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袁尚治国
作者:老土不挣钱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最新章节     
    袁尚逐渐重视起来自己的子嗣问题也是有原因的。同时也是因为他有幸拜读过真正的《周易》,因此受益匪浅,得以在真实穿越的三国世界中,拉拢势力,独步天下。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帝王术。有关《周易》的翻译有两套版本,一个版本是孔子翻译的儒家道德版本,高级的心灵鸡汤,全是君子如何修身养德的内容。另一个版本是真实翻译的帝王术,古代的翻译留存的不多了,当代易经学者(燃灯子)翻译的倒是能找到一部分,后来也不让发表了。冥冥之中的力量在干扰。
    《周易》其实是周文王所做,一部家族治国的宝典,留给的是儿子或者自己的继承者。实际上是一部帝王术,或者政治厚黑学。
    《周易》作为帝王术的核心思想在它的全文第一段,称为乾卦的文章中已经言简意赅的写明了。所谓乾卦,就是代表的天,乾坤是为天地嘛。而周文王以“天”篇极度概括了如何统治一个国家的四个要素!只要搞定这四个要素,就可以统治乃至征服一个国家。
    《周易》原文,乾卦:元、亨、利、贞。
    孔子翻译四个字是君子的四个高贵的品质和德行,心灵鸡汤版本。
    而乾卦真正讲的是,血脉(元)、权力(亨)、金钱(利)、宣传(贞)。
    血脉(元),一针见血的讲出了世袭罔替的家族性质,能得到权力的,必须是当权在位者的血脉。
    权力(亨),必须掌握权力才能做成想做的事情。
    金钱(利),金钱在这个层次只是工具,其实更多的指代利益分配机制。
    宣传(贞),美化自身的舆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粉饰自身的法宝。
    拿袁尚举例,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基于他的家族,他是四世三公袁氏的子孙,父亲袁绍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北方三州的霸主。若非这层血脉关系,袁尚想当个小小的统领,乃至百夫长千夫长都难!
    袁尚的权力完全来自于他的血脉,这也是为什么袁氏集团内,那么多猛将那么多智囊,但无人能当老大,就是因为没有袁氏血统。
    血统是可以继承的,权力也随着血统而传递!
    袁尚得天独厚的有袁氏血统,还继承了权力,同时他也用利益金钱去绑定世家大族和猛将与谋士,甚至一些特别重要的人物,袁尚再通过联姻把“血脉”与“权力”与“利益”绑定起来!
    裙带关系的权力网络,渗透着各方的利益,而血脉巅峰的袁尚手握这张大网,去捞尽天下的好处!
    当有了这三面,妥善处理好,贞,也就是宣传。一个美轮美奂,英明神武,忠孝双全,攻无不克的战神就出现了!
    所谓宣传的造神运动!给军队、官员和百姓制造一个神。
    袁尚想自己的集团能够延续和稳定,就必须有一个子嗣!当有这个子嗣之后,大局才会更稳定!因为符合自己利益集团所有人的期望!袁尚有后代,利益集团的人就有盼头,自己和后代可以继续依附于袁尚!就可以继续为袁尚毫无保留的卖命!
    子嗣问题一定不是到最后上了年纪传承才想到的问题!而是在袁尚年轻时,就给自身集团一个交代,一个定心丸,一个盼头的客观锚定!
