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陈宝刚妈妈
作者:屏山映月   红尘雪泥晴海梦最新章节     
    陈宝刚身高将近一米八,四方脸,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虽然皮肤黑一点,长得却很结实,一看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如果不是说话结巴,陈宝刚应该女人缘不错,应该不愁找对象,偏偏造化弄人,说话结巴的毛病一直改不了。
    一天早上,母子俩在餐桌上吃早饭,早饭照例是馒头、稀饭、鸡蛋,外加几样小咸菜。山东人喜欢吃馒头,和庆东本地人不同,陈宝刚家米饭吃的少,馒头吃的多。
    “宝刚,你店里那个李萍还没来上班?”陈宝刚妈妈问。
    “没来。”陈宝刚回答。
    “她借你的钱还没还?”
    “没、没还。”
    “你给没给她挂电话?”
    “挂了,电话停、停机了。”
    “完了,你被她骗了,这都3月份了,李萍还没来上班,5000块钱算是要不回来了。”
    “还有500块钱车票钱。”
    “5500块钱,这个李萍也太不像话了,借钱不还不说,电话还停机了。”
    “李萍家挺困难的,她妈妈有病,她弟弟上、上大学。”
    “有什么困难说一声,咱们也不是非要她还钱,妈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庄户人家生活不容易。”
    “李萍很朴实,很、很能吃苦,如果不是确实有困难,我相信她不会不还钱。”
    “算了吧,这钱咱不要了,全当帮助李萍了。”
    “好像只、只能这样了。”
    “宝刚,妈先出去一趟,你一会儿把碗刷了吧。”
    “妈,你最近怎、怎么走这么早?你不是刚去过早市吗?”
    “啊,妈在外面找了两份工作,离家远,不早走不行。”
    “什么工作?”
    “钟点工,先给广青区一家老人打扫卫生、做午饭,下午去长山区一个年轻人家做家务。”
    “当钟点工,为什么不、不找家附近的?跑那么远干啥?”
    “是有点远了,离家近,我怕街坊邻里们笑话。”
    “妈,我不同意你出、出去工作,你退休金虽然少点,够生活就行了,当钟点工多累啊!”
    “妈不累,当钟点工可以挣点钱,补贴补贴家用,咱家经济条件不好,你结婚需要钱,买房子需要钱,没有房子,哪个女孩肯嫁给你?”
    “房子我慢、慢慢挣,你别去当钟点工了,你就在家里休息好了,你老了,我养、养你。”
    “妈不用你养,宝刚,妈不是说你,你把钱都投到化妆品上了,一年到头也没见你往家里拿钱。”
    “别、别着急,我刚起步,开店需要钱,进货需要钱,用钱的地方多。”
    “好了,我该走了,再不走就要迟到了。”陈宝刚妈妈在门口换上鞋,推门出去了。
    大城市房价高,中小城市房价低,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资源,房屋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土地的痴迷经久不衰,如今转移到房产,房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中国人宁可当一辈子房奴,也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每个人好像都逃脱不了。
    陈宝刚妈妈今年50多岁了,10多年前就下岗了,断断续续干了很多临时性工作,如今到了退休年龄,靠微薄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陈宝刚爸爸不在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就是妈妈的一切,儿子的婚事是陈宝刚妈妈心里头等重要大事,家里条件不好,庆东房价这么高,说实话,他们根本买不起房子。
    老北站一带一直吵吵要动迁,街道也来家里做过登记,可两三年过去了,动迁还是没有影子。
    早高峰期间地铁十分拥挤,陈宝刚妈妈好不容易挤进地铁,车厢里人很多,乘客们前胸贴后背,像沙丁鱼一样挤成一团,陈宝宝妈妈被挤得脚都快站不稳了。
    地铁里,年轻人居多,像陈宝刚妈妈这个年龄的少,陈宝刚妈妈头发全白了,而且有些稀疏,为了遮住额头的白发,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陈宝刚妈妈戴着黑色宽边发带。陈宝刚妈妈也知道不应该和这些年轻人挤,道远只能早走,去晚了,雇主会不乐意。
    “徐伯,我来了。”陈宝刚妈妈来到第一个雇主家。
    “啊,李阿姨来了。”雇主说。
    “不好意思,今天来得有点晚,第一趟地铁没挤上。”
    “没关系,没关系。”
    雇主家是七、八十岁老两口,老太太有病,常年卧床不起,老头儿腿脚不利索,其他还行。
    雇主老两口的子女都在美国,子女给老两口雇了一个钟点工和一个保姆,陈宝刚妈妈负责打扫卫生、买菜做中午饭,另一个保姆24小时照顾老太太。
    “徐伯,卫生打扫完了,您中午想吃什么?”打扫完卫生,陈宝刚妈妈问。
    “嗯,没什么想吃的,你看着买吧。”徐老伯手里拄着四脚拐杖,在客厅里走来走去锻炼身体。
    “阿姨,您中午想吃什么?”陈宝刚妈妈又来到卧室,问躺在床上的老太太。
    “糖葫芦,我想吃冰糖葫芦。”老太太含混地说道,老太太常年卧床,头脑好像也不太清醒。
    “阿姨,现在是春天,没有糖葫芦。”陈宝刚妈妈大声说。
    “我想吃冰糖葫芦。”
    “好,阿姨,我会做冰糖葫芦,我一会儿买山楂给您做,您还想吃什么?”
