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六章 施粥
作者:董王不懂   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     
    顾勃放眼望去,以营地为中心,到处都能够看到一簇簇流民。
    这些流民也在打量这群突然冒出来的军人。
    他们好奇这些军人怎么不来欺负他们一下。
    哪有不欺负百姓的军队。
    这非常不合理。
    不过他们现在靠近营地,是因为闻到了营地里食物的香味。
    只是他们虽然饥饿难耐却没有勇气虎口夺食。
    顾勃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小刘,你去找一个会说话的老乡,我来问几句话。”顾勃跟自己的警卫说道。
    很快警卫小刘就从流民群中带回了一个老头。
    说是老头,其实不过四五十岁,看起来已经是老的不行,腰都已经佝偻有九十度。
    “老乡,你好,我们是护卫军。”顾勃很客气地让那个老头坐下。
    老头似乎并不害怕,可能已经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吧,将死之人没什么好畏惧的。
    “啊,护卫军?是朝廷说的海……海……”老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打住。
    “啊对,就是朝廷说的海匪。老乡,现在的鞑子朝廷就要完了,这天下都要是我华族的。在我华族,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老人的嘴巴里面重复着顾勃的话,眼中却是一片茫然。
    很显然,老人不相信顾勃的话。
    “老人家,现在已经到了夏收的季节,你们为何不回乡呢?”顾勃问道。
    直隶这里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到了五月份应该到了收获的季节。
    “将军,您一路上来到京城,可曾看到有麦子?”
    是啊,顾勃确实没有看到麦子。
    他还记得自己去年到天津去营救林凤祥,那时候大概也是这个季节。
    田野中还能够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
    “唉啊,将军啊,俺们这里去年糟了灾,朝廷非但没有赈济,还继续征税,大家的种粮都被征收了。回去也是饿死,要是干脆就死在这京城外面,还有官府帮着收尸。”
    顾勃以前也做过流民,饿肚子的感觉他是清楚的。
    “唉,老乡,你给大家伙带句话,让他们向东边走,我们护卫军不会不管大家的,只不过我们的粮食大都放在东边的后方,你们都在京城边上,咱们不少接济,而且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
    顾勃想要让老汉劝这些人暂时离开。
    这么多流民在城外,打仗的时候很容易被波及到。
    不过这位老汉摇了摇头:“小将军,不是俺们不想走,实在是走不动了,您也看到了,每天都有人饿死。大家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
    顾勃叹息一声。
    这个时候一名士兵给老汉端来了肉汤。
    护卫军的战士行军的时候通常都是吃压缩饼干,不过有条件的时候,他们也会煮一些肉汤或者是热水泡着吃。
    给老大爷的肉汤中已经泡上压缩饼干了,看起来就像是一碗胡辣汤。
    老人颤颤巍巍地端着碗,又生怕弄撒了,眼神中满是疑惑。
    “老乡,喝吧,我们携带的粮食不多,不过我马上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上
    面,你们回头尽量离城墙远一些,我们元首肯定会来救济你们的。”
    ……
    董良就是听了前线的报告,才带着物资来到京城外。
    远处高大的城墙依稀可见。
    已经是初夏,但是城外连一颗草都没有。
    刚刚长出来的嫩草都已经被饥民们抠出来吃掉了。
    “咱们这一仗就从赈济灾民开始,咱们给那些八旗贵族好好上一课,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董良撂下了一句话。
    于是京师外面出现了极为奇怪的一幕。
    在城头上的清军肉眼可见的距离内出现了一排排巨大的炉灶。
    护卫军搭起了棚子,然后在棚子底下支起大铁锅。
    火头军都给抽调出来了,不过人数还是不够,护卫军从流民中抽调了一些人,给他们吃了饱饭之后,让他们帮忙干活。
    一名帮忙的妇人看到护卫军战士准备将淘米的水给倒掉,连忙上前阻止:“军爷啊,这米不要淘洗了,一粒粒的,干净的很,倒掉怪可惜的,直接熬煮就行了。”
    妇人觉得将淘米水倒掉都是浪费粮食的可耻行为。
    “啊,大姐啊,煮饭不需要淘米吗?”士兵显然是习惯了淘米。
    “不用,不用,你看这淘米水都是白的,就这淘米水煮成的汤,俺们以前都能当饭吃。”妇人赶紧劝道,生怕士兵真的倒了。
