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升温
作者:半颗番茄   恋综上我家,女嘉宾被拐跑怪我喽最新章节     
    此刻,她对何雨晴的好感正悄然升温,开始萌生出一种能称为喜欢的情感。这是林小沐人生中的首次体验。
    是的,她已经二十一岁了,却从未真正谈过恋爱。大学里不乏出色的男生,但林小沐始终未能心动。朋友们纷纷有了伴侣,她却依然保持着矜持,坚信人生短暂,只够她专一地去爱一个人。即使身为大领导的女儿,面对众多追求者,她也能坚守原则,只为等待那个对的人。
    现在,这个人会是何雨晴吗?林小沐心中暗想,不由自主地抬眼看去,却发现何雨晴恰巧也在低垂视线。两人四目相接,树影婆娑,晚风微拂——何雨晴适时地收回了目光。
    如果是在现代,或许她会毫不犹豫地吻下去,最多换来一句“你这家伙真大胆”。然而,这里是1970年代,尽管自由恋爱的风气正在兴起,但林小沐毕竟是大领导的女儿。
    即便大领导再宽容,也不可能对女儿的感情进展视而不见...当然,如果他们明确关系后再亲昵些,只要大领导对何雨晴满意,可能就会默许。但现在两人仅数面之缘,这样的举动可能会让大领导觉得太过唐突,瞬间打破所有规则。
    从遐想中回过神,林小沐重新回到现实中。
    正如何雨晴所料,她刚才确实也想到了两人在傍晚微风中接吻的画面,这些在浪漫爱情小说里不正是常见的场景吗?两个心意相通的年轻人,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知到彼此的情感,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林小沐脸颊再次泛红,心跳也不由得加快,呼吸也略显急促——
    \"该转弯了。\"何雨晴的声音打断了林小沐的遐想。
    原来林小沐过于沉浸在思绪中,竟没注意到前方已是一棵大树。如果不是何雨晴提醒,马正厩可能就要撞上了。\"哦哦。\"
    林小沐急忙避开大树,心中对自己的失态感到一丝尴尬。
    \"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何雨晴此刻带着些捉弄的口吻问道。
    其实,他知道林小沐在想什么,只是想逗逗她。
    \"没……没什么。\"林小沐自然不会将内心的想法说出口,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两人继续前行。
    这时,何雨晴突然记起了妹妹何雨水即将高考的事,于是打算向林小沐咨询。
    \"对了,我们家雨水最近成绩怎样?\"
    提到何雨水,林小沐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
    毕竟身为教师,一旦谈起学生,总是滔滔不绝。
    \"你知道吗,雨水最近变化很大,她拼了命地复习。有一次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要补回之前落下的知识,因为她想考大学……我想,可能是看到你这么优秀,她也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说着,林小沐脸上流露出老师特有的对学生努力的自豪与骄傲。
    尽管她深知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愿意考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尽早就业来减轻家庭负担。对此,林小沐并未过多评价。
    虽然她出身于真正的豪门,但她绝不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她明白,她的学生中有不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能够坚持到高中已经不易,他们毕业后需要尽快工作以分担家庭压力。因此,每个人的选择和出发点不同,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她都给予支持。
    作为一位老师,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林小沐都是深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那种类型。
    得知小妹何雨水在学校刻苦学习的消息,何雨晴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他而言,在这个世上,除了大哥何雨柱和小妹雨水,别无其他亲人。他们的无私关爱和信任,让他决心以同等甚至更多的付出回报他们。
    这就是何雨晴的心声。“对了,雨水能有这样的进步,也离不开你的引导。毕竟,总有少数学生拼命努力却收效甚微,可能是方法不对。”林小沐俏皮地眨着眼睛,向何雨晴询问。
    何雨晴点头道:“那是当然,作为兄长,我不会有所保留,我把之前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都告诉了她,至于能否领悟,就看她自己的了。”
    闻言,林小沐诚恳地说:“这么说,你似乎比我更适合当老师呢~”然而,何雨晴笑着摇头。
    虽然教师可以塑造灵魂,影响社会,但这过程太慢。三年的时间,仅能改变几十个人的命运,于他而言太过缓慢。他何雨晴既然重生,注定要活得精彩,做一名教师并不适合他的追求。
    林小沐似乎察觉了他的想法,没有继续提及,而是静静地陪他漫步。杨厂长与上级领导商定好明天搬运化工厂废弃物资的具体事宜后,拿着亲自批阅的文件,让何雨柱来找何雨晴。
    远远看到弟弟何雨晴正与领导的女儿悠闲散步,何雨柱心里暗自赞同。弟弟希望兄弟姐妹幸福,他又怎能不如此?虽然身为凡人,他也明白什么是般配。普通的姑娘怎能配得上自己的弟弟?领导的女儿,无疑就是那个……对了,金童玉女!
