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的跨度之大,可是许多嫔妃一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坎啊!
她能够在康熙十六年被封为惠嫔,靠的是她在康熙六年就已经入宫,先后生下两个皇子,虽然死了一个,但确实是生育有功。
后来剩下的大阿哥又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她才能够借此母凭子贵在康熙二十年被册为四妃之首。
俪珠一个无子嗣无资历的女人,凭什么一来就被封为一宫主位?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
刹那之间,心中嫉妒的火焰几乎要将她浑身的血液烧干!
要不是还有理智留存,她现在只想冲上去一把掐死俪珠。
宜妃原本俏丽的脸蛋同样满是错愕之色。
她是康熙十六年入宫的,虽然是包衣,可是因为父亲是皇帝的宠臣,又因为性格的原因十分受到皇帝的宠爱。
入宫不过四个月,在没有子嗣与资历,且家世又不算特别高的情况下便被封为了宜嫔。
后来又幸运的生下了五阿哥,最后在康熙二十年又被封为四妃之二的宜妃。
她本以为这样的恩宠和晋位速度已经是后宫之中独一无二的了,平日里还十分为之自傲,岂料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嫔妃竟然将她狠狠地踩了下去!
这不是在打她的脸吗?
之前她还在看戏,没成想不过一时三刻,自个儿却成了旁人眼中的笑话了!
而原本一脸温柔似水的德妃在听到册封俪珠为嫔的那一瞬间,一双柳叶眉忍不住倒竖了起来,眼中的凌厉之意极为摄人心神。
只因周围有别的人在,她又很快换了一副面色,可是心中同样忍不住地惊涛骇浪一般的翻涌起来。
她当年精心谋划,即使是把四阿哥送给了皇贵妃,也只不过才换来了一个贵人之位!
幸好她是易孕体质,后来又以最快的速度怀上了六阿哥,才借此机会晋升为了嫔位。
其中的千辛万苦,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
李氏不过一个汉人女子,凭什么能够这么轻易地成为一宫主位?
荣妃年龄大了,早已不在乎皇帝的恩宠,可谓是心如止水,也可谓是心如死灰。
但当她亲眼见证俪珠被册封为嫔的这一刻,她突然感觉心头好似被人重重地捶了一下,又好似猛然打翻了调味瓶,一时之间只觉得五味杂陈,酸楚不已。
她当年比已故的元后入宫还早,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曾经给康熙生下了六个孩子,虽然现在只剩下了三阿哥和二公主。
与康熙也曾有过两情缱绻,可是最终年老色衰,失了宠爱。
册封为嫔之时,已故安嫔是嫔位之首。
册封为妃的时候,她更是成为了四妃之末。
如今,一个才承宠四天的小姑娘却成为了一宫主位。
这实在是让她感到了深深地不值。
顿时,苦涩的笑容不由爬满了嘴角,令她忍不住地惆怅起来。
宣嫔极度不忿,她是太皇太后的亲人,同时还是蒙军旗的贵女,也才只是一个嫔主,一个才入宫没多久的汉军旗女子又凭什么飞速封嫔?
平嫔眼神闪烁,心中又有了新的筹谋。
敬嫔檀口微张,摸了摸自己已经有了皱纹的脸庞,最终只能将心头的不甘强压下去。
端嫔早已看透了帝王的宠爱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虽然对俪珠这番势头有些惊骇,但一瞬之间就缓了过来。
僖嫔似笑非笑,反正她是赫舍里氏送进来的工具,无论是谁封嫔封妃都跟她没有关系。
良贵人紧咬嘴唇,强忍泪意,心中十分委屈。
成贵人死死地捏着帕子,面沉如水。
布贵人咬牙切齿,阴狠地望着俪珠那风华万千的背影。
敏贵人猛然抬头,黛眉紧皱。
通贵人胸口发闷,心中恨意勃发。
定贵人双眼瞪大,惊诧不已。
郭络罗贵人微微叹息,神色平静。
那拉贵人面上略显讶然,心中欢喜。
剩余的常在答应也各有反应。
多是惊讶于俪珠竟有如此手段,竟然能在短短时间之内便被封为高高在上的一宫主位。
其中,最为欢喜的就是陈答应和刘答应了。
她们的先前帮俪珠说话,是因为她们跟俪珠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得了俪珠的庇护,自然不能在俪珠面对危机的时候袖手旁观。
同时她们也害怕若是不帮俪珠,等俪珠回去之后要受责罚。
本来她们也已经做好了承受皇贵妃雷霆之怒的准备,却没想到会有如此峰回路转的情况。
皇上居然一道圣旨将俪珠由李贵人升为了李嫔!
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
而且有了皇上此举,李嫔算是真正在宫中站稳了。
即使今天对皇贵妃不敬,看在如此盛宠的份上,短时间之内皇贵妃也不好发作。
危机自然消散了。
梁九功站在台阶之上,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满是嘲弄之意,面上却一副喜意盎然的模样:“李嫔娘娘!您快接旨谢恩啊!”
俪珠早就等着这一刻了,她当即伸出双手,接过以上好绸丝制成的锦缎圣旨,高声道:“臣妾景阳宫主位李氏,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亢的声音惊醒了所有嫔妃,她们看着连背影都显露出得意之态的俪珠,一时之间,却忍不住全都沉默了。
还是梁九功打破了这份诡异的静谧。
他猛然拜倒在地,脸上满是讨好之色:“娘娘大喜!奴才恭祝娘娘福寿绵延,极乐未央!”
“多谢梁公公吉言!公公快快平身。”
俪珠笑意盈盈,她本来想让秋果直接看赏,可是又想到梁九功身为御前大总管,乃是康熙最为看重的心腹,寻常金银之物根本不被这位大太监放在眼里。
所以她当即从身上戴地荷包之中取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三色玉珠。
她的眼中露出一丝追忆之色,感慨道:“梁公公,本宫今日是直接从乾清宫过来的,所以走地匆忙,身上没带什么好东西,唯有这颗玲珑玉珠乃是入宫的时候家里的姊妹亲手相送,经过多日祈福,自有保佑平安的效果,今日正好赠予公公,才不负公公特意前来传旨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