    “冰糖葫芦。”
    “李姐,老太太糊涂了,你不用给她做冰糖葫芦,做了她也不会吃。”24小时居家保姆说,陈宝刚妈妈姓李。
    “我一会儿看看有没有卖山楂的吧,有卖山楂的就给她做。”
    老年人的饭菜不好做,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味蕾退化,牙口也不好,饭菜既要保证营养,又要有滋味,还不能重样,做起来十分麻烦。
    陈宝刚妈妈从徐老伯手里接过买菜钱,下楼去菜市场买菜。
    徐老伯的子女都十分优秀,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在美国读完硕士博士后留在美国工作,一年也回不来一次。
    孩子培养的好,父母反倒借不上孩子的光,徐老伯一双儿女离这么远,有没有儿女又能怎么样。中国一流人才要么在硅谷、要么在美国各大学实验室,这其实是一个问题。
    中午饭,陈宝刚妈妈做了藕条炒木耳、虾仁蒸豆腐、糖醋鱼、香菇油菜和羊肉白萝卜汤,四菜一汤,营养丰富,口味清淡,适合老年人吃。老年人饭量小,吃不了多少,徐老伯生活仔细,他让陈宝刚妈妈中午多做点,剩下的晚上热一热吃。
    做完饭,陈宝刚妈妈和居家保姆一起给老太太喂饭,徐老伯自己在餐厅吃饭。
    “阿姨,虾仁好不好吃啊?”陈宝刚妈妈问。
    “好吃,好吃。”老太太回答。
    “好吃就多吃一点。”陈宝刚妈妈说。
    “李姐,别给她喂多了,吃的多,拉的多,回头我不好收拾。”居家保姆小声说。
    “没喂多,青虾我买的时候是活的,趁新鲜给老太太多吃点。”
    “虾吃多了容易闹肚子,她不知道饱饿,还是少吃点吧。”
    “那不给她吃虾了,喝点羊肉汤吧。”
    “羊肉汤也少喝,李姐,你不用管了,你去吃饭吧,这里不用你帮忙了。”
    “好吧,我去吃饭了。”
    居家保姆嫌收拾麻烦,哪顿饭也不给老太太多吃,只要不饿死就行。陈宝刚妈妈看老太太可怜,总想让老太太多吃点,免不了受居家保姆的白眼。人年轻时再怎么生猛,到老了难,身边即使有子女,也是久病床前无孝子。
    家政合同中没明确规定中午管饭,陈宝刚妈妈从来不吃雇主家的饭,她都是自己带午饭。来到厨房,陈宝刚妈妈从包里拿出保温饭盒,饭盒里面是大米饭和雪里蕻毛豆咸菜,匆匆吃完午饭,陈宝刚妈妈刷完碗,还要赶到下一家干活。
    如今,庆东人很少做咸菜,也不会做咸菜,雪里蕻腌制好后和瘦肉丝、毛豆、辣椒一起炒,几乎是百搭的下饭菜,有的地方又叫外婆菜。陈宝刚妈妈不仅饭菜做得好,还从来不占雇主家便宜,从来不克扣买菜钱。
    第二户人家是年轻富二代,住在高档住宅小区,家里条件很好,四室两厅两卫180平米大平层,女主人三十多岁,刚生了第二个孩子。
    庆东的保姆基本上是外地人在做,其中安徽人最多,本地人很少有做保姆的,雇主看中陈宝刚妈妈是本地人,愿意雇佣陈宝刚妈妈,给的工钱也比一般保姆多。
    “李阿姨过来了?”女主人打开房门。
    “嗯,来了,孩子睡没睡?”陈宝刚妈妈问。
    “刚睡下。”
    “那我小点声。”
    陈宝刚妈妈放下手中的包,系好围裙,开始做家务。
    先是洗衣服,雇主要求孩子的衣服和大人的内衣要手洗,小婴儿的衣服还好办,上幼儿园的大孩子一天一套衣服不好洗。
    洗完衣服收拾两个卫生间,卫生间很大,洗手盆、淋浴房要擦得锃亮。卫生间收拾完再拖地,雇主家面积大,拖地很费劲,由于家里有小孩,地面卫生很难保持,地天天拖,天天脏。