    何雨柱为能想到这个成语感到自豪。但见两人似乎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他还是狠下心叫唤:“雨晴,该回家了!”“好。”何雨晴远远回应。
    “要走了?”林小沐尽力掩饰着不舍,依然满脸笑容。“嗯,明天还要处理化工厂送来的肥料,可能会比较忙碌,改天再来看你。”何雨晴说着,眼中流露出些许歉意,这是实情。
    既然炼钢厂的改造已经开始,身为总策划的林小沐自然无需频繁地亲自跑去找上级领导,除非有重要事项。听到这话,林小沐的眼神略显黯淡,但她很快恢复笑容,对何雨晴鼓励道:“知道了,你去吧,加油哦~”
    何雨晴点头回应,走向何雨柱的方向。当她们返回大院时,已是深夜。
    由于明天要带人去蓝天化工厂处理废物,预计会有些劳累,因此何雨晴打算早点休息。然而,在回房途中,她想起了何雨水即将放假回家,思绪纷飞,决定找于海棠谈谈。
    虽然于海棠声称暂时住在自己家中,但时间过去这么久,她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这让何雨晴感到困扰。这里所谓的“不行”,并非指于海棠白吃白住的问题,因为于海棠清楚地表示,她会将自己的部分工资作为在他们家的伙食费,这已经被何雨柱婉拒。
    于海棠甚至提及她愿意支付伙食费,是因为不想给那位吝啬的三大爷,还提到杨为民可能并未放弃,她可能会继续住在他们家,因此这笔费用是必要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何雨柱不好再拒绝,只好接受了这笔钱。
    然而,这笔钱一收,于海棠却意外地留了下来,原以为只是短暂停留,没想到竟住这么久。何雨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现在实际上是于海棠的居所,轻敲门。“来了。”屋内传来于海棠甜美的声音。
    打开门,看到是何雨晴,于海棠的眼睛亮了起来,询问道:“晴哥哥,陈康最近怎么样了?”同时,她主动让开位置,邀请何雨晴进屋。
    何雨晴进了屋,本打算和于海棠讨论离开的时间,但看着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心中涌上一丝犹豫。面对何雨晴,即使面对像许大茂、阎解放那样的人,她都能毫不留情,但于海棠是个单纯的女孩子,对她有意,却没有做出过分之事,让她难以启齿驱逐她。
    就这样,半天过去了,何雨晴始终未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她晚上来到于海棠的房间,只是一味地凝视,欲言又止,使得于海棠误解了她的来意。
    此刻的于海棠凝视着何雨晴那张自己虽不能说是朝思暮想,却深深挂念的脸庞,心跳不自觉地加速。难道……雨晴哥改变了心意?他愿意接纳自己了吗?或者……只是出于某些原因,需要找自己帮忙?
    于海棠的脸颊瞬间染上了绯红。尽管她性格开朗,但她毕竟是个尚未出嫁的大姑娘,即便与杨为民交往了一段时间,两人连牵手的亲密举动都没有,更别提其他了。此刻,她的心中充满挣扎。
    假如何雨晴真的提出了超出寻常的要求,她该怎样应对?自己该答应还是拒绝?于海棠从未经历过那种事,只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只听说过程可能会疼痛,甚至会出血……
    最终,对于何雨晴的爱慕战胜了她的恐惧。若真有此情,于海棠决定自己会咬紧牙关同意任何要求。
    然而,半天过去,何雨晴并未开口。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于海棠,叹了口气:“没事了,你好好休息吧,等雨柱回来,我会和他说的。”说完,何雨晴转身离去,留下于海棠愣在原地:“哈?何雨水?”
