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朱元璋觉得自己又行了!
作者:扶摇   大明:最强藩王最新章节     
    珍妮纺纱机,500国运点。
    高炉,1000国运点。
    好家伙!
    居然要这么多国运点。
    高炉先不说,他不懂,可这纺纱机,他们大明就有,居然还要500国运点,这让朱元璋的脸顿时黑了。
    “系统,纺纱机你居然管我要500国运点,你是不是心太黑了,这纺纱机我大明就有,还用得到从你哪里购买么?”
    “宿主,系统出品,童叟无欺,大明是有纺纱机,可生产效率低下,而系统出品的纺纱机,可是三百多年后才发明出来的,其效率是现有纺纱机的十倍,甚至是几十倍。”
    “而且,要是宿主在拥有了蒸汽机,以蒸汽机为动力,带动纺纱机的话,那效率还能在翻上很多倍。”
    “有了珍妮纺纱机,大明的纺织业将迎来蓬勃的发展,到时候,人人有衣穿,将不再是梦想。”
    “宿主,这样的纺纱机,难道你不想要么?”
    什么?
    人人有衣穿?
    朱元璋眼睛顿时红了。
    他是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当然知道底层百姓的苦。
    虽然在朝堂上,那些大臣们口口声声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
    可真实的情况,朱元璋能不清楚么?
    缺衣少食,这不过是普通百姓最普遍的情况,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那样的痛恨贪官污吏。
    老百姓已经如此艰难了,可那些贪官污吏,还要变着法剥削老百姓,简直猪狗不如。
    咱剥皮充草,简直太便宜他们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从系统中看到那几样高产的良种后,才会如此激动,甚至压下推演儿子未来的好奇,就是想着,把那些高产良种兑换出来。
    这样,大明的百姓,就不用在饿肚子了。
    现在,良种还没有兑换出来呢,系统商城又出现了那个所谓的珍妮纺纱机,这····
    朱元璋能不激动么。
    不过当朱元璋看到兑换珍妮纺纱机,所需要的国运点后,瞬间犹如一盆凉水泼了下来。
    那几样良种,每一种就需要600国运点,加起来就是1800国运点,现在,又加上现在蒸汽机,珍妮纺纱机,还要那什么高炉。
    这样算下来,他要想把这些宝贝都兑换出来,整整需要4300点国运点。
    他签到一天,才十点国运点,要想凑够这些,则需要430天,一年多的时间。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可是知道,系统说过,只要给老十七一年的时间,就能拥有横推天下的实力了。
    那现在,就算自己拥有了这些,真的能拉近和老十七的差距么?
    仿佛感受到了朱元璋心中的疑惑,系统那冰冷的声音又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响起。
    “宿主,你要想拉近和宁王的差距,那粮食和纺织你可以先放一边,把重点放在蒸汽机和高炉上,只要你有了蒸汽机,和高炉,你就能拉近和宁王的差距了。”
    “虽然这样做,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可这样做,你就算输了,也不会太难看。”
    什么?
    自己就算拥有了蒸汽机,和那个什么高炉,也还是会输。
    顿时,朱元璋的牛脾气上来了。
    “系统,难道在你的眼中,咱还是不如老十七么?”
    额!
    系统有些沉默。
    它此时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承认朱元璋不如宁王,那不就是间接的承认它自己不如宁王的那个系统么?
    良久,系统才蹦出一句话。
    “乾坤未定,你俩皆是黑马!”
    朱元璋顿时懵逼了。
    “系统,你·····”
    朱元璋浑身颤抖,他没想到系统最后会来这样一句。
    乾坤未定,那岂不是说,他这个九五之尊,连一个小小的藩王,自己的亲儿子,都对付不了了。
    呼哧呼哧····
    朱元璋心中那个气啊!
    可他又一想,自己儿子那么厉害,那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脸上也有光啊!
    望子成龙,可是每个当父母最大的心愿。
    只是·····
    他的身份要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有这样的儿子,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可现在他的身份是皇帝,而未来接任他成为大明新一任皇帝的,只能有一个人。
    而这个人,就是他早就定好的太子朱标。
    但,随着老十七的异军突起,让朱元璋麻了。
    第一次,他觉得,儿子太多,太聪明,也是一种麻烦。
    良久,朱元璋才平复下来。
    “系统,那个高炉又是什么东西,你凭什么说,拥有了蒸汽机和那个高炉,就能拉近咱和老十七的差距?”
    “宿主,高炉是炼铁的一种设备,比起大明现在的炼铁技术,效率可达千倍有余。”
    什么?
    当朱元璋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激动的心情,直接站了起来。
    “系统,你说的可是真的?”
    “宿主,请不要在怀疑系统所说,大明一日炼铁不过几千斤,可宿主只要兑换一套500立方的小型炼铁高炉,日产就能达到800吨左右。”
    额!
    系统的话,让朱元璋又有些听不懂了。
    “系统,你说的800吨,是一种计量单位么?”
    “对,宿主,吨是后世的一种计量单位,一吨相当于大明一千六百多斤吧!”
    这!
    当系统解释完,朱元璋的嘴唇都开始哆嗦了。
    一天800吨,一吨相当于大明的1600多斤,那800吨,是多少斤?
    朱元璋掰着手指头,有些算不过来了。
    系统见此,不忍提示起来。
    “宿主,不用算了,是一百三十多万斤。”
    什么?
    一百三十万斤?
    这只是一天的产量?
    自从他登基为帝,大明建国已有二十四年,而钢铁作为一个国家的战争底蕴,朱元璋对此当然清楚。
    大明一年的产量,也不过两千万斤左右。
    可那是大明一年的总产量啊!
    现在,只要从系统中兑换一个高炉,就能把钢铁产量提高到这么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样的结果,对朱元璋来说,简直太梦幻了。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老十七为什么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打造出那么多的重型甲胄了。
    他踏马的要是早就拥有这样的设备,他也能啊!
    毕竟,他的身后,可是整个大明。
    而老十七呢!
    偏安一隅!
    就大宁那么大点的小地方,怎么和他,和整个大明比。
    只要他把蒸汽机和高炉兑换出来,什么拉近差距,超过老十七,那还不是指日可待。
    一时间,朱元璋又觉得自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