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四章 药材保护区
作者:董王不懂   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     
    周藤虎看着江景礼侃侃而谈,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其实周藤虎是个暴脾气,但是他今天丝毫没有要爆发的迹象。
    因为他早就看穿了江景礼这些人的目的。
    周藤虎本身是研究实学的,既不偏向理学,也不垂青于心学。
    他们这些人主张的是实用主义,从来不管学问的派系。
    不管是理学和心学,只要是有用的学问,他们都会拿过来用。
    周藤虎这类人倒是少了很多学问派系上的负担。
    “江先生啊,回头我跟学部说说,将你们的学报给解封了,你也知道是谁管的学报,亲亲相隐嘛。至于你说的几个问题,比如增加百姓的负担,周某不敢苟同。我可以给你们开介绍信,甚至提供经费,江祭酒可以带着您的学生去我们地方上的乡镇公所实地调查一下,看看我华族的税收相比于满清到底是涨了还是降了?”
    周藤虎好言相劝道。
    他还真的不好对江景礼等人太严苛,否则董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宽松文化政策就会被打回原形。
    “周大人,您可能觉得我是个老古董,但是咱们的知识是老祖宗花费了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我不否认其中有糟粕,但毕竟是经验更多吧。”
    “古人说,‘一个男人不耕地,就要有人因此挨饿,一个女人不织布,就要有人因此受冻。’东西生产是有时节限制的,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储足够为风险提供保障。现在华族大力推崇商业,大量的百姓不去种地而是去从事工商业,老夫不是觉得商业不重要,但是却没有重要到需要国家推崇的地步。再加上那么人出去打仗。如此下去国家将会出现大祸患。”
    江景礼今天能够带人来找周藤虎理论,显然也是做过功课的。
    理学一派名称里面就带着一个“理”字,自然要先在道理上站住脚。
    他继续说道:“我知道华族并没有对百姓加税,但是移民和打仗的巨大耗费是事实存在的,哪怕华族现在可以发行国债,用回报来诱使有钱人将手中的钱交给国家使用,华族可以用这些钱去南洋地区买粮食。然而长此以往,华朝的官府便会习惯演吃卯粮。如果再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呢,如果再与外部势力发生重大的冲突呢?到时候需要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粮饷呢?假如兵灾和自然灾害一同出现,又当如何?”
    周藤虎脸上的表情凝滞住了,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江先生,我能够明白您的担忧。你们也是出于对华族未来的关心。但是我们华族发行国债,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战争和移民。您没有看到这其中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将咱们华族的盘子给做大了。举个例子,一个移民在他原本的家乡顶多只能耕作五亩田,不是说他就只有这么大的能力,而是因为当地的田就这么多。而且这些田地耕种得太久了,一亩田只能产两担粮食。但是他们移民之后,每人可以分到三十亩田,这些新开垦的田地,地力好,一亩地可以产四担粮食。这样的话,一个人生产的粮食从原本的10担增加到了120担,翻了12倍。粮食总产量是不是增加了,一个人劳动能够养活的人口就增加了。”
    “我再来给您算一下工商业的账。因为我们华族将土地广阔,水土丰美的地方发展成为农业基地,将那些山多地少,而将矿藏丰富的地方用来发展工业。发展农业的地方,粮食吃不完,发展工业的地方有多余的工具。因此需要商人来帮他们互通有无。有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比如我们现在生产的拖拉机,一台的效率抵得上原本的十几头牛,而且只要一个人便能够操作,也就是说现在一个人也能够干以前十几个人的活儿,那么就不需要所有人都去种田,剩余的一部分人去生产机器,另外一部分人去从事商业。”
    周藤虎用算账的形式跟江景礼讲这些道理,深入浅出,哪怕是一个老学究也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江景礼说的那一套不过是古代的积贮理论,乃是老生常谈。
    那个时候的人们需要这么做,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率太过低下了。土地上的粮食产出效率低,只能增加种植面积。
    再加上劳动效率低,因此只能增加人力。
    “看样子,老夫真的需要下去走走了。”江景礼落寞地说道。
