痕迹地恭维了摄政王一把,“有无恙在,我是能安心用人的!”
    摄政王唇角的弧度扩大了一些,轻轻颔首,“既是出自臣府中,定当不容有差池!”
    这便是摄政王一诺千金的保证了!
    陈葭笑容灿烂,向上摊开手掌,伸向对方,“今后,也拜托无恙了!”
    无恙啊,要一直一直站在我这边哦!
    摄政王毫不迟疑,伸手覆上去,郑重回复,“此生——万死不辞!”
    二人相视一笑。
    敌军被我方军队像赶羊一样,不停地往外围赶,连他们的辛辛苦苦扎根经营的老巢都顾不上了,跑得远远的。
    黄策将军在追赶的途中,俘虏了不少敌军,这些都是免费好使的徭役人员啊!
    相信连轴转的高强度徭役下,他们逃跑的心思一定会泯灭,而敌军也会因为损失大量的士兵而伤筋动骨。
    起码,近五年,这些不事生产,专靠侵略抢夺的鞑子们不会来犯了。
    嘉行关恢复了久违的安宁,侥幸解了毒活下来的士兵大部分都选择了退役,元气大伤后身体素质不如从前。
    即使留在军营,下一次打仗,牺牲的概率远比旁人高了三分。
    陈葭理解这些人的选择,张掖爽快地应了这些人的请求。
    有了两位主子的许可和拨款,该发的补贴,张掖通通给退役军士们补齐,让他们回去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生活。
    军营中损失了一批人员,便通过新一轮征兵来补充兵力。
    这新兵招募一事,就全权交给了张掖来负责。
    陈葭和摄政王二人也踏上了回京之路。
    黄策将军护卫二人回京,行南却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接到了拂云送过来的任命文书。
    他被外派到青鸟国最南部的华阳县担任县令一职,华阳县和虞世南将军镇守的嘉陵关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可见此地的贫瘠。
    据说,那里长年瘴气弥漫,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想要在这里干出点什么实绩,难上加难!
    行南没有拒绝,事实上也无法拒绝这封委任书。
    长平王若是意在天下,他怎么也不会离开他的麾下。
    可惜,长平王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那么他那些抱负,就只能靠手中这封文书实现了。
    无论有多艰难,他的初衷都不会改变!
    华阳县是他官途的起点,若是治理得当,便是他最好的跳板!
    行南收起文书,第二天送走陛下和前主子,便领着黄策将军分拨给他的一队护卫上路了。
    还没到目的地,先等到了徐文州的飞鸽传书,不必打开,他都能猜到徐文州说了什么。
    打开后一看,果不其然,某人措词激烈,不加修饰,行南都能想象对方写这封信时的心情有多么激动。
    他微微一笑,提笔回了一封,勉励仍在王府急得跳脚的某人。
    徐文州: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久等不至的小伙伴,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官老爷,他可还是个布衣啊!
    这叫心高气傲的徐文州如何能忍!
    因此,长平王一回京,他就提前在书房恭候了。
    从早到晚的等啊,越等越心焦!
    他都要怀疑王爷是不是被陛下扣留在宫内了,终于等来了明鹤,他冷着一张脸,递给他一张任命文书。
    心里还是很不爽的,这些谋士自诩谋算无双,就是不够忠诚,见风使舵的本事令人不齿!
    他和拂云对自家主子忠心耿耿,自然看不惯这些人另谋高就,摆明了就是不忠!
    也就主子仁慈,特意向陛下推荐了府上可用之才。
    徐文州拿到任命文书,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县令,都令他喜不自胜。
    拂云的冷脸,被他自动忽视了。
    朝堂上,不少官员老生常谈,催促陛下尽早确定人生大事。
    礼部侍郎率先出列:“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后啊!”
    户部尚书紧随其后:“臣附议,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陛下,是时候考虑您的终生大事了!”底下的官员异口同声,言辞恳切。
    陈葭环视一圈,目光停在了唯一未开口的摄政王身上。
    隔着面前的珠帘,同他遥遥对视一眼,念从心起,突然就有了决定。
    她抬手,制止了官员们此起彼伏的“臣有事启奏”“臣附议”之类的话。
    “便依众位爱卿所言,朕会好好考虑婚事以及——王后的人选。”她含着笑说出了“王后”二字。
    某人眼观鼻鼻观心,垂眸不语,实则耳垂尖尖已经有了几分热意。
    众官员心里一突,有了不好的预感,又说不上来为什么,只能拱手称道:“陛下圣明——”
    好不容易陛下同意了考虑婚姻大事,他们却没有一点成就感。
    看似占据了主动权,实则完全陷入了被动!
    陛下,您不对劲啊!
    下朝后,众位官员陆续出来宫门,眼神滴溜溜地乱转!
    到底哪个面憨心奸的小人得逞了?
    快站出来找打!
    陈葭不知道自己的一时兴起,竟惹得这些官员心潮起伏,没了安生的日子,都在四处打探消息。
    陛下您,究竟看上了哪家的好儿郎?
    或者说,陛下您究竟看中了哪几个青年才俊?
    不要卖关子了!
    他们都快被钓成翘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