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郊外,某集团军内,三天前,这里就来了两辆大巴车,在经过层层检查核对后,这两辆大巴车搭载着若干核物理学家来到了这里一个核心的训练场地。
车辆一停稳,上面的学者们纷纷迫不及待的带着各种设备来到了训练场旁的一处建筑里。
在这,他们按捺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围绕在一台设备前不住的啧啧称奇。
而今天,就在十分钟前,在带队陈老的命令声中,这台被他们研究几天的聚变反应堆被摁下了启动钮。
一分钟后,缺乏后继燃料的反应堆发出停堆告警后自动停止了核反应。
和此前章成铭最初的测试不同,这台改良后的反应堆更加的灵敏,控制程度也更加稳定,检测设备也更多,更不用说在充当底座还有着沉重的电芯设备。
“成了!成功了!!”
多名研究员亢奋的拥抱在一起,有些人原地鼓掌,有些人乐得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宣布,但他们都是从事多年核应用研究的专家,他们从现场传输到安全屋里的各种数据上,已经清晰的看到不管是刚才那点反应过程中转变的输出功率,还是内部工业摄像头拍摄下来的画面,就已经清楚的知道结果:
——成功了!
数名身着生化服的士兵操控着机器狗迈向中心的那台反应堆,大家支棱起耳朵,聆听着现场同步传回来的画面。
只可惜……
除了机器狗金属爪子落地的声音,以及降温风扇所发出的风噪声,没有盖革仪遇到放射性物质时所发出的恐怖咯吱声,同步画面中的辐射放射测量仪的指针也犹如被焊死一样,牢牢的停在最左边没有丝毫的动静……
“成了!绝对成了!”
现场已经有学者开始抹眼泪了,
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回想起探索路上的艰辛,哪怕眼前的这台设备并不是自己的心血,但自己能见证第一台设备在赛里斯的大地上诞生就已经足够令他们难以抑制心中的情绪。
为了安全起见,哪怕机器狗已经探测过了一遍,那些身着生化服的士兵们依旧携带着各种仪器和设备,对现场再一次进行了复查。
并特别将反应堆的情况,通过携带的摄像机,将反应堆此刻的各种状态通过画面实时传输回安全屋。
十分钟后,确定现场完全安全,所有研究学者们飞快的奔向那台反应堆,用最近距离的方式,去检查设备刚才经历过的一切历史痕迹。
三十分钟后,在众人喜悦的注视下,负责此次试验检测的陈老挥舞着有些颤抖的手,向旁边的一位通讯军官招手示意。
随即,一台内线电话迅速的接通了正在帝都权利中心等待好消息的几位大佬:
“报告各位领导,章成铭同志研究的核聚变理论没有错误,小型应用反应堆实验……圆满成功!”
陈老用有些发颤的声音,向电话那一头的几位高层汇报了实验的结果,而那边传来几声轻微的欢呼声,和一个熟悉而又清晰的声音:
“谢谢陈老!”
随即,好消息立刻传递到了正在焦心等待的航天局,坐在办公室里的张局终于等到了眼前那部红色电话的铃声。
“喂,我是张仕国。”
报出自己的身份,张局很快便听到对面传来一个铿锵有力的命令:
“点火实验成功,开始执行南天门二号计划。”
“是!”
张局放下手中的红色电话,兴奋不已的他挥舞着双手恨不得仰天长啸,这个消息令他太振奋了。
按说导致这一切的发起人……
章成铭,此刻的他正和陆英豪在一起,和一个小时前的陈老他们一样,缩在一个房间中,透过厚厚的防护玻璃注视着山脉中的那栋建筑物。
“3……2……1,点火!”
随着点火命令落下,那栋建筑物没有封闭的下方冒出些许白烟,然后便犹如惊雷般的发出一声巨响,一道淡淡的火焰从建筑物下方直喷而出,巨大的气流搅动着附近的植被不住的摇曳着!
“点火成功,保持10秒!”
“明白,保持全功率输出10秒!”
“全角度测试泵摆程序。”
“明白!”
