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房地产项目并购
作者:屏山映月   红尘雪泥晴海梦最新章节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买房子的民族,过去是买地,现在是买房,没有房子就像没有根,连媳妇都娶不上,这其中既有文化原因,也有经济原因。
    美国有一半人不买房,一辈子租房住,中国却不行,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不仅一辈子给银行打工,还限制了一两代人的消费,因为首付大多是父母拿的,是父母一辈子的积蓄,甚至是养老钱。
    “今年,我让各地分公司抓紧时间拿地,不要像个小脚女人,我们要抢占市场,大干快上,快速扩张。郑州分公司干得就不错,今年新开工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700万平米,还有1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我要给郑州分公司刘总嘉奖。”长江华成集团临时董事会,杜总正在讲话。
    “董事长,二三线城市拿地比较容易,华成集团重点布局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拿地成本比较高吧?”一名独立董事说。
    “我刚才说了不能当小脚女人,以郑州为例,刘总拿地就是胆子大,别人出价30亿,刘总出价40亿,谁也抢不过他。”
    “可是,土地成本这么高,风险怎么控制?”另一名独立董事说。
    “刘总拿地是经过我同意的,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一手向地方政府交纳少量预付金,一手向下游建筑商收钱,还有期房的首付款,拿了地就快建快销,加快资金回笼速度,就是一个快字。”
    “我觉得还是应该注意控制风险。”
    “风险可控,还有一件事向各位董事通报,公司近期成立了并购部,由我直接领导,我打算开展几项并购业务。”
    “并购什么?”
    “项目正在谈,目前保密,可能需要我亲自出面。”
    “董事长,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大型并购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披露。”
    “我们正在运作,还没有最后敲定,我不想影响市场,如果并购成功,华成集团的股价一定会大涨,当然了,我说的是如果。”
    “华成集团的股价现在是68.32元,还能再涨?”
    “能涨,我相信能涨,华成集团去年实现营收550亿、净利润32亿,今年至少要翻一番,我们要成为千亿房企。”
    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分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全年经营目标和工作计划,上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请示董事会批准的事项。
    开完临时董事会,杜总回到办公室,董事会秘书整理完会议纪要找杜总签字。
    “董事长,这是会议纪要,其他董事已经签字了,请您签字。”
    “还是过去好啊!我一个人说了算,现在又是董事会,又是监事会,实在是麻烦。”
    “董事长,您是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都在您的控制之下,无非就是走个程序而已。”
    “是啊,我们是上市公司,要遵守公司法的规定。”
    “董事长,回头我把会议纪要发给监事会监事。”
    “好,李秘书,这些董事和监事,你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是,董事长,我刚才收到证券交易所函询,问我们公司股价波动原因,您看我怎么回复?”
    “并购还没开始,市场就有反应了?我一会儿要去见杨总,你自己看着回复吧。”
    “那我回复二级市场走势,上市公司无法左右,公司只能认真做好业务,增强业绩,您看怎么样?”
    “行,你看着办吧。”
    董事会秘书不是普通秘书,是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指定联络人,对外负责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接券商、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对内负责股权事务管理,项目推进,公司治理等事宜,属于公司高管。
    李秘书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长相普通,身材也一般,但是年薪200万。看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靠自己本事吃饭。
    房地产业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由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市场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一大批中小房企要么退出,要么破产。杜总这么精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如果一味求稳,华成集团势必沦为平庸,甚至连生存都会成问题,即便你是上市公司,所以,杜总急于把企业做大,迅速占领市场,挤进头部企业,并购是捷径之一。
    说干就干,杜总选调精兵强将组成并购部,以销售团队为班底,辅之以财务、法务人员,很多人都是创业时期的骨干,就是要保证强大的执行力和运营效率,杜总准备大干一场。
    海廉地产总部是一座35层楼高的写字楼,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位于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楼顶上有“海廉地产”四个大字。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大楼,今天显得有些冷清,门前停车场上有一群人大声嚷嚷,手里举着“还我房子”、“还我血汗钱”、“打倒黑心老板”的白色横幅,警察和保安在四周维持秩序。
    一辆宝蓝色宾利飞驰来到海廉地产总部门前,车子停下,杜总从车上下来,保安和办公室联系后,让杜总进来。
    “杨总你好,有日子没见,你还好吧?”来到海廉地产总裁办公室,杜总打招呼道。
    “杜总来了,请坐。”海廉地产老总四十多岁,面容有些憔悴,身穿西服,没系领带。
    “杨总,我看楼下围了不少人,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定是受人指使。”
    “是啊,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听到的消息,非说我们不能按期交房,楼都盖得差不多了,是供应商的原因导致停工。”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你们好像有几个项目停工了。”
    “暂时停工,资金一到位马上复工。”
    “杨总,先不说这些,你这屋里烟味很重,少抽烟,多喝茶,我给你带来两盒明前龙井,一芽一叶的极品龙井,咱们俩喝喝茶。”杜总拿出两盒龙井茶。
    “好吧,我让秘书过来冲茶。”
    清明节前三天采摘的龙井茶叫明前茶,是茶树刚发出来的嫩芽,属于龙井中的珍品。
    秘书拿来两个玻璃杯,放入适量茶叶,烧好水,待水温降到80度,直接冲泡。只见嫩绿色的茶叶在水中翻滚盘旋,水面平静下来以后,一根根茶叶在水中竖立起来,像旗杆,也像长枪,晶莹剔透,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
    喝龙井茶最好用玻璃杯,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的姿容和灵动飘逸的神态,像江南水乡柔弱恬静的女子,未喝就先醉了。
    “茶不错。”杨总喝了一口茶说。
    “我特意派人去西湖龙井村买的,专门送给杨总。”
    “难得杜总这么关心我,杜总来不是为了喝茶吧?”
