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洛阳生变
作者:画凌烟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最新章节     
    五月二十一日,清晨,魏军主力大营已经空了,留守的骑兵在周围巡视。
    诸葛亮听说这个消息后,沉思片刻,才说道:“有两种可能:一是司马仲达已归天;二是仲达故意吸引我军去河北县的要道,以伏击我们。”
    河北县的要道,西侧是黄河,东侧则是五老山,整条道路南北狭长,是最适合设伏的地方。
    诸葛亮担忧自然有他担忧的道理。
    姜维激动地问道:“丞相,要追击吗?”
    “大可不必。”诸葛亮摆了摆扇子,“无论仲达是活还是死,都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哪两个问题?”
    “一是洛阳局势恶劣,否则不会撤兵;二是魏军一定会在要道设伏。”诸葛亮道,“现在已经是五月下旬,洛阳再想干涉东南战线,调兵遣将增援,援军至少要七月底,甚至八月才能勉强赶到。这一局,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没必要再做无谓的冒险。”
    “接下来,交给济安。”
    延熙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子时,曹魏太傅、司马家族话事人、魏国朝堂掌权者司马懿病逝,结束了他的一生。
    清晨,魏军主力以诱敌深入的名义,对内传达了命令,快速撤出河东正面战场。
    在司马懿生前的指示下,潼关数万精锐稳扎营垒,又命高柔在河北县西北部垒起城堡,以防止汉军南下。
    与此同时,还在风陵渡北岸设立的军营,增加洛阳的防御纵深。
    这个时候,除了高柔以及少部分高层,还没有人知道司马懿已死。
    五月二十二日,魏军主力尽数撤到河北县,依托五老山做北面屏障,扼守黄河与山脉要道。
    高柔秘不发丧。
    甚至洛阳一些反司马家族的派系已经开始公然横跳之时,高柔依然沉住气。
    等到五月二十三日,一封急信送到了荆州南阳前线。
    据说跑死了十几匹马,惊动了各郡官员。
    官员们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信息动用了驿站所有的优先权?
    直到五月二十三日午时,正在巡视兵马的司马昭看到了这封信。
    司马昭悲痛,至少他没有表现出来悲痛,当天他就带着自己的一些亲信兵马,离开了南阳。
    离开南阳之时,他将南阳大小事务交给王昶,而不是陈泰。
    因为陈泰可能臣服于司马家,但王昶绝对是司马家的人。
    五月二十四日清晨,很早就起床的司马师,正伏案写信。
    这个时候,他也收到了司马懿病逝的密信。
    司马师平静地看完了这封信,他脸上没有什么悲伤,也没有焦虑。
    甚至一边的羊耽问了一句发生了什么,司马师只是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只是通报我一声罢了。”
    说完,他继续写信。
    五月二十五日,洛阳虽不知司马懿已死,却已经得知司马懿撤兵到河北县。
    这个撤兵的动作给了反司马派一个很大的政治借口。
    从午时开始,曹魏宗室就有人开始发声。
    例如燕王曹宇就公然表达了这几年民政出现的多项失误。
    例如他明确提出了当年李衡进入中原,切断多条河流之后,洛阳粮价短时间内暴涨所带来的恶果。
    司马氏手握重兵,却未能阻止李衡,应该为此负主要责任。
    还提到了司马氏执政期间,乱发纸币,导致各地民生崩溃,粮价暴涨。
    司马氏手握行政大权,肆意妄为,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
    也提到了襄阳防线的丢失,关中防线的丢失。
    这些司马氏都要负全部责任。
    等到傍晚的时候,洛阳就出现了一些为曹爽翻案的声音。
    有人说曹爽不存在谋反,完全是被冤枉的。
    曹爽不但没有谋反,反而是为了大魏,呕心沥血、任劳任怨。
    他可真是千古名臣啊!
    曹爽完全是被司马氏诬陷的。
    这些个声音一出现后,按照往常的惯例,很多与这些人有交际的人,直接闭门谢客。
    但这一次不一样,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闭门,也没有与他们脱离关系,甚至还有人加入进来阐述这些年大魏朝的政策利弊。
    这个时候,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能闻到不同寻常的味道了。
    到了五月二十六日,甚至有军防大佬出现表态,支持燕王的说法。
    这个大佬就是已经退休的赵俨。
    赵俨现在的军衔是骠骑将军,职位是司空。
    他是曹操时代的人,在曹丕时代得到重用,资历甚至不比司马懿差多少。
    是这个时代颍川四大名士之一。
    只是因为年事已高,在洛阳养老而已。
    他的突然发生,让这场政治风向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不知具体时间是何时,但五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洛阳一些地方私下开始流传司马懿病逝前线的消息。
    这个消息过于劲爆,以至于短时间内快速在洛阳世家官僚之间传开。
    有人又联想到赵俨的发声,推断出赵俨应该已经提前得知司马懿的病故。
    至于是谁透露给赵俨的,应该是前线的某个高官。
    毕竟赵俨这种级别的,在曹魏高层的人脉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于是到了五月二十七日,更多人站出来支持燕王的说法,甚至开始有人写奏疏弹劾太傅司马懿。
    恰好魏帝曹髦早就看司马懿不爽,于是开始给御史中丞诸葛诞透气,希望御史能够就此事好好查一查。
    诸葛诞也早就不满司马氏的专权,自然义不容辞。
    朝堂上下立刻掀起了一股与众不同的风气。
    到了五月二十八日,司马懿病逝的消息,彻底在洛阳传开,连街头小巷都在传。
    这个消息震惊了无数人。
    眼看着洛阳即将发生一场权力政变,到了五月二十九日,司马昭连夜赶回了洛阳。
    与司马昭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千多精锐骑兵,并且司马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联络了洛阳军大营的禁卫军。
    此时在中军中任要职的是司马昭的弟弟司马。
    他二人在军营中调集了五千兵士,一路快速朝洛阳进发。
    到五月二十九日,司马昭回洛阳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洛阳上下开始出现异动。
    燕王曹宇有没有兵?
    有!
    赵俨虽然已经是个空职,但他的威望极高,军中是有人愿意支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