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祸患从很早就开始了
作者: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最新章节     
    原身总是惯着宝玉,怕他读书累,总是打掩护不让宝玉上学,可是孩子是要长大的,尤其是宝玉,他只是二房的次子,荣国府的爵位、家业连他老子贾政都摸不到边,更别说他只是贾政的儿子了。
    孩子爱不爱读书是需要家长从小培养的,史溁就不相信,宝玉不是一个受到天生智力局限的孩子。
    他是天上神瑛侍者转世,按理来说要比这些凡夫俗子不知道强上多少倍,但是就是因为没有人好生教导,一味地放纵,才导致宝玉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有的人说,宝玉抓周的时候,抓的是盒胭脂,将来也没什么作为,那是在胡说。
    且不说,抓周用的物件都是死物,在一堆没有味道的东西里面,就这个胭脂有香味,小孩子对气味都很敏感,抓了这个东西能有什么错。
    再者,胭脂都是用花汁子做原料制成的,神瑛侍者在天上就是侍弄花草的,对花香有着天然的直觉,所以宝玉选了一盒胭脂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哪有根据区区一件东西就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下结论的,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谁家心里不明白这件事,既然是这样那这事情就有意思了。
    其实史溁想到的,还有一层就是抓周是图个吉利好意头,尤其是世家大族孩子的抓周,都是要请宾客观礼的。
    这种重要的场合,抓周的物件断然是不能出差错的,不然万一孩子抓错了什么,岂不是在客人面前贻笑大方?
    宝玉抓周出了问题,着实是丢了荣国府的脸面,连带着隔壁的宁国府也让京城里的人们议论了好些时日。
    那宝玉抓周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人,这么看不得荣国府好,连一个二房次子,一个在别家看起来没什么出奇的小孩子的抓周礼上做手脚?
    定然不是自家人,宝玉出生的时候,贾珠还未亡故,李纨和贾珠每日如胶似漆,断然不会嫉妒宝玉。
    贾政和王氏更不可能,那是他们自己的孩子,满心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干出毁自己孩子前程的事。
    贾赦呢?也不可能,贾赦看似所有的事情他都是冷眼旁观,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大事,他都默默地承担了一家之主的责任,哪怕是在书里,明知道那些个罪名不是自己的,也还是替贾政担下。
    最后他获得个流放三千里的下场,而贾政只是贬官而已,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那就不是自家府上了,可是要是别家,那又该如何查起?
    史溁想着想着头又疼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想到有这么一个未知的危险在背地里虎视眈眈地盯着荣国府,史溁就觉得不寒而栗。
    她决定应该尽快把荣国府这些人的事情都料理清楚,然后事事留心,以防再多出什么把柄落在外人手里,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
    自从宝玉搬回去和贾政和王氏一起住之后,王氏脸上的笑容是一次都没消失过。
    荣国府里所有人都知道,府里的二太太最近这些时日里心情极好,连带着大着胆子上前到王氏身边阿谀奉承的人也多了起来。
    对此一心备孕的贾琏和王熙凤两人都没在意,跟那些眼皮子浅的下人们计较什么,他们只觉得现在贾政和王氏住在荣禧堂后面的报厦里,贾政和王氏就是荣国府未来的主子了?
    真是一堆没见识的东西,贾琏和王熙凤对此都不曾理会,倒是邢氏拈酸吃醋,暗讽了几回,可王氏压根就没看上她,就当没听见,没接她的茬,反倒把邢氏气了个倒仰。
    贾赦嫌弃邢氏自己没本事,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在东院里给邢氏好一番训斥,邢氏就再也没敢在请安的时候再多话,而是只在自己院里,和身边伺候的小丫鬟抱怨了几句,也就不再提了。
    史溁也接到了林如海的回信,令她满意的是,林如海然同意了荣国府的提议。
    他表示自己愿意听从安排,调回京城。信中还说十分想念贾敏和黛玉,希望能够早日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但是林如海在信里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向史溁询问,该怎么从江南的这种混乱的局面中脱身。
    看了林如海回信之后,史溁就在回信中说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或许可以让林如海全身而退。
    其实这个主意也是她这些时日为荣国府想的。
    之前贾林两家都是支持前太子的臣子,从当今登基以后,两家还没有明确表示过效忠的心思。
    太上皇如今时日不多,宫里时常传出太上皇不停地养病的消息,想来是没有几年好活的了。
    大家还不如现在趁着太上皇还在的机会,当今不会对他们直接动手。想个办法,投靠当今圣上才是。
    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不像上头表忠心,等到太上皇真的故去了,再急急忙忙地表自己的忠心,那就晚了。
    好在,现在有个极好的机会,接着林如海这件事情,上次贾赦在当今面前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不如就借着当今对他们没有什么恶意的时候,先探探路,探一探当今的口风,若是真的可行?或许可以在最后的关头保住贾家。
    所以他给林如海回信,向他提议,让他借着朝廷北方战事吃紧的借口,捐献一部分家产,为当今分忧。
    要让当今圣上看到林家的诚意,那当今知道林如海的心意之后,又得了切实的好处,自然不会再为难他。
    贾家也可以作为林家的岳家一起,借着这个时候为朝廷出上些力,让当今看到荣国府对朝廷还是有用的,不是只知道声色犬马,巧取豪夺,不顾朝廷法度。
    打定主意,史溁直接就命人快马加鞭的把这封信送往扬州,并要求他亲自送到林如海的手上。
    林如海接到回信之后,眼前一亮,果然还是岳母有远见卓识,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以往他只知道自己的奏折,当今批复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有的时候还有点不对劲,原来问题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