    他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周藤虎亲自接待了他们,还相互交换了意见。
    再加上官府帮他们的学报解封,妥妥地吸收了一大波流量。
    董良并不喜欢跟这些人打交道,太过矫情。他更喜欢和工人、农民、士兵呆在一起。
    此时已经离开了山东,在前往远东的路上。
    在尚云和诗琳娜到达济南之后,董良在这里的事情也处理好了。
    他亲自考察了菏泽周围的情况。
    甚至是去铜瓦厢看了黄河决口之地。
    尚云和诗琳娜也赶到灾区陪着董良一起视察灾区的情况。
    尚云穿上了白大褂,带上药箱,亲自帮灾区的百姓诊治。
    而妇人诗琳娜则从银行的账户中调拨了一笔资金,亲自为灾区的百姓送上慰问金。
    两位夫人,一个有真本事,一个有钞能力。
    可真的让董良长脸。再经过华族报纸的一阵宣传,元首一家在百姓心目中,那真的是如同圣人一般。
    董良的船从莱州出发,在新罗省的釜山港停留了一下。
    董良登岸接见了新罗士农工商各界代表。
    华族依靠半岛南部的商人和农民,弄了一个缩小版的北伐,基本上将半岛上的地方士绅阶层给干倒。
    尤其盘踞在各地的金氏门阀,更是被连根拔起。
    现在的半岛非常稳定,偶尔还有几个躲在山里的门阀余孽跳出来蹦哒一下。
    不过这些人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让他们在山里打游击,他们也坚持不了几天。
    华族还将半岛给拆分了,将北部的山区分给了辽阳行省以及吉林行省。
    只剩下南部的平原丘陵地带,组建了新罗行省,这里的百姓是整个半岛最温顺的,未来这里将为华族输送优质的劳动力。
    釜山现在是新罗行省的省会。
    因为这里是港口,方便与华族内部联系。
    现在的黄海以及东海,基本上成了华族的内海。
    接下来,船队没有停靠扶桑,而是沿着半岛的东部一路北上,这里已经建成了一连串的补给港口。
    不过董良坐在船上的时候总是向东看。
    背后的夕阳,将董良的影子给映射到海面上。
    突然,董良的身边多出了一道窈窕的身影。
    他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尚云。
    “夫君可是在想扶桑的的事情吗?”尚云对董良的心思再了解不过。
    “是啊,你还记得我对你的承诺吗?”董良问道。
    “五年之内灭了扶桑。是这件事情吗?”尚云自然还记得。
    那时候,他们还在石垣岛上呢。
    华族刚刚击退了萨摩藩的围剿。
    董良当时跟尚云夸下海口,说他五年之内就能够灭了扶桑。
    “原来你还记得。还有一年时间,应该来得及。”董良道。
    “夫君,一切以大局为重,那时候我对扶桑人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想想,我的格局太小了。现在在我看来,还是华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灭不灭扶桑,也要根据华族的需求。”
    董良从身后将尚云抱在怀里。
    海风吹起尚云散落在耳鬓上的碎发,打在董良的脸上,有些痒,还有一些淡淡香味。
    “阿云,你总是这么深明大义,让我不停地感谢上苍,是他将你赐予我。”董良将嘴巴靠近尚云的耳边说道。
    “哈,你说的我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尚云从丈夫的怀里挣脱出来,笑着说道。
    “你是不是已经有计划了,要不然怎么将含香给派出去。”
    “夫君,你对那个含香一点感觉都没有吗?人家可还是处子之身呢。”
    “咳咳咳……夫人,说正事,含香确实是我安排到扶桑的。钟润一在扶桑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给盯着,他只能做那个在明面上的人物。而我们要在扶桑做的事情,需要暗地里的配合。”
    尚云没有继续追问,这是政治上的事情,她通常只是点到为止。
    “新罗这边的药材不错,诗琳娜跟我商量,在新罗的北部承包一些山林,作为药材基地。这事儿能做不?”尚云问道。
    这些事情她决得还是询问一下董良。
    因为她们俩的身份敏感,做任何事情肯定都会用到董良的权力。
    哪怕是董良什么都不说,底下的人也会积极地配合。
    “这是好事情,其实我有考虑过,在药材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区。我们老祖宗制定药典的时候都是根据他们自己采摘到的野生药材。但是现在的百姓聪明了,他们知道去种植药材售卖。这些药材换了地方,采用人工种植的办法,那么与原本的药材还一样吗?你是研究这方面的,可以去关注一下。我是觉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聊起了药学知识,尚云顿时来了兴趣,这可比聊政治有意思多了。
    董良的想法另辟蹊径,总是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