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认亲(二)
作者: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最新章节     
    “只是一块玉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在我这个老头子身上平白地暴殄天物,给你这样好的丫头戴着,才算不辜负这玉佩了。”
    太上皇对着秦可卿连连摆手,还一副你若是不收下就是不真心认我这个祖父的样子,秦可卿只得收下,将这块玉佩小心地放到了枕边,太上皇见了满意地点点头。
    史溁见太上皇现在的心情很好,放下心来,她对着已经开好了方子的张太医问道。
    “张太医,那试药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
    张太医心算了一下时间,然后谨慎地回答。
    “大约再过一盏茶的时候,就能有结果了,老太太不必紧张,这张方子是我师父通过南境那边传过来的解药配方,再自己斟酌了其中各种药的药量修改过的。
    药性没有南境给的方子配出的解药那么损伤机理,但是解毒的时间却比之快了一倍。”
    张太医看出史溁的眼中仍有担忧,便继续补了一句。
    “老太太,县主娘娘用的解药就是我师父当年配成功的,这效果老太太您是亲眼看见了的,并没有什么问题。”
    听到张太医这么说,史溁提起来的心也略微放下了些许,她点头道。
    “我自然是相信刘院判的医术的,只是他们一刻未醒,我就一刻放不下心。”
    这时,鸳鸯从外头进来,将之前太上皇要的点心方子送了进来。
    太上皇看见秦可卿好奇地看着他将点心方子收下,他笑道。
    “我是南头来的,这次还是来进货,才到京城里来,没吃过这种口味的点心,让你看笑话了,呵呵呵。”
    说着,太上皇自己笑了起来,史溁在秦可卿身边,一直都在留意着太上皇的神色,她发现,平时总是一直板着脸,时不时还出言吓唬人的太上皇,似乎在秦可卿面前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就真的像是一个慈祥的祖父,在享受天伦之乐。
    鸳鸯走到史溁身边,疑惑地看了一眼史溁,刚才她离开的时候,屋子里的气氛还很严肃,怎么就这么一会子,就变得这么和睦了,而且,屋内的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就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史溁冲着鸳鸯摇摇头,然后低声说了一句:“笑!”
    鸳鸯虽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听到史溁的命令后,下意识地将得体的笑容挂在了嘴角。
    史溁看了一下,嗯,没有什么别的情绪,然后放心地等待着消息。
    又等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依旧没有人来报说试药的结果,不仅是史溁心里开始焦虑了,就连一起等着的太上皇和贾赦都开始皱眉了。
    太上皇收起了脸上和蔼的笑容,皱着眉头问张太医,声音中夹杂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到的威严,张太医经常出入宫闱,会察言观色不说,更是对这种上位者的气势最为敏感。
    即便是太上皇露出的气息只有一点点,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但是他还是感受到了十足的压力。
    张太医不敢托大,只谨慎地回答道。
    “黄老爷,这药绝对没有问题,苏醒的时间不同,应该是与吸入那烟雾的多少挂钩,县主娘娘是在外面晕倒的,吸入烟雾的量应该很少,所以在服下解药之后,才会这么快就醒来。
    刚才那两个试药的人应该是吸入的烟雾较多,再多等一会儿应该就有效果了。”
    “嗯。”
    太上皇没说什么,只是简单地嗯了一声,但是张太医的背后可是渗出了一后背的冷汗,他暗暗后悔,自己下回可不能再因为紧张,把话说那么死了,这人晕倒,哪里就能预估准醒来的时间。
    自己下一回一定要多说点时间,要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醒来,那就是自己的医术高明,要是晚一点醒来,自己也不犯什么毛病。
    就在屋内众人的耐心都要告罄的时候,终于从外面进来一个丫鬟说道。
    “老太太,醒了,人醒了?”
    史溁听见了,当即就站了起来,她惊喜地问道。
    “人醒了?醒了几个人?他们现在怎么样?”
    小丫鬟脸上的笑容都要开到嘴角,她急忙答道。
    “试药的两个人都醒了,咱们也在他们身边问过话了,人都没问题,除了还感觉有些头重脚轻,起不来之外,就没什么别的症状了!”
    “好!”
    “你下去,好生看着他们两个人的情况,若是有什么别的不适立刻来报!”
    “是,老太太。”
    史溁将那丫鬟打发走,便问太上皇道。
    “试药已经成功了,咱们是不是给其余的人也都服下?”
