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闸蟹
作者:屏山映月   红尘雪泥晴海梦最新章节     
    虹姐口干舌燥地讲了一个上午,课堂效果很好,几个女职员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表示从自我做起,先试用化妆品,然后拉亲戚朋友进入团队,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仿佛房子、车子都在这小小的化妆品中了。
    中午,陈宝刚请虹姐吃饭,虹姐是个讲究人,陈宝刚不敢怠慢,找了一家档次较高、环境较好的餐馆。
    “虹姐,你想吃、吃什么?你来点菜?”陈宝刚问。
    “你点吧,吃点清淡的吧。”虹姐说。
    “好,那就点荠、荠菜春笋、水晶虾仁、芙蓉鸡片,来个腌笃鲜,再、再来两个大闸蟹。”陈宝刚看着菜谱说。
    “点多了吧?我现在吃饭只吃七八分饱,不用点太多。”
    “不多,不多,好长时间没见虹姐,虹姐今天又来给、给我们上课,谢谢虹姐了!”
    “谢什么?说谢就见外了,当年卖保险不也是我带着你吗?”
    “是啊,是啊,一晃好几年了。”
    “宝刚,姐有好事绝不会忘了你,姐发现这个项目以后,第一个就想到你。”
    “谢谢虹姐。”
    “宝刚,好好跟姐干吧,姐不会亏待了你。”
    “是,是。”
    虹姐年轻时一定长得挺漂亮,虽然人到中年,厚厚的脂粉下眼波流转,仍然看得到年轻时的俊俏风流。雪白的脖颈上挂着红宝石项链,高高耸起的胸脯,胸前露出白花花一片,陈宝刚一时不知道往哪儿看才好,只好盯着自己的两只手。
    腌笃鲜是春笋和咸五花肉片一起炖煮的汤,五花肉是腌制过的咸肉,这道汤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春笋香脆、鲜味浓厚。春笋是南方特有的物产,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粗纤维的营养美食,经常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明目利便的功效。
    “宝刚,我看你们那个李萍,说话有点直啊?她业绩怎么样?”
    “还可以,前、前段时间挨家挨户推销,都靠她了。”
    “你们要改变经营模式,那不是直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一级带一级,像滚雪球般发展壮大。”
    “虹姐,这是不是传、传销?”
    “宝刚,你怎么也问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传销,我们有直销牌照,以后谁问你这个问题,你就这么回答他。”
    “好,好。”
    “直销的精髓是激励机制,从物质到精神,让一个人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我们要全力打造米澜大家庭,推广米澜文化,让团队里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宝刚,你虽然是个男人,也可以把化妆品做好,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男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女人,你要带头学习业务知识,带头把业务知识学好学精。”虹姐一谈起米澜化妆品就来了精神头。
    “好,好,我一定好好学习。”
    “这大闸蟹挺好吃的。”虹姐一边吃大闸蟹一边称赞。
    “到了吃大闸蟹的季节了,不知道是不是昆山阳、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太湖、淀山湖的也行啊!宝刚,我告诉你一个辨别阳澄湖大闸蟹的方法吧,就是金毛、金爪、白肚皮。当然了,有不良商贩给其他产地的螃蟹化妆,用漂白水刷螃蟹肚子,你看,化妆真是无处不在,不仅是人,螃蟹也化妆。”
    “是,是。”
    “所以说,我们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应该有一种自豪感。”
    “是,是。”
    “宝刚,这顿饭姐请你,一会儿你拿姐的银行卡结账,密码是6个8。”
    “虹姐,你来指导我们,哪、哪能让你请客?还是我来结账吧。”
    “宝刚,你现在刚起步,用钱的地方多,你要是不嫌弃,这张银行卡就送给你了。”虹姐把银行卡递给陈宝刚。
    “不,不,我不能要虹姐的钱。”陈宝刚急得直摆手。
    “宝刚,你又跟姐见外了,姐对你是真心实意的,你要是不让姐结账,姐就生气了。”
    “好,好。”
    虹姐火辣辣的目光看得陈宝刚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慌忙拿起虹姐的银行卡去前台结账。
    南方人喜欢吃河蟹,并且是吃河蟹的高手,为了吃河蟹,他们专门发明了八大件:锺、镦、钳、匙、叉、铲、刮、针。有了这些工具,一只河蟹吃完,蟹壳蟹腿可以完整无缺地拼接回去。
    虹姐没用八大件,她只用灵巧的双手,外加一根筷子,就把河蟹吃得干干净净。河蟹和海蟹相比,河蟹香,海蟹鲜,两种蟹都讲究吃蟹季节,北方在高粱红了的时候,南方在菊花开了的时候,都是在秋天。
    秋天是庆东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晴朗温暖的阳光一扫夏日的酷热阴霾,蓝天露出笑脸,一朵朵白云漂浮在天空中,金黄色的银杏树,暗红色的梧桐树,斑驳的树影投映在白墙绿瓦之上。
    一个地方的气候如何,首先看降雨量,其次看温度和湿度,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那里冬暖夏凉,夏天最高气温也就20几度,庆东夏天动辄40多度,简直没法比。
    下班后,陈宝刚来到菜市场,菜市场里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来自山东的大白菜、湖北的莲蓬、萧山的霉干菜,等等,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更多的是来自周边县市的新鲜蔬菜,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逛菜市场也是一种乐趣。
    大闸蟹档口前围了很多人,陈宝刚挤了进去,今年大闸蟹上市比往年早一些,用稻草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的大闸蟹,蟹壳饱满,个头儿很大,虽然捆得不能动弹,嘴里却不断向外吐着白色泡沫。
    “这是阳、阳澄湖大闸蟹吗?”陈宝刚问。
    “是,绝对保真啊!假一罚十,今年蟹子少,快点儿买吧,不买一会儿就卖完了!”