在操控员的控制下,发动机的喷口开始小范围的上下左右甚至微微转圈式的在摇摆晃动着,喷口长长的火焰就像是被舞动的烟花在空中上下晃动着。
十秒钟后,控制室里,指挥员传出新指令。
“推力降至50%。”
“明白,降至50%推力。”
发动机在操控员的控制下,在一秒钟内迅速的缩减了推力,尾部的火焰极速变小。
又是十秒后,指挥员这次直接让发动机重新恢复最大功率。
然后又直接将功率调至最低20%的输出功率上持续输出。
在完成最低功率的输出测试后,还要不断的微调变换推力,来测试发动机细微的推力变化级数。
就这样,这台发动机不仅来回的变换着推力,甚至还要发动机关机后,再进行点火测试。
这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测试现场,和普通火箭发动机上来点火后,持续长时间全功率输出不同,这台发动机在进行长时间的全功率输出外,还少见的做着各种变推力的输出测试。
二十分钟后,第一次测试完成,安全屋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恭喜啊,小章同志,你们星海又多了一种新型发动机,而且还是可变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测试站的站长和以往一样,陪在现场观看了整个火箭发动机测试的过程,第一时间亲眼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谢谢您这么久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章成铭握住对方粗糙的大手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可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
这个测试站地处赛里斯中南部,交通不是太便利,所以国内很多民营企业不会选择这里做发动机测试。
当初星海在火箭城测试受辱后,最终第一次的固体发动机测试就是在这里完成,并取得资格证书的。
也就是从那次开始,星海的所有发动机都是在这里进行测试,这位老站长也在这两年里,在这见证了星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
“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
老站长笑呵呵的自谦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现在身份可不一般,自从他的火箭发动机测试阴差阳错的来到这里后,不仅给测试站带来了不少真金白银的业务收入,而且还带来了名气效应,搞得现在很多单位都想把火箭发动机测试也安排在这里进行。
……沾沾好运嘛……
半小时后,发动机冷却下来,陆英豪带着一众工作人员上前检查发动机状况,在获得足够的各种数据,以及目测状态后,又赶紧溜回到安全屋内,因为马上就要开始新一轮更加暴力,甚至模拟环境更加苛刻的测试。
这次的点火测试比上次更加凶残,上次测试还算是温和的一点点调节推力,但这次推力那就各种上下乱摆,一下子高一下子低,甚至在测试中还像姿态发动机那样连续、单点的快速喷射工作……
这种测试简直就是要把这台发动机往死里整的那种节奏!
这也没办法,因为这台发动机就还真要这样测试,因为它的设计目标,以及使用环境和使用范围……还真得让它有这样严苛的要求!
这样的测试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结束,当它从测试台上被小心的拆下来时,站长看它的眼神都不对了。
因为他可是看到了,甚至有些测试中,发动机在达到最高温度后直接关机。
普通发动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自然冷却就行,但是这台发动机却要经受喷口处喷射水滴来进行极速降温的考验测试……
这尼玛是什么测试?
什么环境下会让发动机在最高温度下突然遇到水珠?
这妥妥的是外太空返回后,遇到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甚至是雷雨云层中的模拟测试!
不过站长也知道保密规定,他看到了,但他不能问!
