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心有所悟
作者: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最新章节     
    黛玉一听史溁此语,将心中怀疑压下,急急问道。
    “如你所言,应是有办法转变,只是不知是何办法,难也不难,若是行来,可有几分把握?”
    史溁知黛玉亦不想贾家落入风流云散的结局,故而笑答道。
    “若有心思纯净,却似不肖者,可寻一师,待之以诚,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规谈。
    一味规谈,反会使人生厌,自护己短,到时事未半而功倍,再难转圜矣。”
    史溁言及良师,黛玉觉得有理,复又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办法?”
    史溁沉思片刻,回想诸多改了自己所作所为人的经历,回答黛玉道。
    “我方才所言乃是温和之法,虽然事慢,却是没甚害处。
    除此之外,还有办法,却多半会伤及心神,虽然能够让人改变,却也会使人性情大变,有好有坏,不可琢磨。”
    史溁见黛玉听得认真,便和她解释道。
    “这种骤然改变人性格的办法,乃是让此人遇见不得躲避的大事,或是家中突然落败,或是亲友离世,或是终身所求之理想破灭。
    大悲大痛之下,此人必会有所改变,只是心中多会伴有不可愈合之伤痛,只可谓不破不立。”
    黛玉听懂了史溁所言,她有些犹豫地说道。
    “按照这个办法,人或许能立住了,可是这和破镜难圆是一个道理,破碎的地方,终究不可能回归原位。
    若是想要改变,这种代价是不是太惨烈了一些?”
    史溁目光深邃,她没有看黛玉,而是看向了四周的景色,口中说道。
    “温和之法亦有代价在,不知你可探得?”
    黛玉摇头,不过见史溁没看向自己,开口说道。
    “并未。”
    史溁幽幽道:“温和之法,虽不惨烈,也无太多伤痛,只是在改变的过程中,他自己放弃的那些东西,便是代价。
    世人谁不知沉溺之乐,只是有人取,有人不取,不取者,则会永远失去得到这种乐趣的机会,这便是代价。”
    黛玉陷入了沉思,史溁则是带着黛玉往前走,忽然起了一阵凉风,史溁下意识地挡在黛玉身前。
    在风吹过后,史溁才从黛玉身前离开,她正想说树枝指向变了方向,就听到身后传来黛玉的声音。
    “外祖母……是你吗?”
    闻言史溁浑身一僵,她惊讶地回头,就想否认,却看到了黛玉坚定的目光,她无法再否认,只能顺着黛玉的意思点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见史溁承认,黛玉放松下来,思及册子上面的转变,还有荣国府的几次大动作,黛玉问道。
    “外祖母,您是不是知道……所以才……”
    “我知道。”
    在太虚幻境中所为,史溁没法说自己不知道此事,于是大方地承认下来。
    “所以,我母亲,也是您……”
    “嗯……当初我窥见一二,这才去将你和你母亲接来。”
    闻言黛玉再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扑到史溁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外祖母,我也曾来过那个幻境,只是我没有和我爹娘说,就怕他们担心。
    可是我得知了这样的事,又怎么能坐视不理,这次不知如何又是这样的境遇,我才想再看上几眼,想着多参透几分。”
    史溁拍着黛玉的后背,对黛玉说道。
    “这件事,本不该让你知晓的,你心思比其余的人要重,我怎能不知。
    我没什么别的愿望,只求你们姊妹能够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
    黛玉哭过一会儿,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急忙将眼泪擦去,她问史溁道。
    “外祖母,我这次来太虚幻境听她们说,我到世间是为了还恩的,她们还说我前世曾经说过,要以一世眼泪还上恩情。
    此等荒谬竟成了约定之法,我心里不愿如此,若是我这辈子都不哭,是不是就能躲开此劫?”
    史溁不意黛玉竟说出了一辈子不哭等语,觉得好笑又好气,她对着黛玉道。
    “虽说是仙子转世,这怎么看着还是个孩子,人活世间亦有七情六欲,怎么就能一辈子都不哭?
    悲伤哭泣,喜极而泣,病中啜泣,这不都是哭,你只要随着自己本心就好。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约定,你只说泪水还恩,可是没说这些泪水都要用到他身上。
    你悲世间之悲,喜人间该乐之乐,终此一生,将这些眼泪替他送与世人,不总好过只与他纠缠不清的好?
