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丹东二十一条
作者:何易   大明天雄军最新章节     
    洪承畴接过计划书,当即就想认真拜读起来。
    钟君义说:“洪大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关键在于民力,但以往的王朝,过度使用徭役,对民力的压榨简直到了极致。导致民贫国弱,在丹东,洪大人切不可征调任何徭役,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必须百姓自愿。更不可滥杀无辜,洪大人做不到,最好现在提出,日后若是出了岔子,不要怪本千户不留情面。”
    洪承畴郁闷的说:“钟公子,百姓向来惧怕官兵,若不采取强制性措施,百姓都不愿为朝廷出力。”
    钟君义说:“立木为信你应该明白吧,而且现如今最需要开荒,而辽东一带,森林密布,想要开荒,就需要砍伐树木,你只需要重金买木,百姓开荒后的土地,由他们自己所有。只要有人带头,肯定有许多百姓会自发的参与进来的。
    但这个前提就是,要彻底的解放丹东各地的包衣农奴。这才是你这几年工作的重点,不能让百姓开荒后的土地,最后又落在那些所谓的贵人手中。
    不过洪大人也不要急,大方针都在计划书里,洪大人只需把握反向,查漏补缺就可以。”
    洪承畴也觉得自己太急切了些,这才明白如今已经不是在崇祯手下做事。
    在崇祯手底下做事,根本没有什么计划可言,做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而且很多时候,都不留一点余地。
    崇祯的这种性格,让朝中大臣都不敢担重任。就是因为崇祯的操切,给人的压迫感,实在太强。
    原本蓟辽总督、三边总督这样的职位,是很多文臣梦寐以求的职位,可在崇祯手底下,没有人愿意担任。自己担任这个蓟辽总督,也是被强推上去的。
    做了蓟辽总督后,洪承畴才知道,自己用来对付流寇的办法,来对付建奴根本不管用。
    加上原本自己的得力助手孙传庭下狱,洪承畴不得已倚仗辽东诸将,这也是自己不敢处置夏承德的原因之一。
    现在换了老板,不但没有崇祯的那种压迫感,而且事先就做好了计划书,这让手底下的人,办起事来不但更有章法,容错率也提高不少。
    安抚了洪承畴后,钟君义才传范文程入帐。
    范文程入帐后,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行礼。
    你说行君王礼吧,人家没有称孤道寡,也就意味着更不能行国礼。
    范文程倒是想行文士礼,毕竟两人都是军户家的秀才。
    但在潜意识之中,范文程不敢如此做。
    如果不是刚才在帐外寒风中罚站一两个时辰,范文程还真想和这个钟公子套套近乎,说不定将来还会多一条出路。
    可现在这个钟公子摆明了不会有好脸色给自己,如果还去攀关系,和找死没啥区别。
    正当范文程胡思乱想之时,钟君义开始说:“听说你一直宣称是范文正公的后人?”
    范文程听到钟君义这么说,不知其意,鬼使神差的就跪下来说:“外臣范文程叩见上使。外臣确实是范文正公十八世子孙。”
    钟君义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在岳阳楼留下千古绝句,范文程,你觉得你对得起范文正公的这句话吗?”
    钟君义看着仍然跪在地上的范文程,接着说:“既然你这么喜欢跪,本千户打算在岳阳楼前,给你立一尊雕塑,像秦桧一样,长跪以示众人,不知如何?”
    听了此话,范文程那是冷汗直流,不由打了个哆嗦,要是钟君义真这么做了,自己这一世臭名,就真的要流传千古了。
    赶紧说:“钟公子,千万不要,只要你不这么做,您提任何要求,文程都答应。”
    钟君义冷笑话:“那就把这份条约给签了。”
    范文程本来想立即签字了事,但看到随行人员中,还有宁完我、佟图赖、祖大乐、张宗仁等一众汉臣。只好弱弱的说:“钟公子,能不能容外臣先参详一下条款,再做答复。”
    “当然可以,但时间只有今晚,三日之后,我天雄军就集结于沈阳城下,你们拿着协议赶回,还来的急。”
    范文程一众人也是大惊,这天雄军也太迅速了吧。这才攻下辽阳、抚顺,就马不停蹄的攻打沈阳,这得调派多少兵马粮草?
    还未等范文程一众人在惊慌诧异中走出来,钟君义接着说:“若是以天雄军于建奴的国仇家恨,君义恨不得立即攻入沈阳,活捉努尔哈赤一众子孙。
    然新天雄军成军不久,缺乏治理地方的行政官员,打下辽东,对百姓有害无利。”
    然后意味深长的对洪承畴说:“洪大人,本千户最恨的,就是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官绅,今日之所以用你做丹东总督,不是本千户仁慈,也是出自此原因,你可要珍惜。”
    洪承畴连连点头称是。
    钟君义又对范文程等一众人说:“范文程,你可以把我刚才的话转告给多尔衮,并告诉他,条约三年为期,三年后,多尔衮是俯首称臣,还是破釜沉舟与天雄军决一死战?让多尔衮做好准备。”
    范文程几位听了,眼睛里不由泛光,钟公子急着和谈,原来是手底下人手不够。
    倘若自己此时拨乱反正,暗中帮钟公子达成协议,等三年后钟公子打回来,自己就是有功之臣。
    晚上几人商议之时,看着条款,虽然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但怎么看这些条款,都没有过度为难大清。
    这些条款总共二十一条,其中赔款就高达一亿两,在他们看来,仗打输了,赔款那是天经地义。
    更何况还有协防蒙古的条款,加上退出辽阳、抚顺,给了大清很大的缓冲区。
    要知道大清新败,如今最大的威胁,肯定是草原上的各个台吉。
    皇太极虽然收服了草原各个部落,而且给这些台吉的地位比汉人高不少,但草原自古就是弱肉强食,趁你病,要你命,才是草原这些台吉的风格。
    就是解放汉奴,几人也觉得理所当然,不为别的,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汉人,虽然自己家中,也有畜奴,但其中的条款,说不得打骂汉人,杀一汉偿五,在他们看来,无形中好像是对他们保护。
    因为他们都知道,无论是谁,签下这份契约,都会激起那些贵人们的公愤。
    唯一让人不解的就是,为何一定要剃发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