    于海棠心中满是困惑。她意识到,何雨晴考虑的并非她所想象的那样。回想起自己的决定,她觉得脸颊滚烫,仿佛被热水烫过。
    甚至,连双腿也因刚才的想法而微微颤抖。她望着紧闭的门,眼神复杂,灯光昏暗,让人难以分辨她是松了一口气还是略感失落。
    次日清晨,何雨晴和大哥何雨柱早早地来到轧钢厂。虽然何雨柱不再担任厨师,但他早起的习惯依然未改。他还是需要关注食堂的工作,尤其是其他厨师烹饪时。不过后厨有他的徒弟马华接手,何雨柱对此颇为放心。
    马华跟随他学习厨艺,虽技艺未精,但为人可靠,吃苦耐劳。在何雨柱前往食堂之后,何雨晴开始规划上午的日程。领导批准的文件,厂长杨厂长已经给了她,只要带上人员和文件前往郊外的蓝天化工厂,应该就能拿到物资。
    这批废料大约装一卡车,足够填满老旧的转炉。而制造所需的硝酸盐,就得从另一家化工厂运输。蓝天化工厂曾生产过一些,原料已用罄。
    做好时间安排后,何雨晴决定亲自带人去蓝天化工厂取废料,至于硝酸盐,他将交托给一个名叫杜四的新员工。虽然是新面孔,但其实已经在轧钢厂工作接近一年了。
    杜四高中毕业后进入了钢铁厂,思维敏捷且人品优良,被分配到了老技术部,他是厂里对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员工之一。
    为何何雨晴会选择让他负责此事呢?因为她已经开始着手培养一些值得信赖的心腹。在如此庞大的钢铁厂里,单凭何雨晴一人难以应付,培养亲信至关重要。何雨晴之前已有所了解,杜四家中只有一个老奶奶,父母早已离异,但每月仍会资助杜四奶奶生活,直到他高中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后,这种经济援助自然终止。
    对于这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年轻人,阿丽晴深感认同。原因在于杜四的认真态度,这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有些人看似不认真,其实是无法持久地全力以赴,而杜四不一样,他具备这份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外,他聪明灵活,通情达理,但不失正直,性格类似于她的大哥何雨柱。
    在深入了解杜四的性格后,何雨晴放心地把他作为亲信培养。“杜四。”她唤了一声。此时时间尚早,办公室里还未人多,但杜四勤劳,反应灵敏,听到呼唤立刻赶来。“晴哥,找我?”他对何雨晴的称呼与众不同,其他人通常叫他何同志或研究员,或者直接喊名字,亲密点的可能叫雨晴或雨晴哥。唯有杜四,像社会上的混混一样称他为晴哥,但何雨晴并不排斥这样的昵称。
    “杜四,你今天上午去郊区的春风化工厂,跟他们谈谈,我们需要一百斤左右的硝酸盐,价格控制在八百元左右。”她问道,“你有信心处理吗?”
    “没问题。”杜四自信地回答。他外表黝黑瘦弱,像个来自农村的朴实青年,但其实心思细腻。这就是何雨晴派他去的原因,旨在锻炼他的交际谈判能力。至于价格谈判,他不太关心,因为费用由工厂报销。
    “好的,这事就交给你了,下午之前必须把东西运回厂里。”何雨柱下令。此事越早完成越好,因为钢铁厂每天的生产量极大。
    正如现在这样暂停生产以进行转炉技术升级,每天的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如果能提前一天完成,就意味着能减少大量浪费。因此,任何事情都要迅速行动,加快进度。“明白,晴哥,全力推进。”杜四露出灿烂的笑容,转身离开。
    在春风化工厂,杜四带领几位轧钢厂的工人,乘坐工厂的卡车抵达了这里。在此之前,他已经联络了化工厂的销售主任,表示要购买一批硝酸盐,因为他们的生产需求需要经过120吨的压制。
    对于规模不算大的春风化工厂来说,这笔订单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生意,因此销售主任已经在等待红星轧钢厂的人到来。下车后,杜四走向销售主任,两人握手致意。销售主任萧主任见到杜四,面带微笑。
    “红星轧钢厂的朋友?先去吃个午餐吧,我们化工厂的食堂虽不大,但也足够款待。”萧主任还未说完,就被杜四打断了。“不用麻烦,我们先去看看货物。”
    杜四的意思很明确,希望直接看货、议价,然后快速成交。至于午餐,他选择了略过。萧主任听后尴尬一笑,说:“好吧,那我们先去看看货。”
    说着,他们带领红星轧钢厂一行人走向仓库。然而,巧合的是,此时正好有一批人也在那里。两位化工厂主任互相打了个招呼。原本各自行动,但现在两拨人意外地同行了一段路,这让杜四心中闪过一丝不安。果不其然,在走了几步后,两位主任也感到困惑。“萧主任,你要带我们看什么货?”“硝酸盐,你呢?”另一位主任惊讶地问:“啊?我们的客户也需要硝酸盐……难道只剩一百二十多斤了?”
