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清朝名臣琦善:从英雄到争议
作者:枫之羽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一、显赫家世与仕途起步
    博尔济吉特·琦善,这个在清朝晚期响当当的名字,出自满洲正黄旗的显贵家族。其先祖恩格德尔因率领众人投诚有功而被封为一等侯爵,这份荣耀也随着血脉传承给了琦善。琦善自小便沐浴在家族荣誉之中,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1806年,他通过荫生制度,即凭借家族背景获得入仕机会,被任命为刑部员外郎,这标志着他正式步入清朝的官僚体系。
    二、嘉庆时期
    嘉庆时期是中国清朝乾隆盛世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皇帝嘉庆帝(颙琰)致力于整顿朝纲,打击贪腐,力求恢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博尔济吉特·琦善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嘉庆十一年(1806年),琦善由于家族背景的荫庇,得以直接授予刑部员外郎的职位,这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清朝的官僚体系。作为一个正五品的官员,琦善在这个职位上积累了宝贵的司法经验,并逐渐展示出自己的行政能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琦善的职业生涯稳步上升。嘉庆十七年至十九年间,他担任刑部郎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法律领域的地位。到了嘉庆十九年,他获得了通政使司副使的重要职务,显示了朝廷对他能力的认可。同年,他还首次出任河南按察使,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监督地方治安和司法工作。
    嘉庆二十三年,琦善被调往江宁(今南京)担任布政使,这是一个涉及财政管理和民政工作的高级职务。不久后,他又回到河南,再次担任布政使之职。然而,就在第二年(嘉庆二十四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这一年,琦善被提升为河南巡抚,成为一方大员,负责整个河南省的行政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在督治河工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河道治理失败,琦善因此被革职。这次事件虽然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暂时性的打击,但也显示了当时清廷对于官员失职行为的严肃态度。
    幸运的是,嘉庆二十五年,琦善再次被任命为河南按察使,表明他在朝廷眼中仍有价值。
    三、道光时期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琦善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山东按察使,这表明他在经历了之前的挫折后仍然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在这一岗位上,他继续发挥自己的行政才能,为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不久后,道光元年(1821年),他被调任至福建担任布政使,并且还短暂地担任了山东布政使。这段时间,他积极投身于地方政务,特别是在财政管理和民政事务方面展现了卓越的能力。
    然而,就在道光元年,由于父亲去世,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官场,回家丁忧。这是当时的一种传统礼仪,官员在父母去世时需要离职归乡守孝。这一期间,虽然暂时离开了官场,但并没有影响到他未来的职业发展。事实上,就在这一年,他继承了家族的一等侯爵爵位,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道光五年(1825年),琦善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个高峰,被授予总督衔,并担任两江总督,这标志着他已经成为清朝地方官僚体系中的重要人物。在此期间,他还兼任了漕运总督,负责江南地区的重要物资运输任务。此外,他还被任命为内阁学士,显示出他在中央政府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好景不长,道光七年(1827年),当他再次担任山东巡抚时,因在河工治理中的失误而遭到革职。不过,仅仅一个月后,他又被重新任命为山东巡抚,显示出朝廷对他依然抱有信心。这表明,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官员的升降并非完全取决于一次失误,而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道光九年(1829年),琦善首次担任四川总督,继续在地方治理中发挥作用。此后,他先后担任直隶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并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再度成为协办大学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被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是当时非常高的官职,意味着他在中央政府中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然而,就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琦善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并在同年9月28日至12月4日担任粤海关监督。在此期间,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与英国的冲突,但由于割让香港的决定,最终导致了道光皇帝的不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他因此被革去了大学士的职务,并被锁拿解京问罪,家产也被查抄。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贬谪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他先后担任了四等侍卫和叶尔羌帮办大臣。随后,他又被任命为热河都统、三等侍卫、驻藏办事大臣等职务,显示了朝廷对他仍有一定的信任。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还兼任了成都将军,并在两年后再次担任四川总督。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琦善第三次担任协办大学士,并继续担任总督职务。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他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并在咸丰元年(1851年)兼任青海办事大臣。
    四、咸丰时期
    咸丰时期,清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给清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博尔济吉特·琦善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了应对内乱的关键人物之一。
    咸丰二年(1852年),琦善被任命为河南巡抚(署),这是一次临时性的任命,显示了朝廷对他的信任。然而,这一年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迅速扩张的时期,清廷急需有能力的将领来平息叛乱。因此,琦善很快又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
    咸丰二年,他被授予都统衔,并且担任钦差大臣,负责建立江北大营,以对抗太平天国的军队。江北大营是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在长江以北设立的一个军事基地,目的是集结兵力,加强对太平天国的军事打击。琦善在这期间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他不仅负责江北大营的建设和管理,还亲自参与了对太平军的作战部署。
    建立江北大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整合各地的军事力量,并确保后勤保障到位。琦善在这项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江北大营的存在对于遏制太平天国向北扩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临着物资供应不足、士气低落等问题。
    咸丰四年(1854年),琦善的努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这两个头衔都是极高的荣誉,显示出朝廷对他工作的肯定。同年,他还被加授总督衔,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军事和行政上的地位。
    然而,就在咸丰四年,琦善在军中病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起伏,从早年的辉煌到鸦片战争中的争议,再到晚年对抗太平天国的努力,琦善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责任感。他病逝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朝廷给予他高度评价,按照总督的标准赐予抚恤,并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谥号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