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海边的曼彻斯特》国内上映
作者:三寸光阴一个鑫   娱乐:我想做资本,不想当影帝最新章节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已在全球25个国家或地区上映,在全球斩获了115个奖项和239项提名。
    8月25日晚,帝都百老汇电影中心万国城店热闹非凡。
    今晚是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国内上映的日子,首映没有搞什么盛大红毯、活动,也没有邀请太多媒体。
    但到场的明星和嘉宾不但不少,甚至比一般的商业电影还多,规格还高。
    上至电影局领导,华影集团领导,下至娱乐圈一些有头有脸的资本老板、着名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明星大腕,以及电影学院的校长老师等,来了好多人!
    结果就是最大的放映厅几乎都是电影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快成研讨会了。
    原因无他,这是第一部由华国人原创剧本,捧出一个奥斯卡影帝,并且捧回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电影。
    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6分,肯定是一部佳片,很多人都想研究一下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海边》是一部文艺片,是一部符合米国价值观的文艺片,而且整部影片还是挺丧的。
    因此在洛君泽的提议下,电影并没有在国内商业院线上映,而是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院线上映。
    虽然登陆商业院线,排片会多一些,但因为题材和文化的问题,《海边》注定是小众电影,在华国的票房是不会高的。
    现在上映近一个月的《战狼2》仍然是最受瞩目的商业电影,《海边》没必要去凑热闹。
    本次首映先观影,电影播放完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低成本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以小博大,在《月光男孩》和《爱乐之城》的夹击下,拿下这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故事讲得确实太好了。
    有请电影编剧洛君泽先生上台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作经历和对电影的评价感受。”
    就在放映厅一片沉默的时候,何老师的声音响起。
    何老师都快成洛君泽的御用主持人了,首映虽然没有盛大的活动,但毕竟也得有个人串场,因此,洛君泽又把何老师给请来了。
    洛君泽从容不迫地走上台,他看着台下的众人先问了一个问题。
    “大家看完电影,我看都很沉默,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下面的人鸦雀无声,谁都不敢在洛君泽这个编剧和这么多领导同行面前轻易发言,以免露怯。
    在座的不仅有大咖艺人,比如大哥成、巩利、周星星、国际章、范金锁。
    还有国内知名的导演编剧,比如张国师、陈无极、冯钢炮、江文、张一柏、刘振云。
    更有影视大佬,比如于东、王常田、孙仲怀、赵伊芳。
    最主要还有电影局张局长和华影集团董事长裴康等领导在座。
    洛君泽一眼就看到了和梁蜜、唐糖、柳诗诗、杨天宝、黄博等人坐在一起的邓潮。
    “潮哥!你肯定有看法,说说!”
    邓潮无奈站起,“我已经低头了,你怎么还能看到我?”潮哥是人来疯的性格,回答这个问题他尽管有压力,但还不至于怯场。
    邓潮的幽默换来台下几声若不可闻的轻笑。
    “这部电影太深奥,观后感有点不好完成。”
    潮哥先是铺垫了一句,才继续道:
    “我的感受是虽然压抑,但又特别能让人沉浸其中,仿佛真的经历了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历程一样,怎么说呢?真实吧!”
    洛君泽为潮哥竖起了大拇指,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后,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
    “看《海边的曼彻斯特》你会发现它讲述的方式非常克制。
    没有过分悲伤的渲染;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甚至没有倾吐的欲望。
    所有的情绪和故事就淡淡地摆在那里-在过去,在现在,在整部电影中。
    以至于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会发出感叹-好丧!
    是的,真正的伤痛就是这样!
    是平静之下的暗涌;是不知何时会爆发的阴霾;是闷闷的疼。
    不同于此类题材电影在结尾处,主人翁总会得到戏剧性的治愈,《海边》没有,即便那好转的苗头也轻描淡写,若有若无。
    所以,它好在哪里呢?
    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真实!
    因为克制,所以真实,它向我们描述了一场伤痛最真实的样子。
    西方社会中,在正能量越来越不流行的今天,或许丧才是真正的励志鼓舞......”
    洛君泽的阐释,真的是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沉浸在他的话中。
    之后,何老师又请上电影女主柳天仙和电影制片人之一的多恩分享感受。
    首映结束,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发行方准备的酒会,因为大家有太多关于电影的话题和感受要聊。
    洛君泽、柳天仙和多恩当然是酒会的焦点。
    电影学院的校长和洛君泽的班主任刘老师整晚都是喜笑颜开,就差把自豪写在脸上。
    酒会的一处休息区,赵梦颖、梁蜜、小迪、唐糖、柳诗诗和杨天宝坐在一起闲聊。
    别看杨天宝私下里和赵梦颖及柳天仙有矛盾,但在公开场合仍是一片和谐,娱乐圈是名利场,生气不理人就输了。
    “蜜姐,这个多恩一看就是个滑头。”小迪悄声问梁蜜。
    梁蜜顺着小迪的目光看向正和于东、王常田交流的白人胖子点头。
    “确实像狗腿子。”在这类场合向来比较沉默的颖宝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梁蜜和小迪听颖宝这么说,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有外人在,三女也不好一直窃窃私语,于是暂停这个话题。
    梁蜜举杯,“我敬幸福的诗诗和天宝,还有越来越漂亮的唐糖一杯,感谢你们能来给君泽和天仙捧场。”
    “哈哈!蜜蜜的小嘴就会说话。”唐糖未语先笑。
    “我有你幸福吗?看看你春光满面的样子。”有些走神的柳诗诗随口回了一句。
    她刚说完,就听唐糖笑得更大声了,就连颖宝和小迪也捂嘴偷笑。
    正当柳诗诗不明所以的时候,杨天宝收起笑容解惑道:“你确定蜜蜜是春光满面,而不是春风满面?”
    “啊?”柳诗诗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连忙抓住梁蜜的手,“蜜蜜,对不起,我刚才说话没走脑子。”
    “你要是告诉我,你刚才在想什么,我就原谅你。”梁蜜故意气鼓鼓地调节气氛。
    想什么?当然是想家里的烦心事,还幸福?婚姻是围城,城里和城外看到的不一样。
    都说门当户对,柳诗诗现在对这个词深有体会。
    门当户对不只是经济上的,更多是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匹配。
    她现在就面临婆婆的催生问题,暂且不说她现在想不想生,关键是即便她现在愿意生娃,也得有种子呀?种子不行,地里怎么可能长出苗?
    近来,柳诗诗为了这件事都要烦死了,由此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矛盾,她甚至都对这段婚姻产生了质疑,想想就可怕!