    这时,他们意识到两拨人碰巧遇到了。他们心中疑惑厂长为何这么安排。但很快,他们明白了厂长的意图——这是故意让他们两方竞争,通过竞价来决定硝酸盐的归属!由于春风化工厂是一家小型 企业,本质上是商业运作,所以自然是价高者得。考虑到硝酸盐库存不多,下一批次还需等待,杜四和他的团队以及另一拨人都明白了化工厂的策略。
    双方内心都对春风化工厂的老板暗自鄙视,但在表面仍保持冷静,跟随庄主任一同来到了仓库。在此之前,何雨晴曾与杜四分享过鉴别硝酸盐品质的方法。得到化工厂主任的许可后,杜四稍作检验,确认质量不错。尽管春风化工厂的规模远逊于蓝天化工厂,但产品质量似乎不相上下。
    杜四检验完毕后,化肥厂那边表现出满意,决定采购这批货物。问题在于,他们也需要一百余斤,若平分给两方都不够。因此,只能卖给其中一方。销售主任向老板报告,提出价格较高者得。
    听到这话,吴主任微微一笑,他们身为京城知名化肥厂,商业意识强烈,出价自然会高于国营工厂。他宣布:“吴主任,我们愿意以每斤八块三的价格买下100斤,总计830元。”
    这笔价格已经超出何雨晴给杜四的指导价。杜四眉头紧锁,他明白这批硝酸盐对于轧钢厂改造至关重要,必须争取到。至于具体策略,需要他自己想办法。
    杜四稳住情绪,对萧主任说:“萧主任,之前不是说好这批货留给我们吗?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他的语气里带着责问。
    萧主任苦笑道:“同志,我也不清楚。我只是接到消息说有客户今天要来查看,没想到会有两拨人。这可能是老板的决定,我们都按命令行事。”
    他的言外之意是让杜四去找老板解决,而不是纠缠他这个员工。杜四思考片刻,直接要求萧主任带他去见老板。“在我们与厂长商定前,这批货暂且留着。”
    这句话意味着,他不希望货物在未达成共识前就被卖出。对面的吴主任迅速点头同意:“在厂长表态前,我们不会动这批货。”
    眼看到手的生意可能溜走,化肥厂的代表不甘心,决定也去厂长办公室探个究竟。如果让对 走这批硝酸盐,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将功亏一篑,损失巨大。
    春风化工厂的厂长办公室内,杜四和化肥厂的代表一同等待,目光聚焦在坐在老板桌后的厂长,期待他做出最终决定。化工厂厂长是个光头,此刻他脸上挂着猥琐的笑容,让人一看就火大。
    \"两位同事,这样盯着我看也不是办法啊,不如你们直接说说,各自能出的最高价是多少,这事情总得有个定论吧?\"光头厂长微笑着对他们二人道,这番话彻底揭示了他的商人本性。
    杜四深吸一口气,他打算让对方先开口,然后根据他们的报价再做判断和回应。至于自己的报价中,哪些是真金白银,哪些是虚张声势,又或者需要动用高层的压力,这些都需要他灵活处理。
    他知道晴哥派他来这里的意图,就是要锻炼他,提升他在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不能让晴哥失望。就在化肥厂代表报出价码时,他说:“我们开门见山,这批货我们最多出一千元购买。”
    说完后,代表的脸色仿佛已经认定了输赢,他认为这个价格远超原价的四分之一,足以说服春风化工厂将货物售给他们。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光头厂长只是微微眯眼,并未立即同意,而是转向杜四询问:“同志,你们红星轧钢厂怎么看?”
    杜四考虑片刻,虽然红星轧钢厂资金充足,可以承受更高的报价,但晴哥给他设定了底线——不超过800元。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而必须寻找其他策略。杜四明白,商人们追求的是利益,长远的利益优于眼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