    这么一算下来,你所造福缘,怕是比他还多,如何不能应那一生眼泪还恩之誓。”
    黛玉闻言点头,“我见那太虚幻境中情天情海,却都是小儿女之情,或痴或怨,看久了总觉得无甚意趣。
    外祖母所言乃是大情,我倒是极为愿意如此。”
    见黛玉不再纠结,史溁笑了起来,拿起树枝在黛玉眼前比划了一下,说道。
    “既然你已经认出了我,那多余的话咱们回去再说,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咱们先回家。”
    史溁拉着黛玉,越走眼前迷雾越大,史溁知道这便是要回去的征兆,不料,却在史溁感觉往下沉的那一瞬间。
    眼前闪过一道惊雷,史溁急忙去看黛玉,却发现黛玉已经不见,随后她也急速下坠。
    “玉儿!”
    史溁猛地喊出黛玉的称呼,却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铁槛寺中的大殿内,随着她刚才的动作,桌椅被她撞得发出声响。
    回到现实,史溁急忙查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见天色还未发亮,她急忙从殿内出来,去往黛玉所住之屋。
    史溁推门进去,发现丹羽已经在小榻上面睡着了,她悄悄地走进内室,发现黛玉亦睡,只是应该是之前还在看书,手中仍抓着书本不放。
    史溁不放心黛玉,将手往黛玉额头一试,发现温度正常,没有异常,她便轻轻推了黛玉几下。
    黛玉未醒,史溁便轻声在黛玉耳边呼唤,几次才醒。
    见黛玉如常醒来,史溁只觉得心头一松,只是接下来黛玉的反应让史溁实在是惊讶万分。
    只见黛玉转醒后,见史溁在她床前,便奇怪地问道。
    “外祖母,您怎么在这里?”
    “玉儿?”
    史溁发现醒来后的黛玉仿佛将刚才所经历过的事情都忘记了一样,她心头一凉,急忙问道。
    “玉儿,你刚才在睡梦中,可有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么?”
    黛玉皱眉,仔细回想了一下,摇头道。
    “我方才看书困了就睡下了,没有做什么梦,也没见过什么人啊?”
    黛玉否认了此事,史溁心里更加着急,她顾不得其他,只开口言说了四个字。
    “太虚幻境!”
    黛玉闻言,惊讶地看向史溁,她有些错愕地问道。
    “外祖母,你是如何得知太虚幻境四字?
    我曾于梦中到了一处谁也看不见我的地方,那里的门上就是写着太虚幻境四字。”
    “是曾经,不是今日么?”
    史溁觉得事情奇怪,追问黛玉,黛玉摇头肯定道:“不是今日,是我当初和母亲一起住在外祖母家的时候,我梦见的。
    只是那梦像是梦境,却又似乎是现实,我在里头看见了许多册子——”
    说到这里,黛玉发觉自己竟然将心里一直隐藏的秘密说出,生怕自己让史溁也知道了这个可能会惩罚人的天机,急忙住嘴,讲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史溁思及黛玉说想去太虚幻境那个时候的神情,便知她早就去过太虚幻境,原史溁以为,那是警幻仙子请绛珠生魄来游玩一次不成,便寻了下次。
    不料,黛玉所经历的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见黛玉止住话头,史溁急忙说道。
    “那册子,我也在梦中见过,似乎是有关于人的命运一般,十分奇特。”
    黛玉没想到史溁也知,开口说道。
    “外祖母亦看过此册?看来我所想的竟是真的。”
    于是乎,黛玉便将她如何在其余人都看不见她的时候,走到了太虚幻境里面,到了那些仙子口中最常提起的薄命司中,看见了本省的地名。
    取出来看,竟发现了其中一页与自己与薛宝钗的名字相似,惊讶之下往后看去,发现了有关于王熙凤以及元春之图。
    黛玉将这些都和史溁说了,史溁没想到黛玉竟然在第一次去太虚幻境中看见命运之册,就领会到了这么多,只问道。
    “玉儿,你看那册子,可看出了多少人?”
    黛玉细数回答:“正册里面,我看出了我,薛大姑娘,元大姐姐,凤姐姐,云妹妹,嗯……还有珠大嫂子。
    其余副册里面,我看见了晴雯,丹羽,其余的应该是我不怎么熟悉,就没怎么认出来。”
    黛玉在荣国府待的时间不长,认不出是正常的,只是只看了册子,便能领会到这么多,已经比宝玉聪明百倍了。
    史溁回忆了一下上次见到的册子内容,知道这些时候,肯定还有变化,只可惜黛玉见了却不记得,自己只看见了黛玉与宝钗的,别人的未见,因说道。
    “许是上天赐缘,让我也能看见这些,我约么看出的比你多一些,却也是咱们家的女孩子们差不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