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学堂讲戏
作者: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最新章节     
    既得知了妙玉的去处,史溁又与刘嬷嬷多说了好些子话,都是问候甄家老太太的。
    待叙话完毕,史溁命人拿了上等封给刘嬷嬷和刘嬷嬷带来的人,刘嬷嬷也心满意足地离去,回甄家复命去了。
    史溁自然派人前去寻找妙玉,要接妙玉进京看顾,等吩咐完了,宝玉等几个孩子也下学了,齐齐过来荣庆堂给史溁请安。
    宝玉自不必提,他生的白皙,模样也算好,平时就极为得人意,贾兰也不用多说,他素来喜爱读书,文文静静很是乖巧。
    整下的两个,正是贾琮和贾环了,贾琮原在这府里是个透明一样的人,平时众人听不见人说他半点好事与坏事。
    因为之前没人管教,她生母又不在,只有个奶娘带着几个小厮丫鬟跟着他,又因着年岁小贪玩,总是弄得一身灰。
    可自从进了学堂读书以后,贾琮分外爱护自己的那份文房四宝,加之贾琏高中,他也想成为像贾琏那般的人,于是用功读书。
    他天分不足,但是好在刻苦,贾赦搬到荣禧堂之后,他的住处也跟着挪动了,史溁将学堂整治完之后,贾赦时不时也会在先生嘴里听一耳朵贾琮用功的话。
    对贾琮这个庶子也不算是原先那般忽视了,见到贾琮的时候,也能问一句读书读的如何了,贾琮得了父亲贾赦的问候,是更加用功了。
    他这般作为,便刺激着了与他一样是二房庶子的贾环,贾环见往日与他一起玩耍的贾琮突然间就不理会他了,心里着急,便也看起书来。
    加之先生的教学虽然有趣,但是功课做不上来也是真的惩罚,贾环就厚着脸皮找上贾琮。
    两个人之前虽然也念了些书,到底没剩下多少,很多功课都做不完,贾琮和贾环两个人就凑到了一起做功课。
    你抄抄我的,我抄抄你的,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的关系反倒比之前还好上了许多。(互相抄哈哈哈哈)
    多读些书总是好的,经过先生的教诲,两个人现在都是衣冠整洁,行动之间颇有章法,好是将荣国府交他们的礼仪都展现了出来。
    几个孩子走在一起,很有风范,到了史溁的房里,几个孩子依次与史溁请安,便去做功课,哪怕是宝玉也不例外。
    这一点上倒是叫史溁称奇,不知先生是用了何等手段,让宝玉这等不爱读书的人也能乖乖地做功课。
    史溁便派了史何去学堂守了几日,等史何回来之后,将事情禀告给史溁,这才知道。
    原来这位周先生也是一个妙人,他上课的时候,不仅讲经史子集,更是将自己历年游历四方求学的趣事,所见所闻都讲给这些孩子们听。
    其中不少为人处事的警示,都被先生以玩笑话的语气说出,这些个孩子在听的时候,也可与先生随意发问。
    在与先生的讨论中,自然就明白了与人交往,察人断色的本事,在先生讲解戏文时,更是将一些原型说出。
    比如那话本子里,因为嫉妒人家夫妻和顺,就将人写的纬缩,风流的,就受到了宝玉等一众孩子们的嘲笑,说是那写故事的人见不得人家过得好,特意来诋毁。
    宝玉因此得知,茗烟平时给他从外面市井书摊上面淘来的话本子,里面讲的东西,不过是惹得看书之人一乐罢了,当不得真。
    最有趣的是一次先生竟然在课上拿出了宝玉现在正看得一个话本子,名叫会真记的。
    先生在讲述的时候,宝玉的眼睛整堂课瞪得如铜铃一般,先生在讲到那张生与崔莺莺所住之处仅一墙之隔,崔莺莺烧香祷告,张生却隔墙吟诗,两人隔墙对诗之时。
    便发问:“诸位在坐之人,可有觉出其中不妥之处?”
    经常随家里长辈一起去寺庙里面小住的宝玉西斯片刻,回答道:“崔莺莺本是崔相国之女,且和母亲和下人一起同行,随行人等有三十余人。
    这小姐的住处,隔壁竟然住着一位陌生男子,实在是于情理不合。”
    先生捋着胡子赞道:“正是如此,这便是那些话本子的人不通之处了。”
    贾环听得也是极为认真,他手里难能得到这些消遣时光的话本子,自然听得不比宝玉差上什么,他也忍不住问道。
    “先生,那这是何故?”
    先生笑道:“这些个写话本子的人,多是一些家境贫寒,靠写话本子为生,或者是一些个赶考不及,落魄之人。
    他们本就不了解这富贵人家的行事作风,怎么能写的理顺。”
    宝玉接着问道:“既不合情理,那为何看起来确实引人入胜,看了一折还想看下一折呢?”
    先生笑答:“这些东西,若是不写的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或者是读之引人泪下,怎么会有人买来看呢?”
    说到这里先生反问宝玉道:“如若他们将话本子写的如同那八股文一般,你可还愿意读它?”
    宝玉也是一笑:“那自是不能,读这些个东西就劳心劳力了,如何再多些,可饶了我罢。”
    宝玉此言一出,顿时哄堂大笑,宝玉自己也跟着乐起来,先生在笑过之后,对着听课的诸人道:“了解就是了,那些个人自己梦想着能一跃众人之上,做相国、乃至圣人的乘龙快婿。
    然而事实上却做不到便在此编排故事罢了,哪里知道他们自己没有张生坚定之心,亦无张生之才学,这些所思所想,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
    只是苦了那些个公主、小姐们,被他们无端编排成这样,何苦来哉!”
    宝玉素来最怜女儿家,听先生这般言语,也是急急附和:“先生说的是,好端端清白女儿家,竟被无知之人这般说来言去,当真是不该。”
    贾环也道:“若是有这般的人,眼高手低,不思进取,我断然是不会让家中姊妹与这样的人定下终生的。”
    贾琮也附和道:“环儿说的对,我倒羡慕琏二哥哥还琏二嫂子,他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恰逢贾琏来寻先生,一走到门口就听见贾琮这句话,当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