    有了这个锚定,袁尚一手建立起来的“权力战车”就可以彻底前进!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
    所以袁尚知道虽然自己年轻,但是需要一个子嗣,哪怕是个女儿!只要代表自己能生育,就可以让目前的所有人都更安心更忠诚自己。
    袁尚回邺城的当晚,袁尚就不惜体力的把除了马云鹿以外的妾室都聚集在自己的后帏之中,连蔡文姬都被秘密送来了,只有貂蝉因为身份特殊,没有送来。
    之后当夜袁尚自然是小别胜新欢。
    一夜过后,袁尚甚是乏累,比打徐州还累。
    好在袁尚是个“精”气十足的年轻小伙子,“精”力旺盛。
    华佗一早来给袁尚请脉,昨天关宁早把袁尚的命令通知了华佗。
    袁尚与华佗在密室中相见,随后华佗给袁尚号脉,号脉之后华佗又问询了很多事情,有关健康的,房事的,等等。
    最终华佗断言袁尚怕是生育能力较低,算是一种先天的,需要长期用药调理,才能恢复正常的生育能力。
    袁尚脑海中此时浮现了一个声音和念头,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在穿越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影响!导致自己生育能力不足。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能听从华佗的建议,进行药物调理了。
    再就是多多试验,希望有一次能产生生命的奇迹,让自己的某个妻妾怀孕!以延续自己的基业!
    如今的袁尚已经算是拥有半个天下的人了,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事业和这至少半个天下有传承。
    袁尚回到邺城后,也在不断的处理政务,后来迎回了荀谌和策反了司马朗,一切事情还算是顺利。同时袁尚不断的去做两件事,一个是进行“家访”和赏赐,另一个是促进谋士的成家立业或者安置家庭。
    袁尚在穿越之前喜欢看一些战争相关的传记,他深刻的记住一个传奇人物的一段话。
    梅乐斯(1900—1961),美国海军情报官,二战代表米国驻华期间,为抗击日军做出过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情报官员,为取得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也训练了一大批国军的情报人员,带给他们当时极其先进的情报学和军事管理学的理念。
    他有一段话让袁尚记忆犹新,而且十分认同。
    “米国人之所以能打胜仗,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有家庭!”
    袁尚就是通过对官员和将领的家庭安排上心,来笼络和控制他们。
    一方面袁尚安置他们家庭,让他们有归属感和感恩的心,让将领和官员都能无所顾忌的去执行军令,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从家庭得到更多的忠孝理念。
    另一方面,家庭是对这些官员和将领最大的约束和管控!一家老小既是天然的对他们的监督,也是天然的人质!若有人想背叛袁尚,他的家人就不允许,而他也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因为自己的背叛而被株连!
    所谓君恩如海,君威如狱!
    袁尚对你好的时候可以莅临你的家庭,对你施恩;袁尚想惩罚你的时候,你的家庭会被覆灭!
    家庭观念也会培养士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会让士兵更加坚定地执行任务,不畏艰险,不退缩。他们会把保卫国家、保护家人当做自己的使命,为了这个目标不惜一切。
    所以袁尚贯彻梅乐斯的观念,努力的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元去稳固自己的军队和统治。乃至转化和利用匈奴的奴隶,袁尚都是以家庭为支点进行政策安排。只要匈奴奴隶的男性愿意当兵为袁尚打仗,他们就可以根据战功赎出自己的亲人。赎出之后,袁尚给他们土地、种子和农具,让他们的家庭可以扎根在汉族区之内。慢慢的同化和稳定他们!
    袁尚在出仕的初期,更多的是通过联姻和拉拢官员稳定自己的势力;目前的袁尚已经快赶上原史中曹魏的版图了,自然政策和统治更加需要细化和重视生产力、民生、国力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了。
    原史中,三国后期比拼的更多的国力,国力强大如曹魏,蜀汉和东吴联手都消灭不了,如诸葛亮这般的千古智谋之士也攻打不下曹魏的城池!
    究其根本还是曹魏的国力强大,无论从兵力,生产力,人才梯队,地广人多的曹魏都是占据巨大优势的。
    袁尚目前已经意识到孙权很可能也是穿越之人,所以袁尚知道想单单从谋略上,从武将的比拼上,单纯从战争角度上,想消灭敌人,统一天下,是不可能了。孙权也拥有天空视角,知道这个时代各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以及大的历史事件。
    袁尚目前只能同孙权比国力,说白了就是治理国家的优劣上来分输赢!既然穿越之神定下了不能提升科技水平并且不能打破当下的政体,那就是看治国的真本事了!
