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土地公的考验
作者:冯远山   民间故事简短篇合集最新章节     
    在一个古朴宁静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赵守信的年轻农夫。他为人老实憨厚,对待邻里乡亲都十分友善,只是性格有些固执,做事情一板一眼,不懂得变通。
    小镇的人们都很敬重土地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土地庙祭祀,祈求土地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赵守信也不例外,他对土地公的信仰十分虔诚,每次祭祀都格外用心。
    这一年,小镇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干裂,庄稼大片大片地枯萎。村民们心急如焚,纷纷来到土地庙,祈求土地公显灵,降下甘霖。
    赵守信也随着人群来到土地庙,他跪在地上,诚心诚意地祈祷:“土地公啊,求求您可怜可怜我们这些百姓吧,下一场大雨救救我们的庄稼。只要能度过这场旱灾,我赵守信以后一定更加虔诚地供奉您。”
    也许是村民们的诚意感动了土地公,当天夜里,赵守信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土地公身着华丽的长袍,手持拐杖,出现在他面前。
    土地公看着赵守信,神情严肃地说:“赵守信,你们的祈求我已听到。但要想度过这场旱灾,需要你们自己的努力。我可以给你们指引方向,但能否成功,就要看你们是否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赵守信连忙磕头:“土地公,您请明示,我一定照做。”
    土地公缓缓说道:“在小镇的东边,有一口神秘的古井。井里的水具有神奇的力量,只要用特定的容器去打井里的水,然后浇灌在庄稼上,旱灾就能解除。而这个容器,需要按照我给你的尺寸去制作。”
    说完,土地公便消失了。赵守信从梦中惊醒,他清楚地记得土地公说的每一个字。
    “这一定是土地公给我们的启示,我一定要找到那口古井,制作出合适的容器。”赵守信心中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一早,赵守信便开始忙碌起来。他找来一根绳子,仔细地量出土地公在梦中所说的尺寸,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尺寸记录在绳子上。
    “可不能记错了,这关系到全镇人的希望。”赵守信一边记录,一边自言自语。
    准备好绳子后,赵守信便出发前往小镇东边寻找那口古井。一路上,他顶着烈日,不辞辛劳地走着。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在一片荒芜的树林中找到了那口古井。
    古井周围杂草丛生,井口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赵守信兴奋地走上前去,清理了井口的灰尘,往井里望去,只见井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终于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制作容器了。”赵守信顾不上疲惫,立刻赶回小镇,准备去集市上找木匠按照尺寸打造容器。
    然而,当他走到集市时,才发现自己出门太匆忙,把记录尺寸的绳子忘在家里了。
    “这可怎么办?我怎么这么粗心大意!”赵守信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一旁的木匠看到赵守信着急的样子,便问道:“兄弟,你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
    赵守信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木匠:“我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口古井,可却忘了带记录尺寸的绳子。这容器没有准确的尺寸,可怎么打井水救庄稼啊。”
    木匠听了,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你用自己的手或者脚量一量不就行了,何必非得回去拿那根绳子。”
    赵守信却固执地摇摇头:“不行,土地公在梦里给的尺寸,怎么能用我的手和脚随便量呢?万一不准确,耽误了救庄稼,那可怎么办?”
    木匠无奈地耸耸肩:“你这人可真固执,这只是个应急的办法。你要是不放心,等回去拿了绳子再来也行啊。”
    但赵守信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顾木匠的劝说,转身就往家跑。
    “我一定要拿到那根绳子,不能有丝毫差错。”赵守信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想着。
    等赵守信气喘吁吁地回到家,拿到绳子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集市。可当他再次来到木匠铺时,太阳已经落山,木匠已经收摊回家了。
    “完了完了,今天肯定做不了容器了。这一来一回,浪费了太多时间。”赵守信懊悔不已,心中充满了自责。
    回到家后,赵守信一夜未眠。他担心因为自己的固执,耽误了拯救庄稼的最佳时机。
    “我怎么这么死脑筋,当时为什么就不听木匠的话呢?”赵守信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第二天一早,赵守信又早早地来到了木匠铺。木匠看到他,无奈地笑了笑:“你呀,昨晚肯定没睡好吧。”
    赵守信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师傅,麻烦您按照这绳子上的尺寸,赶紧帮我打造容器吧。”
    木匠接过绳子,仔细地看了看,便开始动手制作容器。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容器终于做好了。
    赵守信拿着容器,如获至宝,立刻赶往古井。他来到古井边,小心翼翼地用容器打了一桶水,然后急匆匆地赶回农田,浇灌在枯萎的庄稼上。
    然而,奇怪的是,被水浇灌过的庄稼并没有像赵守信期望的那样恢复生机,反而枯萎得更加严重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土地公给的方法怎么不管用?”赵守信又急又困惑,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赵守信,你可知道为何庄稼没有好转?”
    赵守信抬头望去,只见土地公再次出现在天空中。他连忙跪地,哭着说道:“土地公,我都是按照您的指示做的,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土地公叹了口气:“我给你尺寸,是让你明白做事的准则,但你却过于拘泥,不懂变通。昨天你若能听从木匠的建议,用自己的手脚应急测量,及时制作容器打水浇灌庄稼,或许还有救。可你却因为一根绳子,耽误了时间。做事不能只认死理,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赵守信听了土地公的话,恍然大悟,心中懊悔不已:“土地公,我错了,我太固执了,不懂得变通。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土地公看着赵守信诚恳的样子,微微点头:“好吧,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你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
    说完,土地公消失了。赵守信站起身来,看着枯萎的庄稼,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不会再让土地公失望,不会再这么固执了。”
    这一次,赵守信不再犹豫。他回到集市,找到木匠,用自己的手脚量出大概的尺寸,让木匠重新制作容器。
    木匠笑着说:“你终于开窍了,这就对了。”
    很快,新的容器制作完成。赵守信拿着容器,迅速赶到古井边,打了水后,马不停蹄地浇灌庄稼。
    也许是赵守信的改变得到了土地公的认可,这一次,奇迹发生了。被水浇灌过的庄稼渐渐恢复了生机,枯黄的叶子重新变得翠绿,原本干裂的土地也开始变得湿润。
    “成功了!成功了!”赵守信兴奋地欢呼起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村民们看到庄稼恢复了生机,纷纷围过来,对赵守信赞不绝口:“赵守信,多亏了你,我们的庄稼才有救了。”
    赵守信却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土地公的保佑,也是我吸取了教训,不再那么固执。以后我做任何事都会懂得变通。”
    经过这次事件,赵守信彻底改变了自己。他不再固执己见,做事情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他的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警示。
    每当有人做事过于死板、不懂变通时,就会有人说:“可别像赵守信当初那样,差点因为一根绳子误了大事。”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赵守信再次来到土地庙。他跪在地上,虔诚地感谢土地公:“土地公,感谢您的考验和教诲,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墨守成规。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做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月光洒在土地庙上,仿佛是土地公对赵守信的回应。从那以后,赵守信更加珍惜这片土地,用心耕种,与村民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