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陈宝刚面试工作
作者:屏山映月   红尘雪泥晴海梦最新章节     
    生存是第一要务,陈宝刚最近一直在投简历,想找一份工作,简历投出去10几份,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陈宝刚以前在公司工作过,时间都不长,不是见习期没通过,就是公司小,干了不长时间公司就倒闭了。
    后来,陈宝刚认识了虹姐,跟着虹姐卖保险,卖保险挣了一些钱,又跟着虹姐卖化妆品,化妆品没卖多长时间,东窗事发,自己进了监狱,虹姐却逃得无影无踪。说来奇怪,被虹姐害成这样,陈宝刚却不怎么恨虹姐。
    大城市机会多、资源多,全国各地的人都往大城市跑,其中不乏优秀人才,这就是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大城市机会多,竞争也激烈,没有过硬的学历,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大城市立足。
    陈宝刚是庆东本地人,他没地方可去,只能在庆东呆着,而且,并不因为庆东本地人,找工作就有照顾,尤其,陈宝刚还是二本,学历不占优势。
    在投了20多份简历后,终于有一家公司同意面试陈宝刚。
    “陈先生,很高兴认识你,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吧。”人力资源部部长亲自面试陈宝刚。
    “好,我、我叫陈宝刚,今年28岁,毕业于庆东工程技术大学,给、给排水专业,应聘销、销售工作。”因为紧张,陈宝刚口吃得更厉害了。
    “庆东工程技术大学是211吗?”
    “不、不是211,是二本。”
    “我看你的工作经历,你曾经在保险公司工作过,还获得过优秀员工奖?”
    “是,我在太、太平保险工作过,卖保险,业绩好,获、获得过优秀员工奖。”
    “你干得挺好,为什么不在保险公司工作了?”
    “我改、改行卖化妆品了。”
    “卖化妆品?男人卖化妆品,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人力资源部部长是个女的。
    “我喜欢销售工作,喜欢有挑、挑战性的工作。”
    “你化妆品卖得怎么样?”
    “卖、卖得挺好。”
    “恕我直言,搞销售需要口才好,语言表达能力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似乎有点问题。”
    “您说、说得对,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但我肯下功夫,能吃苦,我比别、别人要努力。”
    “如果你化妆品都能卖好,干销售应该没问题,正常试用期3个月,你能接受长一点的试用期吗?”
    “能,我想问一下,试用期有、有工资吗?”
    “有工资,不过,比正式员工要少。”
    “没问题,我可、可以接受。”
    “好吧,那就这么定了,还有,你没有犯罪记录吧?”人力资源部部长随口问道。
    “嗯,是这样,我卖、卖化妆品,后来出事了,警察说我们是传销,把我们取缔了,我是公司副、副总经理,我被判、判了两年。”
    “你被判了两年有期徒刑?”
    “对,我在监狱表、表现好,呆了一年半就出来了。”
    “对不起,陈先生,如果你有犯罪记录,我们不能录用你。”
    “部长,我已经改、改造好了呀?请您给、给我一次机会吧?”
    “对不起,陈先生,我们不能录用你,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
    “好吧,谢、谢谢部长。”
    “不好意思。”
    陈宝刚很需要这份工作,试用期延长也愿意,怎奈自己有犯罪前科,直接被拒绝录用。有犯罪前科并不是公司辞退劳动者的合法理由,如果公司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辞退行为就不构成违法。
    很少有公司愿意录用有犯罪前科的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安机关的档案不向社会提供查询,公司无法查询到个人犯罪记录。一些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要求员工提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陈宝刚应聘的这家公司没要求提供,陈宝刚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他生性老实本分,不会撒谎,自己主动交代了。
    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无法生活,陈宝刚一筹莫展,急得不得了,好在家里还有一些米面油,一时还不至于饿死,翻箱倒柜又找出一百多块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宝刚,你最近忙什么呐?怎么总不出门?”李颖来找陈宝刚。
    “你怎、怎么知道我不出门?”
    “我听我妈妈说的,你总宅在家里干什么?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
    “找了,我找、找工作了。”
    “找没找到?”