    “以喝茶为主,当然,也想谈点别的事。”
    “什么事?杜总你请说吧。”
    “好吧,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我这次来是想谈合作,杨总你手里如果有不想干的项目,可以转让给我。”
    “杜总,我没记错的话,华成集团去年营收550亿,海廉地产是630亿,你想收购我吗?”杨总倒驴不倒架,口气挺强硬。
    “不是收购,是合作,我听说海廉地产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有100多亿银行贷款马上到期,你们账面上好像没什么钱了吧?”
    “杜总不愧人称小诸葛,账算得清楚,连我账面上有多少钱都知道。”
    “杨总,你别见怪,我不是来收购你的,我是来帮你的。”
    “帮我?你想怎么帮?”
    “杨总,你能不能把星光耀广场、东方汇金、丽都国际二期三个项目转让给我?我来接盘,保证按期完工。”
    “杜总好眼力,这三个项目都是优质项目,你只需要一笔过桥资金就能把项目盘活,立即得到一批现成的可售楼盘,星光耀广场还是优质的会展项目板块。”
    “可以吗?你开个价,我尽量满足你。”
    “杜总,实话跟你说了吧,在你之前还有两、三个人想接手,我都没有同意,因为我不想零敲碎打地卖,要卖就全卖,打包销售,我这里还有金桥新乡、碧云天两个项目,五个项目一起打包转让。”
    “金桥新乡是十年烂尾楼,碧云天手续有点问题,这两个项目我不想要。”
    “那不行,我是打包转让,你不能挑肥拣瘦吧。”
    “五个项目一共多少钱?”
    “263亿,杜总,你能吃得下吗?之前的人嫌贵退出了。”
    “200亿,五个项目我全部买下。”
    “200亿?你砍得也太狠了吧?”
    “杨总,你想想,现在除了我,还有谁能拿出200亿?”
    “230亿。”
    “就200亿,多一分钱也不行。”
    “杜总,能不能商量商量?”
    “不能商量,我听说有人打算起诉你呀。”
    “220亿,你不能砍得太狠了吧?”
    “杨总,不是我砍得狠,我拿不出那么多钱。”
    “好吧,200亿就200亿。”杨总咬了咬牙说。
    “我还有一个条件。”
    “还有条件?”
    “我要求分期付款,合同签完先付100亿,剩下100亿一年内付清。”
    “分期付款可不行,我欠款欠怕了,必须一次性付清。”
    “杨总,我一次拿不出200亿现金,要不半年,先付100亿,半年后再付100亿。”
    “杜总,你一刀砍下63亿,200亿已经砍到我的底线了。”
    “杨总,200亿不少了,你还有烂尾楼,甩掉包袱,你还可以重新再来,我是在帮你。”
    “帮我?你这是巧取豪夺!”
    “到底能不能分期付款?”
    “不能。”
    “那好吧,我还有事,我先回去了。”杜总站起身要走。
    “等一下,杜总,分期付款也行,但我要你用华成集团等值股权抵押。”
    “行,没问题,什么时候签合同?
    “明天,明天签吧。”
    “那好,签完合同,我付第一笔款,同时,我的人要马上进驻这几个项目,希望你们做好配合。”
    “行,没问题。”
    “那,别在办公室里坐着了,走吧,我请你喝酒。”
    “喝酒?我哪有心情喝酒?”
    “怎么,有人接你的烂尾楼还不高兴?你也没赔多少,有什么不满足的?”
    “好吧,喝酒,我请你。”
    商场如战场,容不得半点私情,何况是竞争对手。杨总虽然不太满意,嫌杜总给的价码低,但甩掉包袱,剥离不良资产,可以重新再来,避免破产倒闭的命运,这么看,杜总确实是在帮他。
    杜总花200亿并购,看上去像去菜市场买菜,背后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前期接洽,除了后两项资产有些问题,前三个都是马上可以变现的优质资产。
    “各位兄弟,我一会儿去海廉地产签合同,兵贵神速,我们分成五组立即进驻项目楼盘,合同正在法务部审核,法务部审核完毕,我们立即出发。好资产加价卖出,一般性资产分拆零售,赚取差价,总的原则是快进快出。”第二天,杜总给高管和并购部全体人员开会。
    “董事长,我负责金桥新乡项目,之前没有准备预案,您拿下这个烂尾项目打算怎么处理?”公司副总经理说。
    “我打算把金桥新乡改造成商业地产,我主要看中金桥新乡8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和头部房企相比,华成集团的土地储备有些少。”
    “董事长,公司今年开始的拿地、并购,导致我们的负债总额直线上升,公司资产负债率有些高。”财务部马部长说。
    “我不关心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相比,我更关心销债比,销债比大于1就没有风险,我们现在的销债比是1.4,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房地产企业有点像公共关系公司,上游是政府、银行、金融机构、税务、新闻媒体,下游是建筑承包商、装修公司、物业公司、销售代理,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不行。
    房地产业的本质是金融,虽然带动很多产业,但也“绑架”了整个经济。房地产业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壮大,一张图纸南方建完北方建,南方墙体薄一点,北方墙体厚一点,于是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很多城市看起来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