    所以袁尚这一年的时间做了很多看上去与打仗无关,实则有重要关联的事情,为的就是今后与孙权对战时能占据优势!
    袁尚分化曹操内部势力的行动有了初步效果,骠骑将军董承从许昌偷偷遣人送来密信,把近期曹操的动态和方略透露给了袁尚!
    曹操也不愧是一代奸雄,与袁尚竞争如此劣势的情况下,仍能出奇出新,用一套新的策略应对变局。当然这与他的谋士徐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荀彧作为王佐之才也是积极的推动一系列策略的发展。
    首先从人才梯队上,曹操进一步提拔将领和官员,真的可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求贤若渴之心不亚于袁尚。尤其是徐庶带来的改变,虽然徐庶在徐州战败,但是曹操越发认识到人才,尤其是谋略型人才的重要性。
    徐庶也把他的三位朋友一并举荐给曹操和汉献帝。
    一个是孟建,字公威,河南上蔡人。原史中,曾与诸葛亮游学荆州,后在曹魏做官,担任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
    另一个是石韬,字广元,河南许昌人。原史中,与徐庶一起来到荆州,后归附曹操,在曹魏官至郡守、典农校尉。
    还有一个是崔钧,字州平,太尉崔烈之次子。原史中,在曹魏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这三人也是原史中刘备三顾茅庐中的第二次,在大雪天的酒家中遇到的几人。当时几人凑在火炉前一边饮酒取暖,一边唱歌。
    这三人原本就是徐庶的朋友,经过徐庶引荐,全部加入了曹操的阵营。曹操也都委以重任,孟建和石涛被派往陈留郡协助曹真防御,崔钧被派往淮南寿春练兵养兵。徐庶则一直辅佐曹操在许昌。
    此外,曹操还提拔了牛金,钟缙、钟绅兄弟二人。牛金使大斧,钟缙使大刀,钟绅使画戟。三人的武艺也都不俗,算是补充曹操稀缺的战将。
    而曹操最大的策略则是联合孙权攻打刘表!
    这个策略是袁尚始料未及的!要说联合刘表,袁尚能理解,但是攻打刘表,袁尚就要往深层次里去思考了。
    原来曹操一直想联合刘表和孙权两家联合抗击袁尚,算是合纵连横,以三家诸侯之力对袁尚。
    但是刘表和孙权两家有世仇!不可调和,曹操多次派遣使者司马朗和刘晔从中说和,都未果!
    尤其是荆州的蔡氏一族,对联合抗击袁尚非常抗拒,典型的偏安一隅,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安逸与和平,看不到曹操败亡后下一个就是荆州!
    孙权则是十分愿意联盟,但是这个仇恨很难化解,除了孙权父亲孙坚的仇恨,孙策的仇恨也被江东世族认为归罪于刘表;此外关羽张飞的有关杀兄刘备的仇恨也是仇视荆州的!所以孙权也无力去调和这些基本矛盾!
    但是徐庶在这个三方是死局的情况下,提出三方变两方的建议!既然刘表不同意联合,那就曹孙两家灭掉荆州!瓜分了荆州的土地和粮草,收编了刘表的武将和士兵,以充实军资和兵力!
    这么一来曹孙两家都大有裨益!徐庶本人亲自带着这个计划去江东面见孙权,孙权与鲁肃,庞统,张昭共同接见。
    孙权本人是十分想促成这件事情的,但是张昭提出了不同意见,那就是如果攻打荆州刘表不顺利,或者刘表因为战争而倒向袁尚那边怎么办?
    岂不是曹孙两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孙权对张昭也并不是完全的信任。毕竟张昭是有名的投降派,凡是打仗的事情他都会阻拦。尤其是在弱势的一方。原史中,张昭甚至聚集一些文官的反对派与诸葛亮斗嘴。扰乱他的心志。
    徐庶这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