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郑家仁的邀请
作者:太子东   重生农村,跑山养鸡开矿,发大财最新章节     
    在刘运长的一通骚操作下,鸿运公司的负面影响消散于无形了。
    倒是真的把山泉水的名气也打了出去。
    刘运长松了一口气。
    王建国和武双齐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迎接澳门回归的庆祝活动上去了。
    刘运长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郑家仁却又找到了他,说是有事情要请教他。
    按照郑家仁的想法,单靠松岗煤矿产的那点煤,根本解决不了当前和今后的困局。
    首先,一大批下岗工人就没法安置。
    人员没班上,社会就不稳定。社会不稳定,就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还谈什么生存,更不要提发展了。
    “那郑老哥的想法是?”刘运长问道。
    “两个字,改革,四个字,改革转型。”郑家仁眯着眼睛说道。
    “现在,松岗矿最主要的是解决生存问题。一万职工,三万家属,要有工作,要有饭吃。”
    “我倒是可以帮着安排一些岗位,但是,解决一二百人还可以,再多就难了。”
    刘运长一脸真诚的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老弟的心意我领了。”郑家仁却是说道,“靠嗟来之食,吃不饱饭的。”
    想当年,郑家仁一家就是从山东逃荒来到东北的。
    “我是想让煤矿转型,以煤为主,以非煤为辅,多元发展。”郑家仁接着说道。
    “不过,我们资金有限,转型产业也不好选,一下子也做不大,没有老弟一步到位的那个实力。”
    刘运长听着,便插嘴道:“老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努力把矿井先做好,熬过这两年,我敢保证煤炭会迎来机会。”
    “熬不过去哟。”郑家仁苦笑一声。
    刘运长这时也才知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矿五年时间共生产原煤150万吨,但是由于市场的原因,产值仅为万元。而外部陈欠高达6500万元。
    可想而知,煤矿得困难到了何种境地。
    从1990年至1999年十余年间,矿里的主要工作是以清欠为主,结果未能清回的欠款达3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杉松岗煤矿拖欠职工工资12个月,计1300万元,至致使工人上访;
    欠供电部门陈欠电费1300余万元,欠发工资拖欠电费致使电业部门下停电令,导致生产停摆。
    欠银行贷款及利息4300万元,银行对企业的一切投入予以扣留。
    欠税务部门税款1200万元,税务部门不许煤矿对外开销售发票,造成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法运行。
    内外欠债累计1亿1千万元,这对年产仅为三十余万吨的煤矿来讲,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刘运长听了以后,内心震动不已。这要是个体老板,估计早就破产跑路了。
    “工人不好活。我得开创些产业,把闲置人员安置了,带着企业扭亏脱困。”郑家仁一脸无奈的说道。但眼神却是异常坚定。
    看到刘运长讶异的目光,又笑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要不,你以为我这矿长是怎么当上的?”
    听了这话,刘运长竟有些感动,还有些苦涩。
    明显是别人不想干,才轮得到郑家仁了。说好听的是授命于危难之际,说白了,就是赶鸭子上架,逼上梁山。
    他突然想起自己刚刚重生小石村的时候了。
    那时,他曾强烈想要逃离小石村,去外面广阔的天地闯一番事业。可是,后来却被村民们的淳朴感动了。
    留下,是因为心中的一份责任感。
    可是,这种责任感,不是谁想担起来,就担起来的。
    要知道,刘运长可是重生而来的人,不仅有才华,还有对未来的未卜先知。
    刘运长稳了稳心神,担忧地说道:“可是转型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矿工们的生活也需要保障。”
    郑家仁点点头,表示他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困难其一定会有,我要是没点举措,更没法安抚人心了。”
    “说来说去,郑老哥是有想法了?”刘运长问道。
    “我准备将松岗煤矿进行改制,引入先进的经营机制。先将有效的资产利用起来,将债务摘出去……”
    草,这不是和他的脱壳计划有些相似吗?
    只是,郑家仁的想法是,先开办几个产业,然后把松岗煤矿的规模做起来,再进行重组。
    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不是短期内能办到的。而且,想要迈出第一步很难。
    郑家仁的设想,第一步就是把矿井进行承包制改革。
    现在松岗煤矿没有资金进行矿井投入了,也就调动不了工人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
    所以,他想推行个人承包机制。
    有钱的有能力的人,可以把矿井承包下来,负责投入和生产组织等。
    松岗煤矿与承包者签订合同,约定以固定的价格支付给承包者,收购其所产生的煤炭。
    也就是所谓的吨煤生产成本。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煤炭销售,必须通过松岗煤矿进行销售。
    这样,既保证了资金集中到松岗煤矿统一管理和使用,又解决了矿井的投入问题。
    而松岗煤矿,就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推动转型发展。
    刘运长内心极为震撼,这郑家仁,不简单!心有天地啊。
    承包者的选择,以竞标的方式产生。
    郑家仁邀请刘运长来,不只是想跟他探讨改革,而是邀请他参加矿井承包的竞标。
    这是郑家仁怕首次推动失败,以后就实施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说白了是让刘运长给他托底的。无论如何,第一次承包,一定要有人接盘。
    刘运长决定参加矿井承包的竞标,毕竟郑家仁开口了。他可是欠着郑家仁的人情的。
    当然,他也有他的考虑,这不只是简单的帮忙,他相信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渗透到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营当中,对于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好处。
    而且,他突然感觉,在企业改革这方面,郑家仁有着过人的思维和智慧。
    他突然想到了鲁城机械厂改制,也许郑家仁可以帮上忙吧。
    刘运长虽然有自信,却还没有到目中无人自大自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