哪怕他心中再怎么激动,再怎么有无数好奇的问题,他都得闭上嘴,只能用灼热的眼神注视着这台饱经摧残的发动机。
发动机卸下后装车,在警车的护送下被直接连夜专车拉回了鹏城星海的厂房里。
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们立刻将它摆放在工作台上,小心仔细的拆下它身上一个个零件。
每个零件不仅都要经过工作人员肉眼和放大镜的仔细观察,更要经过探伤测试检查,以供后续的研究使用。
特别是经受最为残酷考验摧残的尾喷口,更是被重点观察。
要知道,这地方今后要投入使用的地方,可能还有更加恶劣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任何细微的裂痕,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章成铭也少有的全程陪同着,一同陪伴着所有工作人员完成着这项工作,可见这台发动机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两天后,在测试台那边,以及拆解后各个零件的一项项分析报告陆续的出现在章成铭和陆英豪的案头上,两个人顶着通红的双眼,一项一项的查看着每一个汇总上来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基本上没问题,发动机在38—44%区间的变推力过程中,会出现轻微的震喘这个现象,我觉着问题不大,毕竟普通发动机的喷口都会有海平面版和真空版两种,而且燃烧室的设计也要考虑胶基燃料在两个环境下的区别差异,我们这个是在两个环境下都要使用的特殊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程序设置和提醒飞行员,尽可能的从45%跳过中间的震喘段,直接压到37%的推力来避开这个现象。”
陆英豪在检查完推力变化过程中,和震喘产生的震动曲线及推力曲线数据变化后,给这款发动机下了合格判定。
“我同意,不过我的看法是不用留那么死的余量,直接将这个推力值段设为50—35%,对于空天战机来说,使用上低功率时基本就是准备起飞和落地后极速降低功率,别忘记战机自身就有那么重,在大气层内,它更多的时间都会保持70%甚至100%的这个区间进行巡航,以及发现目标后可能出现120%的最高输出范围,这一段功率才是它们最常用的。”
“如果是使用在上面级,甚至是登陆月球这种外太空使用环境,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不用考虑大气层内的使用范围,直接避开了双环境下的这种局面。”
章成铭同意陆英豪的判定,但随即立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陆英豪把两人讨论的结果给打入说明文中,在点击保存后突然问道:
“那如果用在火星上呢?那里的气压可比蓝星上小很多,要不要我们找航天局帮忙,找个类似的环境测试一下?”
“你算了吧!现在都忙成这样了你还想给自己找事做啊!现在月球上的事情还没搞完,你就想火星上的事了……这些后续的改进工作给他们去完成吧!”
章成铭没好气的笑骂着自己的技术总工,不过眼睛,最终还是落在了那份报告上的几个字。
《yfb—20多用途变推力发动机》
三个首字母yfb,就是液态、发动机、变推力三个词的首拼音缩写,本来在yf之间还有个j,也就是说明使用胶基燃料,但后来不管是星海的设计师,还是航天局的设计师们都觉着——这个字母没必要再出现了。
因为今后的液体发动机,几乎都会是采用胶基燃料,反而是传统的液氢液氧这种东西变得少见,缩写就是为了简化说明,都成为主流了那还要专门提醒大家这是胶基燃料反而多此一举。
毕竟……三个字母大家都念的有些拗口了,恨不得直接俩字母甚至俩个方块字更好。
没错,这就是章成铭和陆英豪他们星海在经历这么长时间后,终于搞定的第二款液态发动机。
之前那款10n的微型发动机虽然陆英豪嫌弃得不要不要的,甚至想拒绝在设计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星海搞出来的第一种液体发动机;
母不嫌子丑,甭管它再丑、再怎么不好用,它也是星海落地的第一种液态发动机!
而现在这台yfb20发动机可是凝聚了星海无数设计师这两年的巨量心血。
星海的设计师在液体发动机的经验不算多,即便有,之前接触也是传统液氢、甲烷、煤油这种一点火就全功率输出的发动机,在变推力发动机上的积淀……
那基本上可以说是空白的!
在和航天局达成合作关系后,章成铭他们迫不及待的要了那台金牌7500n变推力发动机来进行研究,只是拆开后发现……
尼玛,这复杂程度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虽然起点低了点,目标又大了点,但星海的研究员、设计师们并不惧怕挑战,他们在吃透这种发动机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后,大家集思广益,开创新思路和想法来设计自己的液体发动机。
对于星海想搞液体发动机,航天局那边原本是不太赞同的,因为航天局这边有更多的人才和专门的设计院,他们有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研制,他们更希望星海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开发登月的其它相关项目。
但章成铭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张局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可这种新型发动机并不是使用传统的液氧液氢甲烷煤油甚至是肼类燃料,而是使用能量密度、比冲更高的液态胶基燃料。
玖爪上使用的那台7500n变推力发动机经过改进后,只能说优化了它的设计,但它毕竟还是基于肼类燃料设计的,燃烧室、燃烧效率都不能完全发挥出胶基燃料的强大特点,甚至胶基燃料还要迁就原先的燃烧室的结构和强度,弱化一定的燃烧效率来避免出现问题。
而且哪怕今后再继续优化,它的定位目标依旧还是7500n,也就是一吨以内的推力,这点推力在此前应对中小质量体积的卫星、探测器使用是足够的,但是随着未来登月几十吨几百吨的登陆载荷……
它那点推力简直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所以必须要真正设计和制造出,属于液态胶基的专用变推力发动机。
只是那时液态胶基燃料还属于空中楼阁,连空中反应舱都还没设计出来落在纸面上,难道让那些设计师在连热量值、粘稠度,燃料特性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去研究新型发动机吗?
