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刘姥姥的故事
作者: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最新章节     
    贾赦不用人通报,直接过来,邹彬就有预感不太对劲儿,如今贾赦真的一开口,就是连串的罪名。
    而且,这些罪名,足够赖家全家治罪了。
    邹彬心里一突突,差点一屁股坐歪,掉到地上去,他心中暗道:“难不成得罪了贾赦的人家不管是什么人,都得抄家?”
    邹彬一阵手忙脚乱坐稳,开口便是一声:“噶!”
    他吓了一跳,立刻捂住了嘴,然后用手在嗓子那里揉了揉,咳了两声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贾大人,你说真的?这个什么什么的又哪得罪您了?”
    贾赦颦眉看了邹彬一眼,口中说道:“邹大人,你觉得我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吗?”
    邹彬一大口口水咽下,就见贾赦从怀里拿出来厚厚一沓证据。
    邹彬盯着贾赦瞅了好几眼,不得不感叹一句,穿的多就是好藏东西,这要是夏日里穿的少了,这么一厚沓子纸张揣在怀里,那还是挺明显的。
    “这些都是?怎么这么多!”
    邹彬下意识地就拿起来这些证据看了起来,他越看脸色越严肃,原因无他,是因为这些证据上面写的实在是太详细了。
    甚至,赖尚荣在任上帮着人欺男霸女,具体到哪日,哪个时辰,共收了多少人的酬金,孝敬数目如何,之后又是如何花用的,买了什么都一清二楚。
    “我带过来的不过是一部分,还有一些不好拿的,我都放在家里。
    这些事情的苦主,证人,我也都找到了,证人证物齐全,邹大人,明日你只管带人将他们拿下就是。
    我管保你冤不了他们!”
    那些证据上条目横陈,清清楚楚,邹彬看到最后,已经是气愤填膺。
    “贾大人,他们说您是沽名钓誉,只知道阿谀奉承的小人,我一直都不赞同,但是心中也有动摇。
    不过,从现在开始,我邹彬对您那是敬佩有加,能大义灭亲,交出赖家这等恶仆,这还说明不了贾大人的为人吗?
    贾大人您放心,此案下官即刻受理,明日定会如约前去拿人!
    此等恶人,如不法办,实在是天理难容,我邹彬若是得知而不去将他们绳之以法,那我也不配这顶上乌纱了!”
    京兆尹邹彬将贾赦带来的证据收好,信誓旦旦地保证,贾赦呵呵一笑,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个邹彬滑不溜秋,和个泥鳅一样,当今还要接着用这个人了。
    这个邹彬滑是真滑,但是面对大是大非之时,那也是不会含糊的。
    邹彬在将这些证据放到自己的匣子里锁好,回头好奇地问贾赦。
    “不过,贾大人啊,既然咱们证人证物都齐全了,怎么一定要下官明日再去抓人呢?
    您就不怕赖家得了什么风声,连夜拖家带口地跑路?”
    贾赦冷笑一声,口中说道:“跑?他们家才不会跑!
    他们忽悠了我那个又蠢,又傻,又好骗的二弟,活动了关系,要去外省任父母官呢!”
    邹彬一听,瞬间就明白了,这赖家违背律例是真,但是得罪了贾赦也是真!
    邹彬不禁感叹了一句,这个赖家真不识时务,贾赦这个家主如今地位已经坐实,又得了太上皇和当今陛下两位帝王的赏识,身居高位。
    那荣国府的二老爷贾政是无论如何,也动摇不了贾赦的地位了。
    赖家这个做下人的,不去想着巴结,竟然还拎不清局面,得罪了贾赦,活该被收拾。
    贾赦与邹彬约定好了,转身拍拍屁股就出了京兆府衙门,和等着他的霍非一起往郊外走了。
    那边荣国府里头,史溁和刘姥姥闲聊着,几个姑娘都在一边听着刘姥姥说乡间的趣闻。
    只听得刘姥姥说起了,她们那乡下的一件奇事,说是有一家老爷太太,他活了大半辈子只有一个女儿,那女儿名叫茗玉。
    到了十二岁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重病,眼看着就不行了,没想到那家的太太,悲愤异常也病倒了,她躺在病床上指着天,怒骂老天不公。
    他们夫妻半生都积德行善,可是老天偏生要收走他们视若珍宝的女儿,骂了好一阵子。
    后来,这位太太从病榻上起来,就趴在女儿床前睡着了,迷迷糊糊之间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对金童玉女,携手而来。
    口中还说,他们是来找姐姐的!