    “没找到,好不容易面、面试一家公司,听说我有犯罪前科,说、说什么也不录用我。”
    “有犯罪前科就不能录用吗?”
    “是,绝、绝大多数公司都有这个要求。”
    “怎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打算的?就这样坐吃山空吗?”
    “我没有生活来源,可、可不可以申请低保?我想到街道申、申请低保。”陈宝刚低下头说。
    “申请低保?亏你想得出来,你不是七老八十,又不是没有劳动能力,没有公司要你,你可以自己干点什么呀?”
    “我什、什么也不会,没有一技之长,能干、干什么?”
    “你不缺胳膊不缺腿,干力气活儿也能养活自己,你不能在家呆着,总在家呆着,人就废了。”
    “我不是不想干活儿,没、没有活儿让我干。”
    “没有公司要你,你自己干点什么吧,没有启动资金,我找人帮你借。”
    “借,谁肯借、借钱给我?”
    “这你就不用管了,你自己想好干什么,我手里还有几万块钱,钱不够,我帮你借。”
    “小颖,太、太谢谢你了,你帮我妈妈治病的钱,我还没还你,我实在不、不好意思再向你借钱了。”
    “宝刚,我答应过你妈妈要照顾你,你不用多想,想想能干什么,开店还是做生意,最好是适合你的,你也可以做做市场调查,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
    “好,好,我调查。”
    陈宝刚并不是啥也不想干的懒汉,他是找不到工作,没有公司愿意录用他。违法犯罪成本很高,应聘工作的人一大把,哪个公司愿意要有犯罪记录的人。
    干点什么好呐?陈宝刚陷入沉思,好几天没出门了,还是出门转转吧。陈宝刚洗了把脸,换了件衣服,走出家门,还好有个家,有住的地方,不至于流浪街头。在监狱里,陈宝刚千百次想象出去后的情形,想象自己出去后会重获新生,一切重新再来,现实无情地打了陈宝刚一记耳光,浇灭了陈宝刚的幻想。
    陈宝刚埋怨命运的不公,怎么什么坏事都让自己赶上了,没考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自己进了监狱,妈妈还去世了。陈宝刚觉得妈妈去世和自己进监狱有关,自己如果不进监狱,妈妈很可能不会得肺癌。
    陈宝刚一边走一边想,不知道走了多久,抬头一看,怎么到了自己上初中时的学校,学校没有什么变化,教学楼、操场还是原来的样子,连院墙都没有改变。陈宝刚信步走了过去,站在学校大门前。
    “你接孩子吗?5点钟放学,现在没到放学时间。”门房大爷说。
    “啊,我不、不接孩子,这是我上初中时候的学校。”
    “你是从外地回来的?”
    “不、不是,我是本地的。”
    “本地的也不能进,你在外面看看吧。”
    “好,我不、不进去。”
    陈宝刚心想,接孩子,我有那么老吗?可能是头发太长了。从监狱出来,陈宝刚一直没剪头,不是没时间剪,有点舍不得剪。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初中毕业10多年了,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快30岁的成年人,仿佛就在昨天。
    陈宝刚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个子矮,说话还口吃,经常被同学欺负,也不受老师待见,谁也想不到陈宝刚现在能长这么高,这么膀。和陈宝刚不同,李颖初中时就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高挑,相貌出众,经常引起高年级男生的注意。陈宝刚成熟晚,懂事也晚,初中了,还像小学生一样跟在李颖身后,以至于很多同学都以为陈宝刚是李颖的弟弟。
    在学校门口站了一会儿,陈宝刚继续往前走,离学校不远,有一家小饭店,陈宝刚忽然想起初一时有一次没带中午饭,妈妈让他自己买点吃的,陈宝刚没买。下午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他,问他中午吃什么了,陈宝刚说没吃饭,现在很饿,妈妈没办法,领他去了学校门口的这家饭店。
    “你好,想吃点什么?”陈宝刚现在也饿了,不由自主地推门进了饭店。
    “你、你们都有什么?”