    餐厅大餐桌底下有一摊饮料汁,拖布伸不进去,陈宝刚妈妈蹲在地上用抹布清理,汗水从头发上滴落,陈宝刚妈妈用衣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李阿姨,卫生间坐便后面有点脏,一会儿你再打扫一下吧。”年轻女雇主说。
    “好,我一会儿过去看看。”
    “厨房灶台还需要擦一擦,上面有水渍。”
    “好,我一会儿过去干。”
    年轻女主人好像有洁癖,陈宝刚妈妈在前面干,她在后面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给她家打扫卫生实在是不容易,赚的都是血汗钱。
    庆东女人天生精明能干,不管有钱没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无论是谁,想占庆东女人的便宜比登天都难,想偷点懒绝对不行。一口气干了两个小时,陈宝刚妈妈累得腰酸腿疼,终于干完家务。
    “妈,你怎么了?累、累了吧?”晚上,陈宝刚回到家,发现妈妈躺在沙发上休息。
    “我腰有点疼,好像干活儿时闪着了。”
    “我给你揉、揉揉。”陈宝刚给妈妈按摩腰部。
    “好,再往上一点儿。”
    “妈,你别干钟点工了,你年龄大了,钟点工太辛苦了,不行你就和李颖妈妈一起炒股票吧?证券营业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提供免费热水。”
    “炒股票得有钱,我没有钱,再说,我也赔不起。”
    “妈,你太辛苦了,我不想让你出、出去工作。”
    “我能干动就干点,比在家里呆着强,宝刚,如果妈有一天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你不要给妈请保姆,也别请钟点工,直接喂妈点安眠药就行了。”
    “妈,你说、说什么呐?我有那么不孝顺吗?”
    “我不是说你不孝顺,我当钟点工那家老人,两个孩子都在美国挣美元,收入很高,一开始,我还羡慕他们,现在我不羡慕了,再有钱又有什么用?两个子女都不在身边,靠保姆和钟点工照顾,老太太脑袋糊涂了,保姆都不让她吃饱饭。”
    “是啊,子女不在身边不、不行啊!”
    “和他们相比我知足了,儿子在我身边,腰疼了还有儿子帮忙按摩,保姆能给你好好按摩吗?想都不要想。”
    “妈,我再给你敲、敲敲后背。”
    “行,行了,不用你按摩了,咳咳。”陈宝刚妈妈咳嗽了几声。
    “妈,你感、感冒了吗?我给你倒杯热水吧。”
    “没感冒,妈是铁人,妈没事。”
    “什么铁、铁人,你年龄大了,不能和年轻人比。”
    陈宝刚爸爸去世得早,陈宝刚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虽然清苦,但一直在往前奔,尤其陈宝刚工作后,两个人挣钱,压力小多了。
    陈宝刚妈妈想着早点给儿子娶上媳妇,有了孙子以后就不出去工作了,就在家帮忙带孙子。想一想,儿子、孙子围在身边,再累也值得,将来还想带重孙子呐!老伴儿去世得早,自己得好好活着,将来还要带孙子,想到这里,陈宝刚妈妈觉得腰不怎么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