    然后,这位太太就醒了,醒来之后,那位太太急忙去看女儿,奇的是,那茗玉小姐竟然退了烧好了。
    更奇的是,那太太因为高兴,加上身子虚弱,一下子晕倒了,那大夫来给太太诊了脉,发现竟然已经有了身孕。
    待十月怀胎,生出来的竟是一对龙凤胎。
    刘姥姥一边说,一边比划,众人都听得入神,就连不怎么喜欢刘姥姥形容粗鄙的妙玉在刘姥姥讲到那茗玉小姐的娘抬头骂天的时候,都竖起了一个耳朵来听。
    听到后来茗玉小姐好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妙玉罕见地用帕子擦了擦要出眼眶的泪水。
    故事讲完,众人都唏嘘不已,好在结局是好的,茗玉小姐好了,那家也又得了一对儿女,一家五口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史溁知道刘姥姥是在胡说,这故事是她随口编的,可是结局编的倒是极好,她笑道:“如此才是好的,若是老天爷不公,咱们就和他抗争,管他是谁,咱们都要过得好好的。”
    宝玉听得入了迷,便嚷嚷着让刘姥姥接着讲,刘姥姥推脱不过,便又搜肠刮肚,从她在乡间听到的那些个故事里面挑了几个片段加到一起,说了起来。
    这个故事竟然还与刚才那个故事有联系。
    原来,那家人得了好日子,便经常帮助同乡的人,一辈子积德行善,那地方的人,给这家人立了长生牌,时时叩拜,以报他们家的恩情。
    后来,时过境迁,那地方经过了几次战乱,渐渐地这地方就荒废了,供着这家人牌位的小庙也只有几家人在这还守着。
    有一年冬日里,雪下得极厚,这几家人囤好了粮食,就躲在家里不出门了。
    哪里想到,这么冷的雪天,竟然有一位流落他乡的姑娘,晕倒在了这几家人的门口。
    也是那姑娘命不该绝,正巧有个小子出门去取柴火,见到了雪地里面晕倒的姑娘,将人救了回来。
    等那姑娘醒来,一问之下,她竟然是被自家那些个狠心的亲戚给扔到这地界的。
    这几家人气不过,便去找,却什么都没找到,无奈之下,这姑娘就留在了这院子里。
    等开春一出去,众人这才发现,原来那些狠心的亲戚,在扔下这位姑娘不久之后,就被雪地里饿得狠了的狼给叼了去。
    这回,没了亲人,姑娘便留了下来,其中一家的小儿子和这姑娘日久生情,便在长辈的见证下,喜结连理。
    刘姥姥这个故事略为平淡,众人听了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刘姥姥见诸人脸色都淡淡的,开口一笑说她的故事还没说完。
    这故事后来还有后续呢,却说那姑娘在这过日子几年之后,突然来了衙门的一队差役来,指名道姓地要找这位姑娘。
    姑娘的夫家就觉得奇怪,那姑娘分明已经没了亲人,又没做什么事,如何惊动了衙门。
    便当着衙门差役的面逼问这姑娘,姑娘到了这样的时候,才说实话。
    原来,之前找到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她的亲人,而是一伙强盗,那伙强盗来的时候,她为了保护她的家人,主动站出来跟着这伙强盗走了。
    在走到他们这个地方的时候,因为是下大雪,中间又遇见了山头有大块的雪滑落。
    她便趁乱从那伙强盗的手里跑了,她不敢停下,直到见到了这里的几户人家,才撑不住倒下。
    醒了之后,她也不敢说自己是从强盗手里跑出来的,怕这些人害怕强盗,再嫌弃她,将她赶出去,这样她就一丝生路都没了。
    后来见到那些强盗都被狼吃了,她还松了一口气,若是那些强盗没死,再折返回去找她的亲人,那就不好了。
    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对她现在对我夫君有了好感,便隐瞒了下来,若不是那些差役找来,她决定将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一辈子都不说出来。
    姑娘都在遭遇让满心愤怒的夫家人都安静下来,他们理解了姑娘,而差役这个时候也说出了来这里的缘由。
    原来是这姑娘的娘惦记着姑娘,在见到强盗的尸体之后,大哭着找到衙门,要寻找自己的女儿。
    还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找到女儿的踪迹她是不会甘心的。
    因为,在确定收留姑娘的时候,这几家人帮着姑娘落了户籍,衙门口有备案,差役便来寻找,想问问这姑娘有没有见过什么人,哪里想到这就是本人。
    姑娘的娘得知了消息,匆匆赶过来,与姑娘相见,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姑娘的夫君急忙上前安慰,一家子冰释前嫌。
    刘姥姥补充的这几句,倒是对了宝玉的胃口,他感叹道:“天下竟然有此肯舍命出头的女子!”
    惹得众人一起笑话他又发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