而且除了章成铭能提前知道液态胶基燃料性能的这个优势外,星海还有另外一个优势:
——各种新型合金材料!
现在的星海在材料界,已经被材料学者们誉为魔法口袋。
意思就是这里隔三差五的便能折腾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新型材料,每一种出现,都能让材料界欣喜若狂。
就是基于这两种优势,章成铭最终决定还是得星海自己啃下这块硬骨头,哪怕进度慢点,也得一点一点的搓出属于自己的变推发动机。
为此陆英豪和章成铭带领几个人负责前期的预研,为中后期的深入研究做技术储备。
而去年在帝都,章成铭专门和军方交换了些特殊产品的研究许可,其中就这种变推力发动机。
因为章成铭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用来给火箭使用,毕竟固态胶基燃料火箭已经基本足够使用,液态胶基燃料成本又太贵,距离大规模的应有还有些时间。
所以他的第一目标就是大规模登月使用的复用发动机,以及可以直接拿来给军方空天战机使用的复用发动机。
这两种发动机看似不同,但把它们应用产品的目标稍微归纳一下,你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很有趣。
空天战机自重通常空重在20吨以内(空重就是没有燃油没有其它配件状态的空机重量,别搞混了),满载40—60吨之间,太小了带弹量不多,持续战斗能力不足,太大了也不划算。
考虑到如果战斗时,或日常使用突然情况损坏一台发动机,至少还有另一台能够保证飞行员飞回来的双发标准,双发以上基本都是这种空天战机的标配状态下。
一台标准推力为20吨的变推力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能达到120%,最小能憋到20%……
那么只需要两台,就可以轻松将一架标准装弹和燃料状态,全重40吨的战机送入太空。
如果是装载最大的载弹量超过了两台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那也不怕,在翼尖处安装两个小型火箭助推器就行。
起飞时发动机的功率足以让战机利用空气的升力起飞,在冲破大气层的过程中利用好这两枚火箭助推获得更多的推力就行。
唯独的缺点就是用完这两枚助推火箭,在返回大气层对敌发动进攻后,不把飞机肚子内的各种炸弹扔到敌方脑袋上……过重的战机就只能在大气层内飞……
而如果把这种发动机使用在月球登陆设备,换算月球重力只有蓝星上的六分之一,那么就意味着一台这种发动机最大可以将120吨的物资运送到月球表面……
没错,所以yfb20后面这个20不是它的序号,而是代表它的标准推力是20吨!
在和军方定下这个推力技术指标后,军方表现出来的期待和配合比航天局高了无数倍!
毕竟航天局没有这种发动机,也依旧可以依靠各种火箭把人员和物资送上太空,但军方没有这种发动机……
他们的飞行员只能眼巴巴在一万多米的高空上,仰望似乎近在咫尺,但却遥不可及的太空。
也就是这种期待,让军方极为配合星海对这台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各种能给的实验场地、条件是近乎有求必应,能做到的全部做到,做不到的……
也要想办法办到!
章成铭和陆英豪分别在这份技术说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电子版的说明立刻通过内部线路发送给了军方和某家战机制造公司。
已经通过内部消息知道这款发动机进行测试的技术员们早就已经翘首以盼这份说明。
打开后立刻阅读起这份说明中的各种参数和性能指标,在无数啧啧声和感叹声后,将这台发动机的最终尺寸、外形规格给植入早就准备好的几款新型飞机设计图中。
很快,在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某个省份,一个超算中心的无数国产芯片开始疯狂计算海量的数据。
而它们计算的内容和数据基础,正是此前在北边火锅省里各种高速、超高速甚至超激波风洞吹过的某款空天战机。
当最终数据完成计算,设计师们相互庆贺之时,新型战机的样机批文也同步下发到达这家公司企业,一同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份文件,里面内容很简单:
加速南天门二号计划,立刻不计成本代价,加速样机研制并最终投入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