    接下来就是烧火煮粥,柴火比较麻烦,需要从远处运来。
    (
    不过这些都难不了护卫军的后勤部队。
    粥煮开了之后,要加入盐巴,晒干的海菜。
    一名军官拿着筷子一口口锅走过去,看看粥锅中的粥能否站的住筷子。
    军中的训导员全都被派出去组织流民,将他们分组,对他们思想教育。
    每一口大锅的前方站着百来人。
    大锅中的粥正好够这些人每人一碗。
    一个面相沧桑的男人扶着自己的妻子站在队伍中。
    别人都是一脸的欣喜,他们终于得救了,救他们的不是城里面的官府,而是城外杀来的乱匪。
    事情是有一些离奇,但总是好事情。
    不过这个面相沧桑的男人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的两个孩子都没了。他卖了自己的闺女,想要救自己的儿子。
    可是当他拎着两包小米回去的时候,儿子已经饿死了。
    他回去找女儿,女儿已经被人贩子带走了。
    他的妻子受不了刺激,疯了。
    此时这个妇人的怀中还抱着一个用枯草和破布扎成的小人儿。
    这是男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入士为安,帮妻子扎的。
    现在有了吃的,能够活命了,但是男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队伍慢慢向前靠近,前面的人已经打到了粥,蹲到边上喝了起来。
    刚刚熬煮好的粥还有一些烫人,这些人就顺着碗边吸溜着。
    粥里面加了盐和海菜,喝起来米香味和咸鲜味混在一起,让人越喝越想喝。
    不过护卫军这边也不是无限量供应,每人只有一碗,而且要在粥棚边上喝完,防止有人会霸占别人的粥。
    “杨二,你闺女一定被那些人带进城了,等咱们护卫军杀进城去,你就可以找你闺女了。”一个负责装粥的大姐好心提醒道。
    杨二这个人其实不错,非常顾家。几年前他的家境也还是不错的。那时候杨二还会接济一下乡邻。
    是啊,他还有一个闺女,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妇人的话让杨二一下子恢复了精神。
    “多谢王嫂,是的,要找到闺女。”
    杨二有了奔头,吃起饭来也更香了。
    “嘻嘻,小宝,有饭饭吃了,娘亲喂你。”
    一旁的妻子要将手中的粥拿来喂给草人吃。
    杨二一把拦住。
    “媳妇儿,小宝已经吃过了,我刚刚喂的,你看我碗里的粥都要没有了,你碗里的你自己吃,吃饱了咱们一起去找大妮子。”
    杨二的话似乎发挥了作用,妻子看了一下他的碗,点了点头,真的开始吃起碗里的粥。
    城头上,水井胡同的赵三儿与一群民壮拿着武器在城头上巡逻。
    整个京城的外城周长有三十里,城内的兵马不到五万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守到位。
    因为官府征调了大量的民壮上城协防。
    看起来每一处城墙都有很多人,实际上这城头上防守空虚的很。
    “这城外煮的什么东西,可真香啊。”一个长得像是矮冬瓜一般的民壮说道。
    这话似乎勾起了众人的馋虫,好几声咕噜的叫声传来,有人的肠胃都被这香喷喷的味道刺激得蠕动起来。
    “嗨,上面说那些海匪煮的是米肉,米肉知道是什么吗?”另外一个骨瘦如柴,尖嘴猴腮的民壮说道。
    “放你娘个屁,上面的话你也信,说好的我们上城巡防,每天半斤粗粮呢?”
    “一个窝窝头就让大家在城头上没日没夜地守。你们看那些被拉来的旗人都跑光了。”
    另外一人反驳道。
    他们这队人,领队的是一个汉人军官,摸鱼躺平的那种,牢骚怪话比这些民壮还要多。
    因此几人聊天的时候口无遮拦。
    “他娘的,还不如逃出城去,城外的那帮流民现在都比咱们过得好。”
    “唉唉唉……过了啊,不要当老子不存在,什么话都敢讲。”领队的汉人军官打断了众人。
    “王头,干脆您带我们出去吃粥好了,到时候您还能给新主子立个功劳。”有人劝道。
    还别说,这个姓王的军官还真的有些动心。
    护卫军已经封锁城墙五天时间了。
    城外那些饥民的身体也都养的差不多。
    早就可以转移走,但是他们故意继续在这里放粥,就是做给那些城内的人看。
    紫禁城中现在萧条了许多,就连走动的太监和宫女都变少了。
    其实这些人也都还在宫中,只是主子们现在都没心情使唤人了。
    奴才们也没有动力去巴结主子。
    最近宫里丢失的东西特别多,一个宋朝的钧瓷送到宫外只能换几斤粮食。还是有人往外送。
    很多大臣请假不到衙门当值。京城被围了之后,六部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做。
    只有军机处的几位大佬还在当值。
    这个时候大家更多的时间是在摸鱼,真正拿主意的没有几个。
    奕譞本就资历平平,他虽然是奕欣的亲弟弟,但是能力比奕欣要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