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后方(二)
作者:董王不懂   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     
    这笔钱,周藤虎决定跟董良再商量一下。
    管钱人的烦恼,花钱的人无法理解。
    没人知道周腾虎喜欢蹲在华族银行的银库中思考问题。
    而林本的快乐就是每天穿梭于各个工厂。
    麻豆县位于安平城的西北边,以前这里有一个番舍叫做麻豆舍。
    在后世,这个名字为很多lsp所熟悉,董良这样正直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这个县是一个新成立的县,由原本的几个汉人村落以及一部分番民聚落组成。
    华族土改之后,将此处的汉人与番人进行了混编,又迁入了一些汉民,重新组建了二十个生产大队。另外在县城规划了两个坊,住在县城的人除了一部分公职人员、教职人员,还有一些手工业者。
    为了解决县城居民的就业,麻豆行政公署向工部申请在县城建造了一座砖窑厂,依托县城东边山中的一处小煤矿。
    又因为当地发现了高岭土,这里还建有一座瓷器作坊,生产华族主打的商品——骨瓷。光是这两座工厂就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
    另外县城还建了一座麻纺厂,这里吸收的女工,主要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
    在华族,所有的百姓都被政府安排的明明白白,华族不养闲人,这反过来又需要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
    林本从一辆外表朴素的公务马车上下来,他的面前是一座三间连在一起的砖瓦房,房子顶上有一座大烟囱,正在汩汩冒着黑烟。
    人还没有进去,满耳都是嘈杂的声音。
    气锤的“嘭嘭”声像是在打节拍,钻床的“吱吱”声响彻不停,让人汗毛直竖,还有不时传出的敲击声,那是工匠师傅手持铁锤在对成品进行校准。
    林本长着一张成熟的黑脸,皮肤粗糙,头带一顶藤编的圆帽,这是华族工人常带的安全帽。
    制造分局的负责人是一个小伙子,圆脸小眼睛,身型壮墩墩的,名叫马晓明,这个时候正孤零零地站在门口等候。
    “林总长,您怎么来了啊?”马晓明本就是林本从总局派出来的,跟林本很熟悉,知道林本的脾气,因此他只是自己一个人出来迎一下,并没有影响到工人干活。
    这些工人大都是在县里招募的,其中一部分看头上的发髻就知道是当地的番人。番人动手能力强,实际上非常适合做工匠。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林本,因此当林本走进车间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停下来,依然在埋头干活。
    车间里面非常简陋,中间是一条枪支的生产线。
    蒸汽机驱动的钻床放在车间的最前端,后面就是一条装配线。
    两边靠墙的地方是一条木工的加工操作台,专门制作枪托和底座。
    这个分局没有零配件的铸造车间,所有的配件都是调运过来的,因此省去了不少的工序。
    在三间一体的车间另外一头是一台蒸汽锤,几个光着膀子的年轻壮汉正在打制农具,从外形看应该是鹤嘴锄。
    林本走到装配线的末尾,这里已经有一些燧发枪的成品。
    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燧发枪,但是也马虎不得。
    林本拿起一把枪放在手中,用手摩挲了一下。
    他的手上皮肤粗糙,但是末梢神经并没有退化。
    他从枪头摸到枪尾,粗壮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那负责人顺着林本的视线看去,在枪托上一个微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处毛刺。
    这是木工生产线的问题,胡桃木枪托需要经过三道打磨工序,确保与铸件完全契合,还要外表光滑均匀,给抢手最好的使用体验感。
    最后一道工序在枪支装配完毕之后,就是检查去除枪托上的毛刺。
    这个问题其实也并非什么大问题,枪支分到战士的手中。
    战士一般也会对自己的枪支进行检查,他们要是发现了毛刺,用砂纸稍微打磨一下就好了。
    但是林本却不允许将任何问题留给战士,他觉得那样人家会来戳他们工部的脊梁骨。
    工部是花钱的部门,而且是花钱最多的部门。
    尤其是现在华族初建,大量进行基础建设,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工部这个花钱大户。
    后勤部、户部在等着挑工部的毛病,这样下次林本开口要钱的时候,人家就有话可说。
    “这个件是从哪里出来的?”林本抬眼,嘴巴贴在马晓明的耳边问道。
    华族的工厂有自己的质量体系,在兵工厂中工作多年的董良深知质量的重要性。
    马晓明只看了一眼就知道是谁出了问题。
    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林本跟着马晓明来到了房屋北侧靠窗的一个工点。
    工点处坐着一位老者,头发花白,似乎是视力不大好,眼睛都要贴到面前的打磨机上,这是一种脚踩的打磨机,有些像是老式的缝纫机,工人通过踩踏脚下的踏板,驱动连杆带动齿轮旋转传动。
    林本见到出问题的竟然是一位老人,连忙拉住了马晓明,并将他带到了车间的外面。
    “总长,这老汉是个老木匠,手艺是很好的,就是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他肯定不是有意的,最近咱们的指标有些高,大家都主动留下来加班做,晚上的时候,我在车间点了油灯,但是亮度还是不如白天,想必是那个时候出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是两班倒,十二个时辰机器都不带停的。”马晓明知道林本要问什么,赶紧解释道。
    “指标高了,你可以再招人嘛,你们这个车间也太拥挤了,在边上再扩建一个装配车间吧,这样安静一些,工人也不容易出错。那个老工匠是怎么招进来的?”
    制造局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有保障,比自己在外面找活做要好的多,不过招人也是有一定标准的。
    林本这么说的意思是马晓明是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才将人招进来。
    马晓明一脸的紧张,连忙解释道:“总长,这个老丈的手艺真的很好,进来之后带了好几个徒弟,我是看他年纪大了,体力不行,才将其调到这个岗位上来。而且这个老丈的儿子不在了,家里还有孙子、孙女要养,就靠他一个人养家,我当时看他可怜,就收了。”
    马晓明的年龄不大,又是工匠出身,心思还是比较单纯的,而且心肠非常软。
    “那还是你的不对,要人尽其用,既然老丈的技术好,那就调到我们工部的培训中心去带徒弟去。”林本也是一个心软的,听了之后也不再责怪马晓明。
    “那自然更好,谢谢林总长。”
    马晓明确实没有说谎,华族大部分的官员此时都还是比较单纯的。
    在董良的带动下,从上向下形成了一种认真务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大多数的王朝开创初期都是这个样子,一副政通人和的景象。
    【作者题外话】:出来体检,忙了一天,发的有些晚了。唉三高变成了四高,再继续写几年,估计除了人气,什么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