    “有拉面,盖饭,还有套餐。”饭店老板说。
    “来、来碗拉面吧。”饭店还是原来的饭店,主人却几易其主。
    “茶叶蛋、小菜要不要?”
    “不要。”
    “好嘞,拉面一碗。”
    10多年过去了,饭店里的陈设仍然和过去一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学校周边的小饭店,主要面对学生和学生家长,便宜实惠就行,不需要做过多装修。
    由于不是饭点,饭店里没有几个客人,陈宝刚坐在当年和妈妈一起坐过的位置,思绪回到了从前。妈妈听说陈宝刚没吃午饭,拿出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点了一个糖醋排骨,又点了一个茄汁蘑菇,自己舍不得吃,看着陈宝刚吃。
    像被人打了一棒子,陈宝刚从最初的发懵状态,到现在逐渐清醒,陈宝刚开始想念妈妈,思念像潮水一般涌过头顶,渗入每一个细胞,每一寸皮肤,陈宝刚太想念妈妈了。
    “拉面好了。”饭店老板打断了陈宝刚的思绪。
    “有大、大蒜吗?”陈宝刚祖籍山东,山东人吃面喜欢吃大蒜。
    “有,我给你拿。”
    “老板,你的饭店,窗户上写着出兑,你打、打算卖吗?”
    “卖,你想买吗?”
    “你、你是房东吗?”
    “我不是房东,干餐饮太累了,我身体不好,想改行。”
    “你的饭店挣、挣钱吗?”
    “挣钱,学校周边的饭店,哪有不挣钱的?不瞒你说,每个月毛利5、6万。”
    “这、这么挣钱,你怎么不干了?”
    “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我身体不好,干不动了。”
    “你想多、多少钱出兑?”
    “20万,手续都有,证照齐全。”
    “20万,饭店这么小,还不、不包括租金吧,租金一年多少钱?”
    “租金便宜,一年8万。”
    “我觉得不、不值20万。”
    “你能出多少钱?”
    “10万,10万还差、差不多。”
    “行,10万也可以,我10万兑给你。”
    “我现在没、没有钱,我得筹钱。”
    “行,我可以等你几天,我不卖给别人,你去筹钱吧。”
    “好。”
    陈宝刚为什么突发奇想,突然想盘下这个小店,是触景生情,还是胸有成竹,实在搞不清他是怎么想的,反正得干点什么,不能在家呆着。
    通常情况下,学校附近的饭店,经营状况都差不了,学校附近人流量大,客户群体稳定,竞争压力较小,不知道这家饭店的承租人真是身体不好,想改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小颖,我知、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晚上,陈宝刚给李颖打电话。
    “你想干什么?”
    “我想干、干饭店。”
    “干饭店?你以前没干过饭店,你会干吗?”
    “不是大、大饭店,是小饭店。”
    “不管大饭店还是小饭店,选址很重要。”
    “位、位置还行,就在咱们上初中的学校对面。”
    “初中,我知道学校对面有几家小饭店,现在还有啊?”
    “有,装修都没怎么变,还、还是上学时候的样子。”
    “说起来,那几家饭店我都吃过,味道还不错,需要多少钱?”
    “10万,我从20万砍、砍到10万。”
    “砍这么多?10万,钱倒是不多。”
    “我想把车卖了,你再帮我筹、筹一些吧。”
    “行,没问题,车能卖几个钱,你留着开吧,有车,进货还能方便些。”
    “饭店小,用不了太多食材,我骑、骑自行车进货就行。”
    “好吧,你想卖车就卖吧,我手里有几万块钱,应该不用再找别人借了。”
    “谢、谢谢你,小颖。”
    “谢什么,你盘下这家饭店,好好干就行。”
    “我一定好、好好干。”
    隔行如隔山,李颖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陈宝刚从来没干过饭店,不知道他能不能干好。好在钱不算太多,有事干比什么都强,花钱买经验也行啊。
    做什么生意都有风险,风险承受能力取决于你有多少钱,钱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大,钱越少,越经不起赔。风险承受能力还和人的年龄有关,越年轻,越能承受失败,年轻时受点苦算不了什么,老了受苦就十分悲惨,所以说,做什么事都应该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