    “多少钱一斤?”
    “3两公2两母200元1斤。”
    “能、能不能便宜一点?”
    “这是最低价了,不讲价。”
    “那好,给、给我来4斤。”
    大闸蟹一只摞一只放进绿色竹筐里,竹筐上贴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商标,商标上,一只只鲜红的大闸蟹密匝匝排列,一派丰收景象。
    陈宝刚没回家,他拎着螃蟹筐先去了李颖家。
    “阿、阿姨您好。”李颖妈妈打开房门。
    “是宝刚啊?”
    “李、李颖在家吗?”
    “不在家,她今天临时替班了,你这是?”
    “啊,我买、买了点螃蟹,请阿姨和叔叔尝一尝。”
    “哟,你费心了,进来坐一会儿吧!”
    “谢、谢谢。”
    “是宝刚来了?快进来坐。”李颖爸爸从里屋出来了。
    “叔、叔叔好。”
    “坐吧,宝刚,有日子没来了,最近忙什么呐?”李颖爸爸问。
    “没忙什么?我卖、卖点化妆品。”陈宝刚小声说。
    “卖什么?”李颖爸爸没听清楚。
    “卖化妆品。”
    “一个大小伙子卖化妆品?没听说过。”
    “是,是。”陈宝刚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没有?卖化妆品算什么?男人还有当保姆的呐!”李颖妈妈说。
    “当什么保姆?别听你阿姨说,宝刚,喝水。”李颖爸爸给陈宝刚倒了一杯茶水。
    “李颖不是下、下周上班吗?”陈宝刚问。
    “是下周上班,她今天临时替班。”李颖爸爸说。
    “哦。”
    “你妈妈身体还好吧?”
    “还好,还好。”
    “宝刚,你有没有女朋友?用不用阿姨帮你介绍一个?”李颖妈妈说。
    “我没、没有女朋友。”
    “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有点不利索。”李颖妈妈说。
    “是,是。”陈宝刚低下了头。
    “你说什么呐?宝刚是老实孩子,人品不好,说话利索又有什么用?”李颖爸爸说。
    “宝刚这孩子,我们从小看到大,人品没的说,我乡下有个本家侄女,人长得挺漂亮的,宝刚,我帮你介绍一下?”李颖妈妈说。
    “不、不用了,我不、不着急。”陈宝刚结巴得更厉害了。
    “人啊!都是命,前两天,小颖男朋友过来了,看人家那车,奔驰什么大g,那才叫高级呐!”李颖妈妈说。
    “什么男朋友?不是小颖男朋友。”李颖爸爸说。
    “阿、阿姨,我、我回去了。”
    “宝刚,吃完饭再走吧?”李颖爸爸说。
    “不、不了。”
    “宝刚,有时间再来啊!给你妈妈带好,谢谢你的螃蟹了!”李颖妈妈说。
    “不、不用谢。”
    陈宝刚浑身是汗,逃也似的离开李颖家,来到大街上,长长出了一口气。每次见到李颖爸妈,陈宝刚都感到紧张,说话结巴也就更严重了,这对他简直成了一种折磨。人们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那也得是丈母娘喜欢的女婿吧。
    “你怎么那样跟宝刚说话,孩子多下不来台?”陈宝刚走后,李颖爸爸埋怨李颖妈妈。
    “怎么了?你难道想让宝刚当你女婿?”
    “宝刚是差一点儿。”
    “不是差一点儿,是差很多,跟人家杜总没法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你别一口一个杜总,我听小颖说杜总有女朋友。”
    “有女朋友又怎样?我就是想让小颖追求杜总。”
    “女儿的事你就别跟着瞎操心了,顺其自然吧。”
    “我怎么能不操心?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操心不行啊!”
    李颖妈妈说的也对,就这么一个女儿,对象得好好找一找。但是,很多剩女就是这样产生的,高不成,低不就,慢慢就挑成了剩女。
    丈母娘和女婿关系好处理,婆婆和儿媳妇就不好办了,婆婆在潜意识里认为儿子被儿媳妇抢走了,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儿子归了别人,会很失落。
    丈母娘却没有这种感觉,即使嫁了人,女儿永远是自己身上的小棉袄,结婚后又带回来一个,这种心理好像普遍存在,可能是从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心理学特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