    太上皇看了一眼张太医,点了点头,然后张太医便出去,亲自拿了一叠药粉回来,走到了隔壁房间,将药粉给贾蓉服下。
    原来是刚才给秦可卿服下解药之后,害怕秦可卿若是提前醒来,见到还昏迷着的贾蓉心内悲伤,贾蓉就被贾赦命人给抬到了隔壁的屋子里。
    去隔壁查看情况的是贾赦,史溁和太上皇都没有过去,史溁要安抚秦可卿,不让秦可卿疑心,太上皇则是没有理由过去,于是,去的就只能是贾赦了。
    其余的昏迷的人也都用了解药,然后就又是一阵等待,秦可卿刚醒来,精神不济,问了史溁他们在等什么,史溁便告诉秦可卿,她们是在等待尤氏那边的消息。
    为了让秦可卿安心,张太医还被史溁请回来,给秦可卿说了好大一篇子话,终于让秦可卿相信,以张太医的医术,尤氏一定会没事的。
    等了一会儿,秦可卿撑不住,睡去了,史溁将床边的帷幔给放下来,然后留下琥珀在这里看守,便和太上皇一起出去了。
    此时,已经到了深夜,屋外的寒风更重了,太上皇一出来,就撑不住咳嗽了好一阵。
    “咳咳咳咳!”
    太上皇身边的小内侍见状,将太上皇身上的斗篷紧了紧,又告诉廊下站着的宫女,将备着的紫姜茶拿来,太上皇喝了一口紫姜茶,暖了暖胃,然后缓了过来。
    史溁这个时候,看见院门口有两个人在那打着灯笼站着,便问鸳鸯是谁,鸳鸯小声地在史溁耳边说了一下,那是贾琏和王熙凤两人在门口等着。
    史溁脸色一肃,低声吩咐鸳鸯:“你去将他们两个叫进来,现在解药已经配置成功,没有什么危险了,他们两个进来注意点也不妨事。”
    鸳鸯得令走到院门口,和守在那里的侍卫说了,侍卫核实过之后,又检查了一番,才将贾琏和王熙凤两人放进来,不过贾琏的小厮昭儿和王熙凤身边的丫头丰儿就不能跟着一起进来了,他们则是被侍卫拦在了外面。
    贾琏和王熙凤进来便是被一个宫女带进来的,他们两个自然是知道了太上皇驾临的消息,所以一见到史溁身边的老者,他们两个就知道这便是太上皇他老人家了。
    两人不敢造次,按照宫礼规规矩矩地给太上皇请了安,在太上皇叫起之后,便都站到了史溁的身后,低头不做声。
    太上皇打量了一下他们两个,然后突然问道。
    “你就是那个被皇帝点了翰林的小子?”
    贾琏听到太上皇点到他,浑身一震,然后上前恭敬地回道。
    “回陛下,微臣正是。”
    “呵呵,听说你现在在礼部?怎么不在翰林院多待两年?要是多待两年,在翰林院里头熬一熬资历,出来的时候,这品级也能高一些,最次也是个员外郎,不用从六品的主簿做起。”
    贾琏心头一惊,太上皇看似久在深宫,不管朝事,其实对外面的局势洞若观火,对他们这些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他不敢大意,拿出了应付贾赦百倍的精神头,对着太上皇回答道。
    “微臣在未曾到翰林院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翰林院里头的活,照比六部确实轻省很多,就是将来出来,也比别人的起点高。
    可是微臣真正到了那,看了许多记录在案的典籍才知道,要是想为朝廷多办事,还是得在六部里。
    所以,微臣在翰林院待了一阵子,每日看着那些典籍,就愈发待不下去了。
    因而这才求了人,将我调到了六部里头,这样每日能为朝廷做些实际的事情,微臣觉得心里很踏实。”
    “哦?”
    太上皇对贾琏的回答起了兴趣,他没想到贾琏会这么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曾经会想过体面地混日子,一般的人都会说自己科举入仕就是要报效大徒,报效朝廷,报答他的知遇之恩的,听了好几十年这样的慷慨激昂的话,他都觉得听腻了。
    反而现在听到贾琏说出这样实在的话,觉得意外地顺耳,他看着长得很神似年轻时候的贾赦的贾琏,突然想到当初十几岁,还年轻的贾赦在见到他的时候回答的话。
    “陛下问臣为什么要来当伴读么?臣认为,男子汉大丈夫,生长在天地之间,生来便是要有所作为的!
    微臣不才,也就只有些许武艺能够拿得出手,所以微臣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